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关长城的主要景点

如题所述

金鱼池
金鱼池原址在弹琴峡隧道南口约50米的路基下,原地曾有水潭,潭中天生一尾大金鱼。民间传说,要是关沟天旱,只要淘一淘金鱼池,就会下雨,十分灵验。后来泉断池涸,金鱼不存。八十年代建设公路,要从金鱼池经过,特意建了一个石龛,内建方池,额书“金鱼池”,并将施工中出土的有七百年历史的元代石刻,五尊“三世佛”安置池前。九十年代,修建八达岭高速公路,借用石佛寺沟泉水,将金鱼池迁建于此处。
五郎像
在弹琴峡隧道口,浮雕着一尊两米多高的佛像,民间传说是杨五郎像。相传在这个岩坎下临溪谷是关沟最险要的地段,传说中的“五鬼头”经常作祟,于是雕刻此佛像作为镇物,保佑来往行人平安。
佛爷台
1986年在对金鱼池进行迁址时,出土了有700多年历史的元代石刻,这些石刻古朴的雕刻技法和特有的服饰,形象反映了当时的雕刻工艺和社会形态,为保护好这些文物,在水关长城景区入口筑台陈列,供游人观赏。
“川字一号”楼
沿着水关长城向东,过二道门、三道门,即可以看到一座雄伟的敌楼,敌楼下台阶高达90厘米,是沿线长城所仅见,敌楼六孔双层,建筑巧妙,卷洞上距地3.5米有一横匾“川字一号”,此敌楼是八达岭沿线长城东部起始点,位于川草花顶山下,“川字一号”楼由此得名。
詹天佑旧居
詹天佑,广东南海人,出生于1861年,1881年自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回国,1905年受命任京张铁路总局工程师,在饱受外国列强欺辱下,用四年时间修筑了201公里的京张铁路,比预计提前两年完工,并克服直线距离1000米需爬升33米高程的筑路难题,发明了“人”字形道岔,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詹天佑在修筑铁路时,曾经在石佛寺村姬姓人家居住一年之久,关系十分融洽,其所居住的房屋至今保存完好,其子孙亦曾到此瞻仰,2003年在其子孙的大力支持下,把詹天佑曾居住的房屋改设为詹天佑旧居陈列馆,供后人瞻仰怀念。
骆驼石
在水关长城景区前停车场东侧的山上堆有数块巨石,状如骆驼卧于山上,由此得名骆驼石。
弹琴峡
从弹琴峡隧道北口下到小溪旁,只见崖壁陡峭,向东不远,石崖题刻有“弹琴峡、五贵头”六个大字,这里原是关沟著名景观:“弹琴峡”。
古时,这儿峰回路转,山清水秀,两山相峙,石壁相对,清溪中流。溪水从缓坡泻下,淌流在石罅之间,淙淙有声,两岸的石壁为之共鸣,悠扬婉转,如弹琴声清脆悦耳,故名“弹琴峡”,元朝诗人陈孚到此,曾写诗“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松风乱石间。”清代诗人魏源描写这一胜景是:“无复战场悲,但寻响琴峡。”
修京张铁路时,曾将东北面小山和峡谷削为平地,修八达岭公路,开山凿洞的泥沙石块,填平了沟谷。如今石壁题字依存,溪水旋荡于峡谷的优美声音再也没有了。
佛寺庙
明《西关志》记载,石佛寺在居庸关北一十五里,因以石凿大悲佛像,故名,明永乐年间建。石佛寺村坐落于庙旁,因庙得名。石佛寺庙于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石佛多毁坏,身首异处。石佛寺于九十年代初修复水关长城时迁至现址复建,在现址筑台陈列金鱼池出土的五尊盘膝坐式石佛 ,供游人参观游览。这些佛像是元代遗物,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五桂头山洞
五桂头山洞原是旧京张铁路一个隧洞,现路基已拆除废弃不用。洞高7米,宽4米,长30米。五桂头原名乱柴沟,为关沟七隘口之一,在五桂山下。五桂山本名五龟山,在八达岭南9里,因山势如五龟相聚而得名,也叫五贵山。传说元末,明军进攻居庸关,乱柴沟有元兵防守,有火家庄火氏五兄弟用火炮轰开乱柴沟,为明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明以火氏五兄弟为蒙古细作的罪名,杀了五兄弟,把五颗人头悬在附近道旁示众,人们遂称此地为五鬼头。不久,明为了安抚人心,封火氏五兄弟为五显财神,并立庙于石佛寺西,人们又改称此地为五贵头。修京张铁路时第四次改名为五桂头。
关帝庙 观音阁
坐落在弹琴峡谷的石壁上,距地面5米。庙门为天然石洞,上下两 座庙各一间,上为关帝庙,下为观音阁。这里原来只有关帝庙,清同治二年(1863)黄大元中武状元,第二年重修关帝庙,创建观音阁。
弥勒听音
弹琴峡隧道北口石阶下有一个小龛洞,窄小的石券门镌刻着“弥勒听音”,弥勒石像刻工组粗犷,高1.45米,宽1.35米,石像成于元代,距今700多年,1900年八国联军被侵略者付之一炬,1986年修建八达岭高速公路时,石佛得以重见天日,依旧以满面的笑容,谛听高山流水“弹”出的琴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