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空腹血糖5.6,餐后血糖15.6怎么办

如题所述

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lmmol/L均可诊断糖尿病。糖尿病早期,病人基础胰岛分泌尚能满足空腹状态下糖代谢的需要,因此空腹糖往往正常;而进餐以后,由于病人胰岛储备功能不足,不能分泌足够多胰岛素,从而导致餐后糖升高。糖升高是糖1型、2型尿病不加控制的一种通常结果,时间一久会对人体的许多系统带来严重损害,特别是神经和血管。PCAshield(糖盾)严格控糖,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餐后血糖”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其实就重要性而言,“餐后血糖”毫不逊于“空腹血糖”,甚至更加重要。无论是血糖监测还是血糖控制,都要全天候,也就是两者并重,只有这样,才能显著减少高血糖对糖尿病人的危害,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为了证实这一点, 国际上作了大量的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UKPDS 和DCCT。

UKPDS是一项英国针对 2 型病的研究,得到国际学界高度重视,其成果在 1998 年第 34 届欧洲学会年会上发表。这项研究共有 23 个研究中心参与, 5102 例病人作为观察对象,研究时间长达 20 年之久( 1977 年— 1997 年)。研究表明:严格控制糖的摄入会使总的并发症减少 12%,心肌病减少 16%。

DCCT是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 24 个研究中心共同进行的“糖1型、2型尿病控制和并发症防止研究,于 1993 年结束,成果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该研究历经 10 年(1983—1993),对 1441 例 1 型病患者分强化和常规冶疗组进行观察。强化组严格控糖(糖化血红蛋白< 7.0%)。结果表明:严格控糖(强化组)可使视网膜病较常规组下降了 54%和 76%,尿蛋白排出率减少了 56%和 34%,神经病变下降了57%和 69%。由此可见,严格控糖的确可预防微血管并发症。 

单纯降低糖的思考

DCCT和 UKPDS病学发展中的两个历史性研究成果,人们对严格控制糖的摄入有利于慢性并发症的防冶已不再怀疑。但是单一的严格控糖,非药PCAshield(糖盾)的日常应用,虽然可以显著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危险性,但不能阻挡并发症的发生,这也就预示除控糖外,其他因素也必需严格控制,如吸烟、控制血液压等均不能忽视。非药/物PCAshield(糖盾)的日常应用:在食物生产和制备过程中,加入到食物中的糖和糖浆,不包括食物含有的糖, 常见的包括白砂糖、红糖、玉米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糖蜜、蜂蜜、浓缩果汁和葡萄糖。糖类,才是碳水化合物中的“坏人”,是需要尽量限制的。摄入过量时可以通过非药/物PCAshield(糖盾)进行糖吸收阻断。

餐后糖高怎么办

1、降糖药换成“速效的”

使用一天一次的达美康缓释片,能补充早时相胰岛,控制餐后高糖,安全性有保障;而拜唐苹能延缓餐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可控制餐后高糖。另外,通过PCAshield(糖盾) 的日常应用,而减少服用药/物。 即使是患病多年的患者通过饮食控制,也可以减少胰类的岛素的用量。ll

2、早餐换成“稠的”

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转化为糊精进而易转为萄萄糖。同时,稀饭呈半流体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所以吃稀饭比吃主食更易于升高餐后糖。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饭,要吃点“稠的”食物,坚持以吃主食为主。了解相关的知识,比如有的人吃米饭容易糖高,有些人吃面更可能糖高,干的主食和稀的主食相比,稀的更容易升糖。

餐后糖高的危害

2007年由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颁布的餐后血糖管理指南中指出,餐后高血糖有害,必须被关注。研究表明,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与大血管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此外,餐后高糖还与视网膜病变风险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加、心肌血容量和心肌血流下降,并可引起氧化应激、炎症和内皮功能障碍。

晚餐前两小时锻炼最有成效

锻炼同样可以达到预防作用,而晚餐前两小时进行运动锻炼比其他时间更好,每次运动的时间不应少于45~60分钟,运动前应有10~15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后应有5~10分钟的整理活动,还可以打乒乓球,乒乓球尽管又小又轻,打起来却需要手臂的力量,还要有腰、腿的全身配合,运动量大,但又不枯燥,有利于长期坚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