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潭水库的修建过程

如题所述

长潭水库修建工程于一九五八年十月一日正式开始,在省和专署领导下,由黄岩县具体组织施工,成立了黄岩县永宁江长潭水电站修建委员会,县委抽出一个副书记和县委委员、部长等干部八十多人,设立了长潭水电站工程指挥部,领导掌握工地施工。 中共黄岩县委、黄岩县人委领导对修建长潭水电站工作非常重视,提出了“全党下决心,全民大动员,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思想共产主义化”的口号, 要人去人,要物送物。一九五八年九月二十六日,县委专门发出《关于抽调民工去长潭水电站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就“民工编制”、 “民工条件”、 “干部配备”等作了比较详细的布置:
①民工编制
根据领导方便和便于劳作、便于生活的原则,在黄岩县永宁江长潭水电站修建委员会下成立民力动员科,专门领导民工。民力动员科下面的组织则按军事化编制, 以人民公社(相当于区)为单位成立民工团, 以生产大队(相当于乡)为单位成立民工营,以原高级社为单位成立民工连。每团人数1000至 1500人,每营300至500人,每连100至120人。
②民工条件
年龄在18~50岁之间,身强力壮,青年妇女可占20%;
非社员的地、富、反,有现行活动的坏分子一律不要;
有传染病、长期慢性病及精神病的一律不要。
⑧干部配备
各民工团设政委、正副团长、文书、通讯员各一人;每营设教导员、正副营长、文书、司务长、文化教员各一人;每连设指导员和正副连长各一人,并配文书和记工员各一人,每排设正副排长各一人,每班设班长一人。为了加强对民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保证工程质量,规定营以上干部必须配备脱产的党员干部担任。
④应带工具及生活安排
由于水电站工程巨大,需用物资项目数量繁多,而市场及国家供应又不能充分满足,因此要求小型工具一律自带。山区、半山区(宁溪、乌岩、头陀三区)每三人带铢锄二把,每人带锘锄一把,每三人带钉耙、锄头各一把,每人带担箕一担,扁担、担勾一副;平原地区每二人带钉耙一把,每三人带锄头一把,每五人带铢锄一把,每人带担箕一担,扁担、担勾一副。所带物资因工损坏,由工地负责修理。因小雨不停工,每人须带雨具一副。民工生活方面必须带足一切炊事有关用具,配齐炊事人员(以3%左右为宜),以连队为单位开伙,每人应带一个月的口粮、菜金(4元左右),由于山区无法大量供应蔬菜,各区应尽量发动民工自带菜蔬。被服、 草席、垫铺稻草等日用品必须全部带齐。连以上干部及炊事员于九月二十九日报到,以便划分工区,安排民工住宿及生活等问题。
⑤民工分配数
头陀 1000人
澄江、城关 1500人
桐屿、路桥 1500人
新桥 1500人
金清 1000人
三甲 1000人
洪家 1500人
一九五八年十月十日,大坝清基中,县委及时抽调59台抽水机连开车技工一道前往长潭,其中煤器机39台,柴油机20台;十月三十日,开岩技工136人奔赴长潭;十—月二十一日,发出抽调第二批民工的通知;十二月二日,抽水机实调数已达 97台。 ①坝型选择:依据节省钢材水泥,尽最大可能地利用当地材料兴建水工建筑的原则,在拟订长潭水库大坝工程时充分考虑就地采用土料的因素。由于长潭水库坝址周围土料类别和蕴藏量的限制,能够考虑的只是壤粘土和砂砾料的混合使用,而土坝的结构形式则有赖于大坝基础地质和施工条件所决定。经钻探了解,坝基岩石埋藏很深,覆盖层达40余米,系砂砾淤积而成,渗透系数随着深度而逐渐减少,采用高程O公尺以下平均渗透系数为10米/日,但复表渗透情况较为严重。因此,如何减少渗流和防止可能发生的集中管涌显然是考虑坝型的关键因素,这样,带有铺盖的粘土斜墙砂砾石坝壳坝也就成为最后选定的较为优越的设计坝型。土坝设计时所用土壤力学及物理特性为砂质粘土干么重yd=1.65吨/立方米,壤土干么重yd= 1.6吨/立方米,砂砾料yd=1.9吨/立方米;粘、壤土料的最优含水量由水利科学研究所土工室试验确定。
