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南水北调运行调度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哪些

如题所述

影响南水北调运行调度的风险因素主要有:
(一)调水过多时,对于长江流域环境会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是:影响航运,长江口的咸潮加深,引发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生态危机,东线工程调水对长江河口地区的影响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
(二)南水北调水的质量产生污染时,对用水者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因素,而中线调水以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为主。

南水北调的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就是把中国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工程目的是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总投资额5000亿元人民币。
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中线工程从汉水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没有开工建设。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12月27日,北京市民开始喝上长江水。

南水北调的工程效益:
东线工程可为苏、皖、鲁、冀、津五省市净增供水量143.3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工业及航运用水66.56亿m3。农业76.76亿立方米。东线工程实施后可基本解决天津市、河北黑龙港运东地区、山东鲁北、鲁西南和胶东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并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促进环渤海地带和黄淮海平原东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举措。受地理位置、调出区水资源量等条件限制,西、中、东三条调水线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范围,相互不能替代,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前期工作情况和国家财力状况等条件分步实施。

南水北调的负面影响:
一、南水北调的工程自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论,反对者主要认为南水北调工程耗资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问题,调水量太少,发挥不了经济效益,调水量过多,枯水期可能会使长江的水量不足,影响长江河道的航运,长江口的咸潮加深,更有可能引发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生态危机。目前在建的“三线”同时引水方案,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仍可能超出了中国“专家”们的想象。
二、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原有的蓄洪、发电作用出现了较大争议。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的同时作用,可能会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包括生态和航运),尤其是在旱季和枯水期。
三、因为2010年初的中国西南大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总工及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总工刘树坤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西南这次出现百年难遇的干旱,应该对水文资料重新修订,对干旱出现频率,可能性都要重新评估。“这些评估的结果都会影响水利调度,重大水利工程何时开始做,做多大,影响程度有多大,都应重新评估”,刘说。
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河南省、33万人搬迁,搬迁给移民生活带来颠簸动荡。有些移民因为得到的补偿款不足,在买下政府提供的住房之后,所剩款项只能购置一小块耕地。而安置地工作机会馈乏,有些人不得不计划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工。
五、南水北调成本已经高于现有的海水淡化成本,目前最低的海水淡化成本约为3元,南水北调目前成本约为10元,另有报道称已经达到18元。
另外,东线工程调水对长江河口地区的影响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

进京水质如何保证?
源头防污控污,沿线采取渡槽、倒虹吸等措施。
中线工程起始丹江口,其水质对确保干线水质至关重要。根据媒体报道,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周边共有428个村。如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成为确保丹江口水库水源质量的关键。 农村面源污染为农村生产、生活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排水和地下渗漏的方式,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农村生活分散、控制较难”,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范治晖坦言治理面源污染面临困难。“农村面源污染作为下一阶段重中之重,将被列入十三五规划。”范治晖表示将采取多举措推进,如采取库区建立生态隔离带、清洁小流域治理等方式。
范治晖介绍,治理难点在于如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习惯,“例如,从漫无目的地使用化肥到测土配样施肥,从使用普通肥料到施用有机肥。这些也需要一系列措施配合,保证市民经济利益”。
穿越1400多公里明渠汇集北京,沿线水质如何保障?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介绍,可采取渡槽、倒虹吸、左岸排水,与外界河流立体交叉等措施,避免外界污染源对总干渠威胁。此外,密集的监测措施也将随时监测水体,及时发现污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