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宿醉,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误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1-07
1、迷惘的“自我”
有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女生,聪明漂亮,能力过人,还有一副动人的歌喉,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变被老师指定为临时班长。一个月后,班干部改选取,她被选取为文娱委员,因为大家都觉得她担任文娱委员更可以发挥她的突长,另一个她认为智力和能力都不如自己的女生当班长。可是她怎么也接受不了,为了表示不满,她一气之下辞去文娱委员的职务。指导老师和同学们都劝说她用自己的特长为班集体服务,但她一意孤行,认为这样,才能保持自我的尊严。为了这种所谓的自尊,她从那以后就很少参加集体的活动,总是游离在班集体之外。
(1)自卑。
在交往中,自卑表现为内心脆弱、缺乏自信,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自卑者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深层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者的情形两种,有些人是因为自己具有某种缺点,如个子矮小、容貌丑陋或其他的生理缺陷,过于注重自己的形象好坏,于是总是觉得自己长相难看。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使他们非常注意别人的看法,对别人的目光、表情、手势都十分敏感,最后拒绝与人交往;另一种则并不一定是能力低下,而是因为凡事期望太高,不切实际。在交往中总是想使别人形象理想完美,特别害怕丢丑、受挫或被人拒绝与耻笑。自卑者常常觉得自己不得志,不如别人,不愿意与别人交往,特别不愿意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严重的甚至会发展到自我封闭,完全阻隔个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冷漠狭隘、人格扭曲,最后导致异常和变态。
(2)自恋自恋的人最典型的表现是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因而常常看不起别人,在旁人眼中,显得孤傲和清高。在交往中,他们往往轻狂傲慢、自吹自雷,对他人的态度居高临下,缺乏尊重。这类人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不相信别人。与人交谈时,不注意对方的反应,不关心对方的感受,也不考虑对方折需要。自恋的人大多数表现为自我重视、夸大、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当他们受到别人的批评时,反应通常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所以一听到别人的赞美之辞,就沾沾沾自喜,反之,就暴跳如雷。他们有相当强烈的嫉妒心,对别人的才智极之嫉妒,有一种“我不好也不让你好”的心理。他们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认为自己应该享受别人不能得到的特权。由于自恋者很少能设身处地理解和关心别人的情感和需要、缺乏同情心,所以人际关系很糟糕,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的心情。由于他们对自己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和高期望,经常会在各种事情上遭遇失败。
(3)自我中心。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它必须是在双方都有利的条件下进行的,交往双方的友谊才可能持久和稳固,不可能只想自己获得好处,而不考虑对方的利益。不少大学生朋友在与别出心裁分生冲突时,总是习惯于埋怨对方,而事实上真正的原因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阻碍了朋友之间的正常交往。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主要表现为:强调别人对自己应该承认、理解、接受和尊重,忽视对等地理解和尊重别人。注重交往中自己的目的的实现,倾向于满足追求的目的的实现,忽视别人的利益和要求。这种以自我为中心以交往方式在大学生中是比较普遍的。青年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主判断、自主评价的倾向,并且也有很强的自我色彩,这就造成青年学生指责他人,抨击社会,同时易于以主观的印象去判断他人,给自己的交往活动带来困难,甚至使自己无法摆脱交往中的困难,最终导致变态的人格。
2、对“他人”的认知障碍
客观地认识交往的对象,是交往正常发展的必要。在交往中,对方的外貌特征、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思想品质、能力倾向等都会影响双方的交往。除了这一系列外显的特征以外,真正地了解对方,还包括对对方的文化修养、发展背景等的把握,甚至彼此对对方的评价、喜爱程度、交往在双方心目中的地位等等,都是对交往影响很大的方面。
然而,处身于一个实际的交往过程中间,影响双方彼此了解的因素相当复杂,使得交往双方的深刻了解产生众多的困难。要全面、深刻地获得对交往双方对象的认识,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即使假以时日,也还是要受各人能力、周围环境特点和当时历史背景所限制,难以准确、恰到好处地了解别人。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在认识他人的时候每每发生偏差、甚至产生深刻的误解,交往活动常常会因此受到阻碍。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在对他人的认知过程中,有些什么样的因素会影响我们很好地认识交往的对象。
(1)首因效应。
关于首因效应,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准备两段文字,一段描绘吉姆性格外向、开朗活泼、勇敢好斗;一段描绘吉姆性格内向、闭锁沉静、与世无争。然后让两组被试分别阅读两种材料,一组把吉姆外向的描写放在前面,一组把对吉姆内向的描写放在前面,结果证明:第一组有70%的人认为吉姆是外向的,第二组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是外向的。这就是“首因效应”。
