满清十三皇朝的皇帝列表

如题所述

清太祖努尔哈赤(追尊)、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清仁宗嘉庆、清宣宗道光、清文宗咸丰、清穆宗同治、清德宗光绪、宣统帝溥仪。(注:清朝只有12个皇帝,清朝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故一个年号为一朝,而皇太极用过两个年号,故称13朝)

一、皇帝列表(姓名/统治时间/年号)

1、

2、

二、皇帝资料

1、皇太极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大汗、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

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

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

在崇德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2、康熙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清朝第四位、清军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崩于北京畅春园,享年六十八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3、乾隆

乾隆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满族,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

乾隆六十年(1795年),弘历禅位于皇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仅次于其祖父清圣祖康熙帝)、年寿最高的皇帝。

4、道光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 ,为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撷芳殿,母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封为和硕智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1820年7月25日)嘉庆帝病死后,旻宁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道光”。

清道光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道光帝在内外交迫中忧愁成疾,到第二年正月丙午日,病情加重,中午,道光帝崩于圆明园慎德堂内。

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庙号宣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慕陵。

5、同治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满清十三皇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旻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7

1、太祖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

3、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4、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5、世宗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6、高宗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7、仁宗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爱新觉罗·颙琰。

8、宣宗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

9、文宗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詝。

10、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

11、德宗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12、废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扩展资料: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清朝统治者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 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  、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灭亡后复辟势力一直存在,例如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伪满洲国彻底灭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满清十三皇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满清十三皇朝》为1987年香港亚洲电视制作的大规模的剧集 。该剧认为皇太极(清太宗)建立了天聪与崇德两个朝代(应该为年号),故将拥有十二个皇帝的清朝,称为“满清十三朝”。(按照后金与大清朝的疆域对比,可以理解为什么皇太极要算两个朝。因为使用前一个年号时,后金只是一个边疆政权。改国号为清后,后金此时的实力已不只是一个边疆政权这么简单了,此时的女真政权已具有灭亡南面的大明朝的实力。皇太极在位时期,正是女真政权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而且,改国号为清,使得历史学家们为了研究历史的方便,即与后来的入关后的清朝历史相连接,所以故用二朝来分开皇太极的统治时间,以方便历史的研究和时间的划分。)

天命(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天聪(爱新觉罗皇太极) 
 崇德(爱新觉罗皇太极) 
 顺治(爱新觉罗福临)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嘉庆(爱新觉罗颙琰)
 道光(爱新觉罗旻宁) 
 咸丰(爱新觉罗奕詝)
同治(爱新觉罗载淳) 
光绪(爱新觉罗载湉) 
 宣统(爱新觉罗溥仪)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30491.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1-13
天命(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天聪(爱新觉罗皇太极) 
 崇德(爱新觉罗皇太极) 
 顺治(爱新觉罗福临)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嘉庆(爱新觉罗颙琰)
 道光(爱新觉罗旻宁) 
 咸丰(爱新觉罗奕詝)
同治(爱新觉罗载淳) 
光绪(爱新觉罗载湉) 
 宣统(爱新觉罗溥仪)
第4个回答  2011-11-18
努尔哈赤
皇太极(皇八子)
顺治(皇九子)
康熙(皇三子)
雍正(皇四子)
乾隆(皇四子)
嘉庆 (皇十五子)
道光(皇次子)
咸丰(皇四子)
同治(皇长子)
光绪(醇亲王次子)
宣统(醇亲王孙子,光绪侄子,载沣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