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配式建筑重新兴起是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突然停滞并很快走向消亡,PC技术沉寂了三十多年之后又重新在中国兴起,时隔30年的断档期,无论是技术还是人员都非常匮乏,短期之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员、技术、管理、工程经验等软件方面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17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甚至可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出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2000年以前。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发展,尤其是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呈现出新气象。很多专家规划出不同的阶段,个人认为:
第一,2000年之前,萌芽期
第二,2001年到2013年,推广期
第三,2014年至今,快速发展

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国家层面给出的建议都是一样的,而不同的是看每个省份,每个地区的政策导向。
第2个回答  2017-03-10
2016年才又重新开始。30年风水轮流转。
第3个回答  2017-03-10
在1989年举行的第11届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的大会上,建筑工业化被列为当今世界建筑技术发展中的八大趋势之一。
内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各种预制屋面梁、吊车梁、预制屋面板、预制空心楼板以及大板建筑等得到了很多应用,但总体来说,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比较落后,建筑工业化整体水平很低,且存在着构件跨度小、承载能力低、整体性不好,延性较差等弊端。进入90年代后,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自身在设计水平、构件制作的精细程度和装配技术落后等原因以及当时现浇混凝土技术的迅速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特别是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处于低潮,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预制构件的加工精度与质量、预制装配式施工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重新升温,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等国房荒严重,迫切要求解决住宅问题,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到60年代,装配式建筑得到大量推广。
优点: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主要特点
1. 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2. 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而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3. 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4. 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5. 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意义
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有利于节能环保。
有利于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07期-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