第一次交往在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第一印象好,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总是从积极的方面军去理解和观察对方,反之,第一印象不好,就会产生偏见,总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看对方。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初次交往除了要尽可能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外,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尽可能准确地判断对方。更重要的是,了解别人时应当尽可能克服“首因效应”的消极影响,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
(2)晕轮效应。
有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故事,讲的就是“晕轮效应”;一个樵夫丢了斧子,他怀疑是邻人偷了,于是,他看邻人的一举一动,都象是偷了斧子的人。后来,他上山打柴时找到了丢失的斧子,以后再看到邻人,一举一动都不象是偷了斧子的人。晕轮效应是指对某个人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到对此人的具体特征的认识、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人际交往中,它常常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知觉和判断。当我们看到某人身上的某一方面的优点时,就容易推而广之,觉得他各方面都很突出,处处可爱,这是积极的晕轮效应。相反,当我们看到某个人身上的个别缺点时,又很容易把他看得一无是处,这是消极的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最大的问题在于以偏概全,以个别特征代替整体特征,显然,这很不利于正确客观地认识他人,受晕轮效应的影响,甚至会主观地歪曲了一个人的形象,对交往对象作出不正确的评价,危及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
(3)刻板印象。
最早研究这一现象的心理学家是吉尔巴特,他发现,当时的大学生对英国人的普遍印象是: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和保守;对黑人的看法是:爱好音乐、无忧无虑、迷信无知、懒惰;对日本人的看法是:聪明、勤劳、爱莫能助进取心、机灵、狡猾。
人际认知时,人们并不是把信知对象作为一个个体去认识的,而总是把他当作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认为他肯定也具有这一类人的共同特点。这种笼统地把人划归某些典型的特点即为“刻板印象”。形成“刻板印象”以后,我们会按某些典型的特点来对交往对象分类,然后,把这一类型的人的所有特点都归属到他的身上,并形成对他的刻板印象的看法。事实上,一个类型的人所具有的特点,并不一定会在该类型是所有的人身上出现,对某人刻板印象并不见得与他本人的事实相符。所以说,刻板印象往往相当顽固,使我们忽视了交往对象实际的表现,造成偏见、成见,影响交往的顺利进行。
(4)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调整与改变自己以求与他人保持一致。从众心理在交往中非常普遍,当我们处于一个群体当中时,很容易受大多数人的意见的影响:如果多数人认为某个人是个好人,我们就会比较放心地与之交往。由此可见,从众心理的实质是群体效应,是个体以群体评价代替自己的评价,并以此改变了自己的观念。从众效应在交往中有积极的一面,比如把一后进学生放入一具先进群体中间,后进生就可能在大家的影响下向先进学生的行列迈进。但是,从众效应在交往活动中也有消极作用,因为群体对个体的评价有时埋头苦干非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标准和手段进行,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发现,个体把自己放入群体中进行比较时,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就是“我不愿意与团体中其他人迥然不同”,这样,一种群体性的偏差就会产生,交往中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5)定势作用。
定势作用就是以对人的一般印象去代替他目前的现实。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形成各种对人的印象,这种印象逐渐固定成为一种稳固不变的观念时,我们就产生了定势。定势往往很难改变,而人际交往中,以定势去判断别人就会出现误差。一时的印象绝对不足以用来断定某人的真实,定势作用使我们把印象中的“好人”看得白玉无暇,以印象中的“坏人”又常看成一无是处,这样,我们以人的认识就出现了错误,这种错误有时甚至会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重大的失误。
(6)投射作用。
所谓投射作用,是指认知过程中,人们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把自己的特征归于他人身上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当人们被要求估计一具陌生人的思想、品质或某些特征时,他最大可能做出的估计就是与自己一样,由已推人、由内及外,把自己的特征强加到别人身上。
3、交往观念的误区。
由于大学生独立性高、自尊心强,自我意识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而,在实际的交往活动中,把内心世界隐蔽起来,不愿意向别人袒露。据统计,绝大多数的新生都表示入学后产生孤独感,很怀念中学时代的同学和朋友。其实,这反映了大学生当中一种不健康的交往观——自我封闭。
自我的开放并不是放弃自我的独立性,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交往双方失去了各自的独立性,这种关系的结局就是两个不再完整的人。保持心理的独立,就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既要开放坦诚,但又不过分亲密,保留一片自我的天空,对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