②坝基清理:一九五八年十月一日,黄岩县永宁江长潭水电站修建委员会发布了修建长潭水电站的命令,一千多名建设者在工地上举行隆重的动工典礼来庆祝国庆九周年。他们举着“开路先锋”的大旗,用洋镐、锄头在那荒凉阴森的溪谷中敲响了气壮山河的改天换地的锣鼓。水库坝址属火成岩系凝灰岩,节理较发育,左岸岩石裸露,右岸为坡积残积层带,是以粘质砂土为主的凝灰岩风化物,夹有风化块屑厚度2~3米,个别地带达10米以上,河床冲积层属第四纪砂砾石层。建设者们靠肩挑手推,只化了个把月时间,就清除了杂质,去除了表土。
③挖填工程:建设长潭水库的过程是人与天搏斗的过程,长潭水库的建成是人定胜天的明证。由于当时机械化程度低,技术力量薄弱,大面积的露天施工,无论是挖掘或者回填,碰上风霜雨雪,无不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在党委的领导下,在“建好长潭水库,造福子孙万代”的目标推动下,天大寒,人大干,脱掉衣服赤膊来,人人都为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普通的人在这与天搏斗的过程中都表现出非凡的天才,建设者的忘我劳动更是传为美谈。工地上出现了“十八勇士”、 “一百零八将”、 “铁姑娘队”等先进集体和个人。修建委员会和民力动员科抓住先进典型,通过召开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及时表彰先进,推动全体民工学先进、争上游,加快了挖填工程的进度。各民工团的团长豁出命来干,经常第一个赤膊上阵,腰里扎根稻草绳,如澄江的王秀堂,当年的老民工至今仍在谈论他的虎劲和闯劲。
④截水墙:一九五九年十一月,水库拦河坝砂卵石坝壳已部分完成,由于基础存在强透水层,为使大坝稳定安全,需在基础部分由铺盖改做两道截水墙。截水墙最低要挖到黄海高程—3米,越深越难挖,渗流很大,达到2立米/秒,工作非常艰苦。工地上虽然有90台1000匹马力的抽水机,但当抽水机稍有毛病,就会形成一个一、二米深的水潭。在这寒冬腊月,西北风凛冽,白霜满地,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人们仍然要亦膊下水挖石子,水没过肩膀还在工作。由于渗流大,地质复杂,岩石坚硬,工效很低,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
当时,有些人为了追求进度,认为截水墙无足轻重,未挖到设计深度就要回填。省水利厅的高肇俭工程师十分重视工程质量,认为这是千年大计,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要人们继续挖到设计标准。民工们接受不了,仍然要填。高工程师站在冰水漫胸的水潭中,大声叫道; “要填,就把我也给填了。”人们被高工程师这种大义凛然的正气和讲究科学的严格态度所震慑、所感动,停止了回填。高工程师立即打电报给省水利厅分管技术工作的吴又新副厅长。吴副厅长万分焦急,马—上驱车来黄,赶赴现场,命令重挖回填,使工程按标准进行。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水底下挖土捞石有困难,就由炮工下水爆破后再挖。 天气越冷,干劲越大,冰天雪地里人来人往, “老年人象雪里松,青年人象一条龙”,搞得热火朝天。第一道截水墙长360米,深10米,面宽50米,底宽8米,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上旬开挖,一九六O年一月中旬完工;第二道截水墙长380米,深10~13米,面宽70米,底宽25米,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下旬开挖,一九六O年二月中旬完成,两道截水墙均用粘土回填。
⑤大坝合拢:在整个修筑长潭水库的巨大工程中, 最紧张、最激烈、最艰巨的要算大坝合拢前一霎那。大坝合拢是一场争时间、抢速度,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战斗,也是黄岩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用人的双手斩断永宁江的战斗。谁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水库的大坝该是怎样合拢的。雨季快到了,洪水威胁着大坝的安全,万一特大的洪水出现,那就会冲垮现有已填筑的坝体,不但前功尽弃,还将造成无法预料的恶果。有人提出把坝墙炸了,待过了雨季,来年再修。负责修建新安江水电站的徐洽时总工程师亲临长潭,和工地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实地探讨,果断地作出立即合拢的决定。
