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

一.要有外形.习性。二.不要是英文

楼主

本帖相关图片如下:

白唇竹叶青

中文正名:白唇竹叶青蛇
中文俗名:白唇蕲蛇
拉丁学名:Trimeresurus albolabris 命名:Gray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东亚及东南亚。国内见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香港、澳门。
国外见于尼泊尔、印度东北部、泰国、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尼。

保护等级:“三有”名录

形态特征:体长约60-100公分,尾部背面有一条宽阔的红色条纹。雄蛇的腹侧有一道白色条纹,雌蛇身上则没有这道纹路或不明显。虽然称为白唇竹叶青,事实上这种蛇的唇部也是绿色,喉部及腹面才是白色,并有橙色眼睛与垂直瞳孔,并有一对大型颊窝。外表酷似赤尾竹叶青,但本种尾部红色纹路并没有环绕整个尾部,另外本种也没有赤尾竹叶青的白色侧线。 

本种与福建竹叶青相近,区别在于本种鼻鳞与第一枚上唇鳞完全愈合或仅有极短的鳞沟;鼻间鳞较大,显著区别于头背其他鳞片,彼此相切或偶有隔一枚小鳞者。

特征:头背都是小鳞片,通体绿色,体侧有白色纵线,眼睛红色、黄色或者绿色。尾背及尾尖焦红色。

生物学资料:生活于平原、丘陵或低海拔山区,栖居在开阔的低地及丘陵林地,如溪边、水塘、田埂或低矮灌木丛中。常在住宅附近活动,白天和晚上均可发现;主要是晚上活动。

生态习性:亚洲南部树栖性蝮蛇之一,具有出血毒,以两栖类、鸟类与小型哺乳类为食。卵胎生,每次产约15-25条幼蛇。

食物:小型哺乳动物、蜥蜴、蛙类。其中小型哺乳动物占70%,蛙类占23%。

生殖:卵胎生,6—7月产仔,10—13条。

本帖相关图片如下:

镜王蛇

眼镜王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学 名 : Ophiphagus hannash
英文名 : 
眼镜王蛇是我国体型最大、性情最凶猛的毒蛇!外形与眼镜蛇相似,但颈背无眼镜状斑。身长2—3米,雄性全长可达 4米。这种蛇专以吃蛇为生,饥饿时甚至连同类都会吃。 

遇上眼镜王蛇是非常危险的事。因为眼镜王蛇会主动攻击人。被它咬中后,不到 1小时就会断气。当然,抢救及时的话,也不致于就丧生。 

我们知道,蛇是近视眼,耳朵里没有鼓膜,对空气里传来的声音没有什么反应。它识别天敌和寻找食物主要靠舌头。如果你遇到眼镜王蛇,假如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使地面受到振动,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来救援。 

眼镜王蛇没有眼镜蛇那么常见,分布于云南文山州、红河州等地。每年6—7月产卵,每次20余枚,多达40枚,有护卵习性。 

中毒症状:局部疼痛,四肢放射状烧灼似剧痛,10天后局部坏死。肿胀达于躯干持续约 18天。全身水泡,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通常是咬后第 5天出现。创伤要几个月才痊愈。

眼镜王蛇——世界上最危险的蛇

大家对眼镜蛇已经十分熟知。最令人恐怖的莫过于其受惊发怒时的样子,其身体前部会高高立起,颈部变得宽扁,暴露出其特有的眼镜样斑纹,同时,口中吞吐着又细又长、前端分叉的舌头。眼镜王蛇同样具有上述眼镜蛇的大多数特点,只是体形更大更长,颈部扩展时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但它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

眼镜王蛇多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昼行夜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它们要么逃之夭夭,要么成为眼镜王蛇的腹中之物。

