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松有哪些特征?

如题所述

(Huangshan pine)

(吴中伦)

学名:Pinns huangshanensis Hsia。松科,松属。

形态和用途

乔木,高达30米,胸径80厘米。在无风处树干端直。枝下高达十余米。壮龄木树冠呈塔形,老树顶部平展;在悬崖峰顶,因受强风吹袭,树冠偏斜或平截。树皮暗棕色,鳞片状剥离。枝刚直斜出。针叶2针一束,着生于稍凸起的叶枕上,硬直散立,长4~14厘米或更长一些;叶内含3~5中生树脂道;气孔器之间有明显条纹状纹孔及细胞腔。雄球花黄色,雌球花红色,单生或数枚顶生。球果圆锥状卵形,对称,长及径均为4~6厘米;果柄短,长成时向下扭转,在树上可保存2~4年;鳞盾亚棱形或多角形,横脊隆起并有纵脊数条;苞鳞小,先端钝。种子椭圆形或长圆形,端尖,黑褐色有条纹,或浅棕色有黑斑,长7~15毫米,种翅狭长。幼苗子叶8~9枚。

干形通直,材质良好,纹理直而不匀,结构中,强度中,坚实较耐久用,较马尾松木材为优,适作建筑、桥梁、家具等用材,经防腐处理后可做枕木、坑木、木桩等。立木可采割松脂。生长持续时间长,能培育大径材,是华东、华中海拔较高山地的绿化和用材树种。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自然分布区范围为北纬25°~31°、东经109°~120°,垂直分布自海拔500米到1800米,包括长江中下游及福建、贵州省的10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

黄山松抗风能力极强。在孤峰岭脊,风速达到40米/秒,其他木本植物都不易生存的地方,黄山松仍然能够生长。极喜光,即使幼树也不耐庇荫。林木的自然稀疏及自然整枝强烈。喜生于气候凉润、空气相对湿度大的山区,能忍受-22℃的低温。分布区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8℃,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黄山松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被看成耐旱树种。分布区的土壤以花岗岩、砂岩风化母质形成的沙质土壤为主,其次是山地草甸土、山地黄棕壤和山地黄壤。土壤的pH值在5左右,各层相差不大。

黄山松的针叶刚直而散开,经雨水沾湿不易粘拼成束,这是生长在云雾地区长期适应的结果。它的根系深广,菌根极发达,常聚集成束。生长速度较马尾松慢。人工林则较天然林生长迅速。

造林技术

①采种:霜降到立冬球果颜色变为黄褐色时,在30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上采集饱满的球果。采集的球果经加热干燥处理,脱出种子,去翅除杂后干藏。100公斤球果一般出种子2.5~3公斤,种子纯度85~95%,千粒重10~12克,发芽率80~85%。②育苗:可以在固定苗圃地育苗,也可以在造林地附近采用山地育苗。山地育苗的具体做法是:选择海拔800米左右的平缓山坡,在入冬前开垦,使泥块在冬季冻散。播种前按等高线筑畦,畦面铺厚约40厘米的干燥杂草或细灌木枝条,再在草上覆一厚层泥土,然后进行烧炼。烧炼后捡除未烬干枝,整平畦面,于春分前后播种。每公顷播种量112.5公斤,撒播后用细土覆盖到不见种子,再用草覆盖。播后一个月,约70%的种子破壳出土后,在阴天或傍晚揭除盖草。揭草后5天,拔草施肥并喷0.5%波尔多液防病,此后每隔半月拔草、施肥、喷药各一次,6月底间苗。1年生苗高约18厘米,地径约0.3厘米,出圃造林。③造林:造林地宜选择土壤酸性、土层深厚、风势不很强劲的地方。如作造林先锋树种,也可栽在中高山区干旱瘠薄之处。造林地于入冬前劈山炼山,按株行距块状整地,块长宽各50厘米。于“惊蛰”到“春分”期间,选择细雨、雾天或无风阴天,用“一锄法”造林;如在晴天造林,苗根需打泥浆,栽植前需假植。造林时要注意保护苗根,做到细根及菌根不干枯脱落,可使成活率达90%以上。黄山松可以采用人工撒播造林,在春分前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造林地上,每公顷播种子15公斤。④抚育管理:造林后应立即封山,严禁放牧、砍柴。造林后5、6年幼林开始郁闭,8、9年出现天然整枝及林木分化现象,10年后开始抚育间伐。

主要病虫害有松栎锈病、落叶病、松黑叶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