一九六O年二月二十一日,大坝上下人山人海,上万个赤胆英雄不顾水深路滑,手拉着车,肩挑着筐,以排山倒海之势,奋勇冲向大坝合拢处。……经过二个多小时的奋力拚搏,截流成功,大坝胜利合拢了。从此,汹涌的永宁江水再也不能任性发疯了,永宁江的命运已紧紧地掌握在人民手里,变得温良、驯顺,开始造福乡梓。
⑥大坝建成:一九六O年三月上旬,水库大坝建成。大坝坝型为粘土斜墙砂卵石坝壳坝,以黄海高程计算,坝顶高程43米,坝底高程7.5米,坝实高35.5米,防浪墙高1.2米,坝顶长 506米,坝底长333米,坝底宽293米,顶宽6米,用粘土砂砾石填筑,但基础系砂卵石覆盖层,最大厚度43米。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36米,相应库容4.60亿立米,蓄水面积35.5平方公里,总库容6.94亿立米,电站最大工作水头30米,最小工作水头21.3米,设计水头35.2米,库内集雨面积441.3平方公里。
⑦台风考验:一九六O年八月台风季节,十来天的连续淫雨使水库水位突然上升五米,与粘土斜墙顶仅差二米左右。雨仍不断点地下,水位还在继续上升,大坝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水一旦漫过坝顶,大坝就必然坍塌,形势万分危急。各民工团全部出动,干部、工人和全工地的职工家属, 日以继夜地扑在水库大坝上,以冲锋陷阵的姿态投入保坝抢险工作。水电站工程指挥部和黄岩县的党政领导,头戴笠帽,脚着草鞋,与守卫在大坝上的人们同命运,共呼吸。领导同志的表率行动,使人们深受感动,他们的劳动热情更加高涨,许多人废寝忘食,轻伤不下大坝,重伤不叫痛,脑子里唯一的念头是保住大坝,只要人在,就有大坝在。经过一个星期极为紧张的苦战,雨止了,天晴了,巍峨的大坝更加壮观,长潭水库经受了第一次洪峰的考验,也第一次发挥了防洪效益。 明渠溢洪道工程于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中旬开始修建。明渠溢洪道溢流堰高1.2米,溢流堰顶高程36米,长60米,下接115米的渐变段与陡槽相连,陡槽长210米,宽30米,陡槽末端设差动式挑鼻坎,水流经挑射消能后进入宽70米,长2120米,泄洪明渠泄洪流量百年一遇930秒立米,千年一遇1630秒立米,溢洪部分全用混凝土衬砌,明渠部分全用干砌块石护坡。
泄洪洞工程于—九六O年九月开挖,其进口形式为竖井式,分2孔,每孔孔口高5米,宽2.5米,中心高程为25.5米,进口底高程23米,每孔设工作闸门及事故闸门各一扇,闸门形式为平板定轮钢闸门,用60吨卷扬起门机启闭,洞长277米,内径 5.5米,最大泄流量为295秒立米,消能形式为鼻坎挑流空中消能,最大流速13.2秒立米。泄洪洞全用钢筋混凝土衬砌,于一九六一年十月下旬完成,一九六二年八月五日开始泄洪。 长潭水库的输水工程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一日开工。施工导流泄水及放空库水要求洞底越低越好,但过底将加大闸门压力,增加库内泥沙进入隧洞影响发电。两者虽有矛盾,但长潭水库死库容特别大,如欲放空库水,必须要求洞底高程放到最低。由实测资料推算库区50年的淤沙量为250万立米,其相应高程为13米,因此定进口洞底高程为11米(进口中心线高程l 3米),洞身以1:100坡度下降,至调压井处洞底高程为8.95米 (隧洞中心线高程11.200米)。为防止泥沙进入隧洞,需在隧洞进口前24米外建一拦沙坝,坝顶高至13米。对于这样大的隧洞,不仅从来没人打过,而且连看也没人看过,其任务之艰巨,技术之复杂是可想而知的。当时技工很少,全工地也只有 15个石工,如果导流隧洞打勿通,大坝也就无法合拢,整个工程将毁于一旦。在此情形下,隧洞民工团采取积极措施,发挥集体智慧,老师傅自告奋勇带徒弟,几天之内就训练了120名农民工为开岩技工,使工程很快地进展。原来一天进不了一米,后来一班就能进一米甚至二米,这在手工操作的隧洞进度中是罕见的。经过四个多月的苦战,终于在一九五九年三月十日十二时打通隧洞。该隧洞长213米, 内径4.5米,进口中心高程 13米,最大流量53秒立米,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进水口形式为斜坡式,闸门形式为平板定轮钢闸门,其质量也十分过硬。