可是这种在蛇的王国中所向无敌的、世界最大的前沟牙类毒蛇,一直被人类视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蛇,却难敌自然之最大、而又最贪婪的敌人——人类。长期以来眼镜王蛇被人类捕捉杀戮,被人类作为餐桌上的美味、工艺品(蛇皮)以及药物(蛇胆和毒液)。凡在野外被人类发现者,均遭捕杀,鲜有幸免。据统计1991和1992年仅广西边境,眼镜王蛇的流通量分别达到36和18吨。目前,其种群数量已急剧下降,野外犹难得一见,处于濒危状况。 现在国内的部分动物园及养蛇场虽有饲养,但其饲养的眼镜王蛇皆为野外捕捉;且由于多种原因,至今尚没有在饲养下正常产卵孵化的报道;所饲养的蛇,往往在一、二年内死去,因此,通过繁殖以增加种群数量的目的一时尚难以达到。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眼镜王蛇的自然生态环境,遏止或杜绝对野生眼镜王蛇的捕杀,是眼镜王蛇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然而眼镜王蛇却仍未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即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长此以往,眼镜王蛇在我国将有绝灭之虞。

本帖相关图片如下:

白眉蝮

识别特征:全长雄性414+64 mm,雌性344+48 mm,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有两行深棕色圆斑,左右交错或并列,圆斑中央色浅,外侧常开放呈马啼形,有的标本还有一条红棕色脊线;眼后有一呈色眉纹,其上缘镶以黄白色边;尾后段黄白色,但尾尖常为黑色。吻棱明显;鼻间鳞外侧尖细笛向后弯;背鳞中段21行;腹鳞+尾下鳞167-196,平均180。有颊窝,有管牙。 
分布: 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国外分布于朝鲜半岛。 [生物学]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春秋两季多集中在坟堆草丛冬眠场所附近活动;夏季秋初多分散活动于稻田、耕地、沟渠、路边、村舍、园林捕吃鼠类、蜥蜴、蛙、鱼、蛇等,白天晚上都见外出活动。在浙江每年11月到翌年3月初为冬眠期,在活动期的5及6月和10月分布有两次活动高峰。卵胎生,5月及9月曾见交配,8月到9月产仔2~20条,初生仔蛇全长140~170 mm。垂直分布从沿海低地到秦巴山区海拔1100m。

本帖相关图片如下:

灰蓝扁尾海蛇

本帖相关图片如下:

尖吻蝮

物种名称:尖吻蝮(五步蛇)

物种特征:[识别特征]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鳞与鼻鳞形成的一短而上翘的突起。头背黑褐色,有对称大鳞片,具颊窝。体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21+2-6个方形大斑块。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体形粗短,最长的雄性1335+206 mm,雌性1238+165 mm。背鳞21(23)-21(23)-17(19)行,最外1~3行仅有极细的弱棱,其余均具有结节的强棱,体表粗糙;腹鳞雄性152~169,雌性162~171。肛鳞完整。尾下鳞雄性51~61,雌性48~63,大多为双行。尾尖一枚鳞片侧扁而尖长,俗称"佛指甲"。 

[分布] 在我国分布范围大致在东经104°以东,北纬25°到31°之间。已知的分布地区有安徽(南部)、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及台湾省。国外只见于越南北部。

[生物学]生活在海拔100~1 400 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大多栖息在300~800 m的山谷溪涧附近,偶尔也进入山区村宅,出没于厨房与卧室之中,与森林息息相关。炎热天气,尖吻蝮进入山谷溪流边的岩石,草丛,树根下的阴凉处渡夏,冬天在向阳山坡的石缝及土洞中越冬。喜食鼠类、鸟类、蛙类、蟾蜍和蜥蜴,尤以捕食鼠类的频率最高。

[估计数量] 尖吻蝮在我国分布较广,其中以武夷山山区和皖南山区贮量最多。根据各省产区历年收购尖吻蝮蛇干的数量及重点产区抽样调查,我国目前尚有野生状态尖吻蝮一千万条。蛇园人工饲养的约一万条。 

