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 机器人是否能创造剩余价值,为什么

如题所述

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只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机器再先进也仍然是机器,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也只是当作劳动资料发挥作用。

决不能取代劳动的作用,自动化的机器虽然代替了人的一部分劳动,但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个别企业的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机器人是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机器人在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扩展资料:

剩余价值规律意义

1、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2、剩余价值规律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4、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的理论指导。

科技革命后,拥有远见卓识的资本家们都会采用先进的技术,而当大家都运用先进技术的时候,将会极大地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

这样,在不改变劳动总时长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可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了,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剩余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7
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只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因为:机器再先进也仍然是机器,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也只是当作劳动资料发挥作用,决不能取代劳动的作用,自动化的机器虽然代替了人的一部分劳动,但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个别企业的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其来源是该企业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特别高的劳动,如果生产自动化在社会范围内得到普及,导高产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则全体资本家都可以得到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这仍然是由工作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机器人在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4-05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 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拓展资料:
1、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2、它们的价值是在工人生产它们的过程形成的,在它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3、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总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全体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
5、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6、原因是承认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础。马克思主义者哲学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对异化的批判,而这个哲学观点的出现的经济学基础就在于此.。它马克思主义优势占有道义上的优势.而这种道义上的优势是政治合理性的根本基础.。它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和设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7、剩余价值考察的是劳动过程当中的“价值增殖”。显然,此“增殖”非彼“增值”,但决定了经济现象领域中的价格和利润增长运动。
8、关于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给出总的评论:“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
9、剩余价值学说也可以叫自然生成学说、生物学说、非量化学说、非价值观学说,即存在价值观外的价值带动价值观内的价值,通过他人自己的领悟、感觉、体会带来幸福和创造价值的学说,而不是单纯的给予与获得的学说,是通过书本报纸来获取力量的、而不是仅限于信息的学说。
第3个回答  2011-11-20
你是泉院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