隧洞进口建筑物为输水道之咽喉,借其引水入洞,是水库枢纽工程之一,共分进水口、操纵台、操纵室、清污台和拦污栅等五部分,其闸门经常开放,在电站和输水洞需要检修时偶一关闭。
进水口:进水口一方面要求能量损失少并能避免水流分离发生气蚀现象,其断面变化力求和缓且平台水流方向,另一方面受着拦污栅和水闸门的限制,需要照顾施工的方便,因此采米喇叭口状两孔矩形的进水口,其顶面曲线圆弧,半径为6.75米;侧面变化为反曲线,半径为2.0米,底部是平面,进水口分两孔,每孔宽3.5米,高6米,由反弧曲线渐变成2.0米宽、4.0高面的闸门孔口段。
操纵台;高32.0米,顶部高程43.0米,底部高程11米,主要为支承启闭机,操纵闸门与拦污栅。为了本身的稳定和安全,防止洞面岩石的局部滑动,因而采用扶壁式挡土墙形式,由三片台墩及一片40厘米厚的斜墙构成,并在高程35米处建有清污台,以便清理拦污栅及修理闸门。清污台中墩宽1.5米,边墩在高程19米以下,其宽度由1米以反弧曲线变成2.5米;在19米以上为1米,边中墩以1:0.5坡度上升,并且全部用140号混凝土建成。清污台桥梁净跨度为3.5米,与中、边墩固端连接,以便使各台墩联成整体。
操纵室:操纵室内装置闸门和拦污栅启闭机,是输水隧洞的进口枢纽,底板和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操纵室长13.2米,宽12米,总面积158.4平方米,四壁用砖墙,屋顶用红瓦,四面落水。
闸门:闸门共两扇,为斜升定轮式钢闸门,高5.115米,宽 5.054米,重7.4吨外加重7吨。闸门启闭采用双吊点75吨固定式启闭机;闸门用30厘米直径钢丝缆滑轮组传动启闭,其轨道采用1:0.5的坡度,在喇叭口以下轨道支承在中、边墩上,喇叭口以上支承于特制轨道梁上。为了减少启闭闸门时的摩擦力,在每扇闸门支承处共设有6个滚轮。
拦污栅:为活动式闭水栅,高6.7米,宽3.90米,通过拦污栅的平均流速约1.25秒立米,水头损失约0.138米。其轨道顺台墩斜坡采用1;0.5,直接用八公斤钢轨安装在台墩上。拦污栅框架用型钢拼装,栅条为75毫米宽,12毫米厚,3434毫米长钢板制造,进水孔口以上拦污格栅用140号钢筋混凝土结构。 灌溉渠道工程在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五日动工,七月份基本完成开始受益。主要干渠从长潭至泽国,全长l 2 3公里,其中最大输水能力53立米/秒的灌溉总干渠长20公里,34.1立米/秒的长12.3公里,还有七条共长87.5公里的主要干渠(其中四条渠底宽10米,可通行50D吨轮船的交通干渠共61公里)。
自水库下电厂尾水渠起,穿过原有旧河道,沿河道右岸山麓,绕过枫家岭,越过小里桥小溪经马和岭至三官堂,将永宁江截弯取直,两端作堵坝两道,水流经坝河道(水位较地面高 0.8米左右),再沿左岸平原开渠经山头舟开凿石方。从长潭至山头舟这一段总干渠长14.7公里,土渠面宽20米,底宽4.5~5米,深2.5~3.5米,比降万分之一,石渠比降千分之一 (渠道在经过枫家岭、马和岭和山头舟时,坡降分别变陡至1:600, 1:1300, l:1300),流量40立米/秒。沿渠建筑物有108处,其中倒吸虹三座;前蒋倒虹吸、三官堂倒吸虹、彭安倒虹吸,共长士20米;控制闸二座6孔(不包括没有启用的三官堂隧洞控制闸):岩头控制闸、山头舟控制闸;泄洪闸五座9孔:岩头泄洪闸、北垟泄洪闸、林家桥泄洪闸、三官堂泄洪闸、山头舟泄洪闸:渡槽一座:小里桥渡槽;公路桥四座 (即黄长线跨越总干渠桥):长潭公路桥、小里桥公路桥、山头舟闸公路桥、茅畲公路桥;便桥二十三座(横跨总干渠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毛恩桥、前蒋桥、坦得桥、兰岩桥、岩头桥、小恩桥、兰田桥、岭根桥、特产桥、北垟公路桥、北垟便桥、北垟医院桥、小里桥便桥、百亩洋便桥、彩云桥、三官堂倒虹吸西桥、三官堂便桥、西岙桥、彭安桥、东岙新桥、东岙便桥、南山桥、新岙桥;滚水坝三处:蒋家岙滚水坝、东岙滚水坝、新岙里滚水坝;隧洞一条:三官堂隧洞,长l 90米,宽4米,高 5米,半圆拱型。此外,还有排水沟及涵洞小闸计62处。从这一段不足15公里渠道的修建设施亦可看出整个灌溉渠道工程之艰巨。