[致危因素及现状] 滥伐森林,破坏植被,使尖吻蝮的栖息环境逐渐恶化,加上大量捕杀,尖吻蝮的种群数量已大大减少。近几年来,蛇商蛇贩在产区大肆活动,抬价收购,捕杀尖吻蝮的人越来越多,大量蛇类资源受到破坏。江苏某县从事蛇业生意的人就有三万多。福建某县一家蛇场,1986年收购活尖吻蝮3 000多条,用木箱存放室内,经多次采毒后,相继死亡。江西景德镇市到湖口市公路沿线100 km,1986年有数百个收蛇点,仅四月份捕杀蝮蛇达10吨,尖吻蝮,眼镜蛇及其他无毒蛇的数量更大。尖吻蝮的捕杀量是在逐渐增加,这种势头一时还难以控制。 

[驯养繁殖状况] 尖吻蝮种群数量日渐减少,引起我国生物工作者及人民政府的重视,浙江医科大学,祁门蛇伤研究所,福建医学院等单位已建立蛇园进行人工养殖试验。近几年全国各地办起了近百个小型养殖场,饲养尖吻蝮。但由于投资少,技术力量不足,饲养条件差,收效不大。1985年中国药材公司投资数万元,与安徽省中药材公司签订合同,由祁门蛇伤研究所,祁门科委试验站,徽州地区科委及徽州中药材公司等单位组织力量,在祁门县建筑拟态蛇园,进行尖吻蝮的人工养殖研究。经过几年的工作,先后解决了尖吻蝮成蛇在人工饲养下的繁殖,蛇卵的人工孵化,幼蛇培育及尖吻蝮越冬等技术问题。首次人工培育出一批1~4龄的尖吻蝮。 

[现有保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关条文规定,各省市相应的保护蛇类资源的命令与规定。安徽省人民政府还将尖吻蝮列为重点保护动物,省政府1984年在"关于保护蛇类资源的通知"中指出: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准随意捕杀、收购蛇类,包括毒蛇和无毒蛇。工商行政部门不给经营蛇类产品的人发营业执照。在尖吻蝮主要产区,设立了部分自然保护区,如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安徽黄山自然保护区,以及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等。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森林得到保护,将会改善尖吻蝮的栖息环境,有利于尖吻蝮的繁延。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 

①尖吻蝮为我国特有的珍贵蛇种,应尽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严禁乱捕滥杀。

②应仿照国务院将辽宁蛇岛列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的办法,在尖吻蝮的重点产区,建立尖吻蝮自然保护区。

③商业外贸部门要控制尖吻蝮蛇干的出口;宣传部门,尤其是各家报刊不要再刊登捕蛇致富的文章,以免招引更多的人去从事捕杀蛇类的活动。

④增加投资,建立尖吻蝮人工养殖中心,组织技术攻关,解决变野生为家养的问题。 

本帖相关图片如下:

金环蛇

识别特征:全长1200~18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通身黑色,具较宽的金黄色环纹,体尾共有19~27+3~5环,黑黄二色宽度约相等。头背黑褐色,枕部有浅色倒" V"形斑。背脊隆起呈脊,故躯干横切面略呈三角形,尾末端圆钝。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上唇鳞7,2-2-3式。背鳞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腹鳞214~230,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29~39枚。

金环蛇及银环蛇的中毒症状都是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流诞、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肌肉麻痹、运动不协调、呼吸微弱发展至衰竭,最后死亡。银环蛇的毒性比金环蛇强得多,死亡率达80%。但因被咬伤口不肿不痛.易被人忽视,而贻误治疗。

分布:我国分布于北纬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南部,在东部向北可达江西南昌。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
生物学:栖息于海拔180~1014 m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覆盖较好的近水处。多在水边、夜晚活动。吃蛇,偶尔吃蜥蜴或其他脊椎动物。卵生,5~6月产卵6~14枚于腐叶下或洞穴中,卵径45~54 mm×20~24 mm。

本帖相关图片如下:

银环蛇

物种特征: [识别特征]全长1000~18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上唇鳞7,2-2-3式。背鳞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腹鳞203~231;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37~55枚。

本种有2亚种:指名亚种B. m. multicinctus Blyth 腹鳞203~218,背面白色横纹30~50个;云南亚种B. m. wanghaotingi 腹鳞213~231,背面白色横纹20~31个。 

[分布] 指名亚种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包括台湾、海南与香港。云南亚种仅见于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国外分布于缅甸、老挝及越南北部。 

