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利簋的簋内铭文

如题所述

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如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
释文译文大意是: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该释文为被较多人采信的张政烺先生所做的释文) 利簋自出土以来,唐兰、于省吾、张政琅、徐中舒等都作过考释,但该器铭文中“岁鼎”一辞,各家分歧较大 。有将“岁鼎”与卜辞“岁卜”相联系,认为“岁鼎”是“指贞问一岁之大事而言”;有认为应解释作“岁祭时进行贞问”;也有一些学者主张“岁鼎”与卜辞“岁卜”毫无关联,“岁”指的是岁星,即木星;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应该将“岁鼎”解释为“越鼎”,意思为“夺得了鼎”的人 。
张政琅释“岁”为岁星(木星),释“鼎”为“丁”,转训作“当”,意为“岁星当前” 。
徐中舒认为鼎当读为则。根据为郭忠恕在《佩觽》说的“古文以贞为鼎,籒文以鼎为则”。徐中舒先生和张政琅先生一样认为“岁”是岁星 。
唐兰先生则认为这两个字应当是“越鼎”,即指夺取了鼎 。
锤凤年同样人这两个字不是岁鼎,他认为这两个字应当是戍晃,即驻征商之师于此 。
戚桂宴认为“岁鼎”是岁星当空,表示吉兆,“岁”即岁星,“鼎”训为当 。
于省吾、赵诚、黄盛璋、王宇信等认为这两字应为“岁贞”,即岁祭时进行贞问 。赵诚认为“岁为一岁之大事”也说的通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