七条主要干渠遍布黄岩平原地带,在灌溉和交通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第一干渠自焦坑附近起经童家洋、半洋崔至东路止,共长 8公里,渠底宽13米,边坡1:2,水深3.6米,
第二干渠自十里铺起沿方山北麓经山下郎至栅桥止,全长 16公里,渠底宽13米,边坡1:2,水深3.4米;
第三干渠自桐屿始,南下经螺洋至鉴洋湖北上经后洋金至杜岙附近止,全长4公里,渠底宽12米,边坡土:土,水深3.2米;
第四干渠自路桥起至蔡家洋、东山头和葭芷镇以南至海门,共长12.5公里;
第五干渠自路桥起经前洪、三甲至金清农场止,全长12.5公里;
第六干渠自路桥起经蓬街、新市至金清闸止,全长18.5公里,渠底宽10米,边坡1:2,水深2米;
第七干渠自路桥起经泉井、新桥管至新河止,全长土14公里。
另外,为了不影响温岭至松门运粮河和金清港的交通,选定自盘马山起经二塘街至金清闸附近做渡槽过金清港与第六干渠相接,全长9公里。
江北渠道:一九六五年冬至一九六六年四月,长潭水库配套工程之一-江北渠道建成。江北渠道地处永宁江以北,故名,是贯通永宁江北的一条主要渠道。从黄岩潮济的岩头倒虹吸开始,经过潮济、溪头、头陀、屿下、新前、拱东、王林至临海县西岑的长甸,全长39.29公里。渠道进口设计流量5立米/秒。整个渠道附属建筑物有倒虹吸一座,内径1.8米,隧洞一条,内径2.6米;大小涵闸43座,其中泄洪闸21座,控制闸 22座。江北渠道受益区是一个狭长地带,南面临江, 北面靠山,一般宽度0.5~1公里,最狭处为山、江相遇。过去农田多系靠天田、冷水田、垟心田和蓑衣田,现基本解决了5万亩农田灌溉用水,改善了工业及人民的生活用水。 长潭水库保坝工程设计防洪标准是三日雨量1400毫米,洪水总量5.82亿立米,水位44,6米,下泄流量2845秒立米,设计要求加高大坝3米,由于国家经济调整,保坝工程尚未实施。水库原设计防洪面积28万亩,水库截流后,下游永宁江淤积加速,泄流能力由原来的200秒立米下降到目前的20秒立米,现在下游头陀区遇日雨量50毫米就有1~3万亩农田成涝,防洪面积未达设计要求。
由于长潭水库建成拦洪蓄水后,永宁江治理工程未跟上,出水下泄量大大减少,影响了永宁江的生态平衡。潮水挟带的泥沙大量沉积,河道严重缩狭,排水不畅,致使长潭水库下游,永宁江两岸农田内涝更加严重,同时影响西江排水,扩大与加重的受涝面积达8万余亩,而且情况在继续恶化。长潭建库以前,潮水河段长43公里,潮区界到山头舟以上16公里的上岸村,上渚潮流量2700秒立米,海门300吨船可直达黄岩,30吨小汽船能抵潮济。但从一九六二年以后,拦蓄将近50%的永宁江水量(长潭下泄水量,建库前5.4亿立米/年,而1962—1980年仅0.6亿立米/年)。上游最大洪水流量由2100立米/秒减为 74立米/秒,造床动力大减。
到一九七八年止,永宁江4 2公里河道,共淤积泥沙2700万立米,其中北垟至三江口38公里,河道淤积2231万立米,河床普遍抬高1.7米,江道断面平均缩小58%,河宽缩狭44.5%。由于河床抬高,内河航运在永宁江上中段观已无法通航,下段航运吨位也已显著降低。 遗留的移民问题是影响长潭水库效益充分发挥的—个重要原因。
建库以来,共搬出四批移民计5974户,尚有2158户没有按计划迁出。其中38米高程以下的607户,涉及七个乡25个村。多年来,不得不控制蓄水,比正常少蓄1.61亿立米。
长潭水库自一九六二年建成受益以来,从根本上改变了黄岩县、温岭县、椒江市和临海市西岑乡的水利条件,对发展温黄平原的国民经济,对台州的金三角地带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水库保坝工程未做,配套不全,山林征收、移民、水费、灌区管理等政策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还存在旱与涝、水与电、上游与下游之间的矛盾,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今后要确定长潭水库的最终规模,完成保坝工程,完成库内移民,进行灌区和泄洪工程配套,彻底整治永宁江,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利用水土资源,开展综合利用,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