[生物学] 栖息于从沿海低地到海拔1 300 m的山区,常见于低海拔的平原、丘陵近水处。夜晚活动,到水边捕食鱼、蛙或蛇类。白昼则隐匿于石下或洞中。4月出蛰,11月进入冬眠。卵生,6月产卵3~15(最高纪录为20)枚,卵径29 mm×16.5 mm~52 mm×19 mm;孵化期1~1.5月,刚孵出的仔蛇全长200~270 mm。 [估计数量] 人类活动之处已不多见;人迹罕到之处估计还有一定数量。 

[致危因素及现状] 银环蛇为著名食用蛇之一,蛇体浸洒或干制、蛇胆均可入药,孵出7-30天的幼蛇盘卷干制后称"金钱白花蛇",是著名的传统中药材,故历年来大量被捕杀,幼蛇也不幸免。目前野生状态已不多见。 [驯养繁殖状况] 从50年代起就已开始人工养殖,其主要目的是取卵孵成幼蛇以制备"金钱白花蛇。"到目前为止,未闻有成规模者。 

[现有保护措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与海南省将银环蛇列为重点保护动物。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 

①建议有银环蛇的省及自治区结合全国野生动物普查或专门组织力量调查银环蛇在该省(区)的数量及其动态,针对实际情况制订保护措施。

②积极发展人工养殖,逐步做到不从野外捕捉银环蛇加以利用。 

本帖相关图片如下:

原矛头蝮

本帖相关图片如下:

原矛头蝮的毒牙

俗称:烙铁头、草上飞、土公蛇。

蝮蛇在平原、丘陵及山地生活,是我国数量最多的一种毒蛇。

蝮蛇咬伤:
局部症状:可见两个深而清晰的牙痕,伤口有刺痛及麻木感,周围肿胀明显。局部压痛,活动则加剧,肿痛于2-4天为甚。伤口出血不多但常见有黄色粘液渗出,局部可见瘀斑及水、血泡。亦可有局部组织坏死灶。
全身症状:全身症状多于伤后1-6小时出现,眼睑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是蝮蛇伤早期中毒的特征之一。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颈项强直,张口困难,胸闷,全身肌肉酸痛,患肢活动移动,皮下出现紫癜,尤以妇女儿童较为多见。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心律紊乱及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常出现酱油样颜色的尿。若治疗不及时,多死于呼吸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本帖相关图片如下:

圆斑蝰

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俗称圆斑蝰、金钱斑、百步蛇、八步蛇、百步金钱豹等。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性凶猛。分布於福建、广东、广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区,多栖息于田野中。台湾产台湾亚种。东南亚也有蝰蛇分布。近年来,大量的蝰蛇从缅甸、泰国流入我国。

蝰蛇咬伤:
局部症状:有两个大的牙痕。伤口肿痛,出血,皮下出血形成瘀斑。部份患者伤口有血、水泡,常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和溃烂甚至累及骨质。
全身症状:被咬伤后发病急,症状严重,来势凶,因蝰蛇毒主要作用于血液中的因子X,始初阶段使血液大量快促凝固,血液中大量消耗凝血因子,之后,血液失凝。因而症产围绕着全身性出血及因血循环障碍和急性肾功能障碍而恶化。可见皮下出血而引致心机能变化,心律不整,传导阻滞,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手足厥冷,脉细。血尿、尿少尿闭。瞳孔散大休克及昏迷。再者,部份患者可因溶血而致贫血及黄疸。多死于心、肾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

[本贴由作者于 2006-11-17 21:35:00 最后编辑]

-------------------------------------------
我思故我在 我爱故我狂※330483964※ 2006-11-17 21:25:47

来源:220.170.*.*

lmchang

荣誉:管理员
等级:论坛游侠
经验:152
帖子:62
注册:2006-5-26
状态:离线 档案 搜索 邮件 短信 引用 编辑 删除 屏蔽/恢复 审核 第2楼

本帖相关图片如下:

