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预算”是什么意思?

预算就应该是预算,特意强调“部门”是什么意思?难道不同的部门预算方法不一样?
另外,“部门”是指不同的行业吗?

部门预算六要素

组织形式:实行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使部门预算内外资金有机结合,确保部门预算的完整;减少和逐步取消财政和部门的中间环节,凡是直接与财政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均作为预算部门,财政直接将预算编制并批复到这些部门;部门预算必须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项预算内外资金,支出预算由财政部门按部门资金需求及本级财力情况,依照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事业发展经费的顺序核定。

编制内容:实行综合财政预算

部门预算的编制以综合预算为主要内容,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各部门和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和其他收支。部门预算作为一个综合预算,既包括部门本级预算,又包括下级预算单位汇总预算;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又包括事业单位预算;既包括一般收支预算,又包括政府基金收支预算;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既包括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又包括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他收支计划,完整地反映主管部门及所属单位各类资金收支全貌。

编制方法: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

在收入预算方面,运用“标准收入预算法”进行测算,依据一定量的收入来源能够提供一定量的财政收入的原理,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出相应的函数比例关系,并以此为参照“标准”,结合年度国家、我市财税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可能发生影响收入的相关因素,测算出某一年度的收入预算。

在支出预算方面,遵循零基原则,各类支出取消“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重新测算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在分析评估和严格界定财政供给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财政供给形式确定费用标准,对个人工资性支出按照标准逐人核定;对公用经费分类分档按定额加系数确定标准,并按人员编制和项目核定;对事业发展和建设支出,区分轻重缓急分类排队,将预算编制到具体项目;对下分配资金采用规范的转移支出办法。

资金管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部门各项资金和财务要统一归口到内部财务机构管理,财政部门内部的各项财政性资金也要实行统一账户管理。依照工作流程,严格规范财政资金的申请、分配、下达、使用的业务办理程序,实现依法管理,规范运作。积极探索预算资金拨付的管理方式,对财政负责供给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实行委托银行统一发放,对公用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普遍推行政府采购,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标、合同管理。在此基础上,遵循先易后难,先试点再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减少资金拨付环节,杜绝挤占流失。

运作程序:实行标准周期预算

一个标准预算管理周期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三个阶段构成。预算编制阶段主要任务是编制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和部门预算;预算执行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执行本年度预算,分析执行情况,办理变更预算。财政决算阶段主要任务是编制决算草案,总结执行结果,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执行和监督:强化预算约束力

以严格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为核心,建立起规范的预算管理执行体系,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将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变更、决算、监督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法制和规范化管理,建立多层次的预算监督体系。财政部门在搞好预算编制的同时,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执行预算,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和参与部门行业发展规划和项目的选择确定上。

在预算执行中,除救灾、社会稳定等急需追加用款从总预备费中解决外,其他部门和单位需要增加经费支出的,都要依次按照部门自身预算、总预备费及下一年度预算来解决,财政部门原则上不再预留机动财力。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审计部门的监督。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调整财政内部机构设置,建立以部门预算为依托,以财政管理为中心,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职能相对分离、相互制约、协调运行、规范高效的新型预算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部门预算,是指公司或集团里的某一部门根据自己实际的运作和人员制订出的对于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

这里的部门不是指不同的行业,而是公司或集团统一体制下设的若干分支机构或组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06
  预算流程指的是组织机构用于编制未来计划、分配资源、确定营收和支出并编写有关该计划报告的流程。

  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它规定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数量 、财政支出的各项用途和数量,反映着整个国家政策、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预算(Budget)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预测,它还涉及到有计划地巧妙处理所有变量,这些变量决定着公司未来努力达到某一有利地位的绩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部门预算含义】
部门预算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形式,也是编制政府预算的一种制度和方法,由政府各个部门编制,反映政府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政府预算。什么是部门预算通俗地讲,部门预算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在我国部门预算改革中所谓的“部门”具有特定含义,它是指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拔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具体而言,根据中央政府部门预算改革中有关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试行单位范围的说明,部门预算改革中所指“部门”应包括三类:一是,开支行政管理费的部门,包括了人大、政协、政府机关、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社团机关;二是,公检法司部门;三是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如气象局、地震局等。
【分类】
实行部门预算制度,需要将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部门所属单位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收支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也包括事业单位预算;既包括一般收支预算,也包括政府基金收支预算;既包括基本支出预算,也包括项目支出预算;既包括财政部门直接安排预算,也包括有预算分配权部门安排的预算,还包括预算外资金安排的预算。
【应用】
部门预算是事业发展计划的综合反映,是加强单位宏观调控能力、改善资金使用状况的有效手段,是涉及单位管理的各个方面、集预测与决策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因此,单位法人以及相关领导必须高度重视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切实履行预算工作的主体责任,有效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完成编制预算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真实性、合理性。各相关部门应按照单位的统一部署,努力做好职责单位内的预算编制工作,切实实现预算从基层编起,夯实预算准确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