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挞起源于哪里?

如题所述

  起源于英国。挞为英文“tart”之音译,意指馅料外露的馅饼(相对表面被饼皮覆盖馅料密封之批/派馅饼pie);蛋挞即以蛋浆为馅料的“tart”
  早在中世纪,英国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制作类似蛋挞的食品。有指蛋挞亦是中国17世纪的满汉全席中第六宴席的其中一道菜式。
  香港引入蛋挞的时代,未有准确年份,有人说自1940年代起,香港饼店已出现蛋挞,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数茶餐厅。初时茶餐厅的蛋挞都比较大,一个蛋挞便可以成为一个下午茶餐。而味道香甜醇厚,松软可口。1990年代起,兼营包饼之茶餐厅逐渐减少,故现只在旧式茶餐厅有自家烤制的蛋挞,其他茶餐厅则从面包工场订购蛋挞飨客。另一方面,香港不少酒楼的点心中也包括蛋挞仔(小型蛋挞)。还出现了适合减肥的蛋挞,蛋浆是用蛋白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5-21
踏上美食之旅,探寻蛋挞的起源,踏足蕴藏着历史与风味的巷弄。
蛋挞,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点心,因其金黄酥脆的外壳和香甜浓郁的内馅而备受喜爱。它的起源却像谜团一般,一直让人津津乐道,充满着历史的遐想与 kulinarische 探索。
追溯蛋挞的源头,让我们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英伦三岛。传说中,蛋挞是由 13 世纪英国康沃尔郡渔民的妻子所创造的。为了让出海捕鱼的丈夫带到海上充饥,她们将鸡蛋、牛奶、糖和其他配料混合在一起,倒入馅饼皮中烘烤。这种美味的点心既能提供能量,又能保存数天,十分适合航海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蛋挞逐渐从渔村走向城市,成为英国各个角落深受欢迎的美食。到了 16 世纪,蛋挞的做法传到了葡萄牙,并在这里融入当地独特的风味。葡萄牙人将蛋挞称为 pastel de nata,并对其进行了改良,加入了肉桂粉,使其香气更加浓郁。
19 世纪中叶,随着葡萄牙移民的迁徙,蛋挞被带到了中国香港和澳门等地。在这些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城市里,蛋挞又融合了广式点心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蛋挞仔。蛋挞仔外皮更薄更酥,内馅更加细腻香甜,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时至今日,蛋挞已经风靡全球,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共同喜爱的美食。无论是作为早餐、下午茶还是餐后甜点,蛋挞都能带来令人愉悦的味觉体验。而它丰富的历史背景,也为这道美味佳肴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让每一口都弥漫着历史与美食的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