舟山眼镜蛇

物种特征:[识别特征]全长1000~20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没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黄白色窄横纹,在幼体较为明显。受惊扰时,前半身竖起,颈部扁平扩展,显露出项背特有的白色眼镜状斑纹或此斑纹的各种饰变。腹面污白色,颈腹具灰黑色宽横斑及其前方的两个黑点。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不十分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没有颊鳞;上唇鳞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鳞后入眶。第四、五两枚下唇鳞之间嵌有一枚小鳞。背鳞平滑,中段21(19)行;腹鳞162~182,肛鳞完整或二分,尾下鳞38~53对。 [分布] 我国特有种。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西至广西东北部、贵州、重庆东南部,包括台湾、海南及香港。 [生物学] 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 700 m左右的平原、丘陵与山区,见于灌丛、竹林、溪涧或池圹岸边、稻田、路边、城郊,甚至进入花园或住房。白昼与夜晚均见活动。捕食鱼、蛙、蜥蜴、鼠、鸟及鸟蛋、蛇等。每年5月前后出蛰,11月进入冬眠。卵生,5~6月交配,7~8月产卵7~19枚,卵径42~54 mm×26~31 mm;约经50天孵出仔蛇,全长约200 mm。 [估计数量] 无研究资料。 [致危因素及现状] 舟山眼镜蛇(包括孟加拉眼镜蛇)长期以来被用作食物、观赏和药物(蛇胆、蛇毒制品、浸制药酒)、工艺品(蛇皮)以及取毒;每年大量被捕杀,运销国内及港澳地区。凡在野外被发现者,均遭捕杀无一幸免。从收购数量逐年减少看,除部分地区外,本种在野外的数量已不多,亟宜提到保护的日程上来;否则,继续乱捕滥猎,将有绝灭之虞。 [驯养繁殖状况] 许多动物园均饲养少量供观赏,但多不能越冬,翌年又从野外捕来。一些养蛇场也饲养眼镜蛇,但很少有能顺利繁殖下一代,长期养下去,以人工繁殖居群供利用的。一般都是收购从野外捕回来的加以利用。 [现有保护措施] 将眼镜蛇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有安徽与海南,将蛇类所有种都列为省级保护动物的有上海、湖南及贵州。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 建议凡有本种分布的省及自治区,都将舟山眼镜蛇列为该省(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在野生动物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有限制地允许捕捉利用。

-------------------------------------------
我思故我在 我爱故我狂※330483964※ 2006-11-17 21:30:3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18
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属于哺乳纲,肉食目,犬科。生物学家研究认为,狗最早是由狼、狐和胡狼自然杂交而产生的。经过各民族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长时间的驯化逐渐形成了现在繁多的品种。据联合国统计,现在全世界约有5亿条狗,我国大约有1亿条。

从古至今狗始终是人类的朋友和得力的助手。从边境巡逻、缉毒、侦破案件、救护伤员到为盲人引路、与主人作伴,处处都有它们矫健的身影。正因如此,狗几乎在世界各国都受到宠爱和保护。各种各样的狗协会遍及世界各地,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多专门为狗设立的服务性机构。以前,为了控制狂犬病对人的威胁,我国曾实行灭狗的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通过接种疫苗已经能很好地控制狂犬病。所以近年来各大城市也逐步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味灭狗的非人道做法,并针对养狗制定了一系列比较客观、合理的规章制度,使我国的养狗事业正逐步走向科学化、法制化。

犬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肉食目。犬的祖先以捕食小动物为主,偶尔也用块茎类植物充饥。犬被人类训养后,食性发生了变化,变成以肉食为主的杂食动物,但素食也可以维持生命。即使如此,可它们现在仍保持以肉食为主这样一个消化特性,如犬的牙齿,上下颁各有一对尖锐的犬齿,体现了肉食动物善于撕咬猎物的特点,犬的臼齿也比较尖锐、强健,能切断食物,啃咬骨头时,上下齿之间的压力可达165千克,但不善咀嚼。因此,犬吃东西时真是"狼吞虎咽",很少咀嚼。犬的食管壁上有丰富的横纹肌,呕吐中枢发达。当吃进毒物后能引起强烈的呕吐反射,把吞入胃内的毒物排出,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防御本领。犬的唾液腺发达,能分泌大量唾液,湿润口腔和饲料,便于咀嚼和吞咽。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在炎热的季节,依靠唾液中水分的蒸发散热,借以调节体温。因此,在夏天我们常可以看到犬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就是为了代替发汗散热。犬胃呈不正梨形,胃液中盐酸的含量为 0.4~0.6%,在家畜中居首位。盐酸能使蛋白质膨胀变性,便于分解消化。因此,犬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很强,这是其肉食习性的基础。犬在食后5~7小时就可将胃中的食物全部排空,要比其他草食或杂食动物快许多。犬的肠管较短,一般只有体长的3~4倍,而同样是单胃的马和兔的肠管为体长的12倍。犬的肠壁厚,吸收能力强,这些都是典型的肉食特征。犬的肝脏比较大,相当于体重的3%左右,分泌的胆汁有利于脂肪的吸收。犬的排粪中枢不发达,不能像其他家畜那样在行进状态下排粪。

犬对蛋白质和脂肪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但因咀嚼不充分和肠管短,不具发酵能力,故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差。因此,给犬喂蔬菜时应切碎、煮熟,不宜整块、整棵地喂。

犬的品种很多,其体格大小差异可在20倍以上。犬体最高的可超过1米,最矮的只有20厘米;最重的犬有一130千克, 最轻的犬只有1.5千克。犬的体格虽然差异较大,但解剖构造基本相同。犬有225~230块骨头,这些骨头不但构成了犬体 坚固的支撑系统,对内脏器官具有保护作用,而且是能够疾速奔驰的基础。犬的肌肉发达、强壮,使它不但能快速奔跑,而且耐久性好。据报道,犬100米的纪录是5.925秒,是由一只荷 兰灰犬在1971年创造的。这个速度远比人类快得多,而且与赛马的100米速度5.17秒很接近,就是一般的家养中型犬,其100米速度也不超过10秒,非常灵活。犬的耐力闻名于世,能连续奔跑几十公里。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传令犬,仅用50分钟就跑完了21.7公里的路程。最著名的是在北极附近举行的雪撬拉力赛,十几条犬拉着几百千克重的物品,在摄氏零下40多度,寒风刺骨的雪地上奔驰,而每天只有短短数小时的休息。据记载,一只犬在雪地上可拉动100千克重的物品。

犬的后肢骨路强壮,肌肉发达,因此,犬也是跳高能手,最高可跳过5米的障碍物。
参考资料:http://tech.163.com/06/0123/12/285BC08U00091544.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6-15
1.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分布区域: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高山森林特征:体型庞大,有黑白斑纹,以竹子为食物珍稀程度:极度珍稀,濒临灭绝2. 长颈鹿学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分布区域:非洲草原和灌木丛地带特征:高达5-6米,颈椎有7个,有两只角状突起,以树叶为食物珍稀程度:目前未濒临灭绝3. 雪豹学名:Panthera uncia分布区域:亚洲高山地带特征:体长1-1.3米,有灰色及黑色斑点,善于攀爬,以狩猎为主要食物来源珍稀程度:濒临灭绝,目前数量不到5000只4. 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分布区域:全球的深海洋特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体长可达30米,体重超过170吨珍稀程度:濒临灭绝,现有数量不到25000只5. 东北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分布区域: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特征:体型庞大,体重超过300公斤,身上有黑色条纹珍稀程度:濒临灭绝,现只有约500只6. 翼龙学名:Pterosauria分布区域:约1.5亿到6千万年前的地球上特征:古老的飞翔爬行动物,翼展可达11米左右,可以飞行珍稀程度:现已灭绝7. 碳iferousDiplodocus学名:Diplodocus分布区域:约1.5亿到2千万年前的北美洲特征:巨大的食草恐龙,体长超过25米珍稀程度:现已灭绝8. 松鼠学名:Sciuridae分布区域:全球各地森林特征:小型哺乳动物,短尾和敏捷,以坚果为主要食物来源珍稀程度:一般常见以上动物为简单介绍,更详细的动物需要根据具体的种类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