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的著名历史人物及其事迹,还有荆州的风味小吃都有哪些?

最近在写一篇演讲稿,需要了解下荆州的著名历史人物及其事迹,能不能简单的告诉下我?事迹最好能简短阐述.风味小吃能列举出来就好了.

小弟我积分有限,才50分,如果能满足上面的要求的话我就选为最佳答案,将50分全部给他,先在这里谢谢各位了!!时间紧迫啊,知道的大虾请尽快答好吗?谢谢!!!

第1个回答  2007-11-18
更多可到其政府网站上找:http://www.jingzhou.gov.cn/index.jsp
三国文化
【三国之争】提起三国,使人想到荆州;说到荆州,又使人想起三国。在三国时代,荆州是三国争夺的焦点,荆州之争是决定国家分、合命运的关键。从三国形成之初到国家重新统一之时,围绕荆州归属展开的三国争夺一直没有停息,荆州之争的情势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三方力量的消长和三国历史的进程。一些脍灸人口的三国故事,诸如刘备借荆州、关羽守荆州、吕蒙袭荆州等等,都发生在荆州;三国时期涉及三分形势形成与发展、变化的一些重要事件,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以及关羽北攻襄樊失荆州等,也都以荆州为中心舞台。三国历史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以大量篇幅生动描绘了三国荆州之争,全书 120 回,计有三分之二的回目直接或间接写到荆州。三国与荆州如此紧紧相连。三国与荆州的特殊关系,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的,也跟荆州在当时所处的重要地位分不开。而魏、蜀、吴三方围绕荆州归属展开的激烈争夺,则是构成这种特殊关系的基本因素。汉代荆州,所辖地域包括今湖北、湖南两省全境,河南南阳盆地,广东、广西和贵州边缘地区,大致与上古荆州之域相当。下领七郡:南郡、江夏、南阳、武陵、长沙、零陵、桂阳。汉献帝时从南阳郡分设章陵郡,增至八郡,史称荆州有“百城八郡”。汉代荆州,地跨大江南北,幅员辽阔。它前有长江天然防线,后有荆襄门户与汉水之阻,西有夷道三峡之险,东与吴、越一江相连,地势险要,能攻可守,加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军需充裕,作战给养可靠,是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为三国政治家、军事家所格外看重。
【诸葛亮的荆州情】
· 成长之根
诸葛亮本是徐州琅邪郡阳都人。他年幼父母双亡,14岁时,其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任太守,不久被贬职,到荆州投靠刘表,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及两个姐姐,也一起到荆州。公元197年,诸葛玄去世,17岁的诸葛亮移居南阳郡邓县的隆中,从此过起边耕地、边读书的生涯,直到他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诚请出山。在这十年中,他通过广泛交友,既切磋了学问,又扩大了自己的影响,为司马徽、徐庶先后向刘备推荐自己打下了基础;通过婚姻关系,使自己在荆州士林中进一步扎下根。正是荆州这个地方文化源远流长、人才辈出的沃土,孕育了我国历史上这颗璀璨千秋的智慧之星,造就了三国时代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荆州,应该说是诸葛亮的第二故乡,是成长之根。他对荆州的看重与称赞,除了政治家的眼光外,很可能还有一种乡土之情。这是他与其他三国名人与荆州的不同之处。
· 闪光之地
诸葛亮躬耕垅亩,胸怀大志,自比管仲、乐毅,自信有安邦定国之才,期待着有朝一日施展抱负。公元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终见诸葛亮。一见面,诸葛亮就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策。他对形势的了如指掌,分析议论高屋建瓴,入木三分,运筹入神。诸葛亮一出山,就在三国荆州之争的较量中显示出他不凡的才能。公元208年秋,曹操大举进攻荆州,刘备南撤,辗转最后到了夏口,处于十分危急的关头。此时,诸葛亮向刘备请命派他去东吴,说服孙权与刘备一起抵抗曹操。当时若不是诸葛亮把孙权说服,就很可能不会有赤壁之战,没有赤壁之战也就没有三国鼎立的形成。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全力辅佐刘备在荆州建立自己的基地,先是协助刘备攻取荆州的江南四郡,继而与刘备谋划借荆州、对付周瑜的算计,这些都显示出他过人的睿智。可以说,刘备能在危急关头转危为安,能在荆州站稳脚跟,都离不开诸葛亮的功劳。
· 成败之由
在诸葛亮的全盘战略中,荆州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公元211年,刘备与庞统等西进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刘备集团对荆州这样重视,说明荆州对刘备集团来说是生死攸关之地,内中也隐藏着诸葛亮的一番苦心。公元214年,刘备攻取益州到了成败的关键时候,急令诸葛亮等入川,只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对诸葛亮来说,离开荆州实在是不得已的事。关羽守荆州,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导致刘备集团失去了荆州,使诸葛亮从荆、益两路出兵中原的战略半途夭折。虽诸葛亮殚精竭虑治国理政,五次伐魏,终未实现北进中原、兴复汉室。失去荆州,事业未果,诸葛亮的荆州情最终未了,这是他毕生最大的遗憾,但这并未掩盖他一生的夺目光彩。

关羽文化
刘、关、张之间作为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义,又主要体现在关羽身上,并成为关羽文化的核心内容。由三国文化所衍生的关羽文化现象,是三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熔铸的一大文化特色,也是荆州所蕴含的三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关羽镇守荆州达十年之久,是他一生事业的亮点,也是他为之丧身而悲切之所在。
【守荆州历史功绩,显关羽英雄本色】关羽镇守荆州期间,是当时曹、刘、孙三个政治集团纷争频繁、三分形势正式形成之际,斗争极为激烈、复杂。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只是奠定了三分形势,真正形成天下三分之势,则是在刘备借荆州之后。刘备借荆州,标志着三分形势基本形成;荆州之失,则标志着三分格局的定型。所以关羽守荆州这段时期是三国形成之初十分关键的时期。当时,曹、刘、孙三分荆州,相互接壤,摩擦不断,防守形势十分严峻。正是由于在当时斗争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关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守住了荆州,巩固了刘备集团这个至关重要的根据地,刘备集团才有可能西取益州、攻占汉中,成为三分形势形成之初势力迅速上升、一时十分强盛的一方。没有关羽守荆州,就不会有刘备集团向西发展的成功,不会有嗣后蜀汉政权的建立。关羽守荆州始终立足威武自强,采取与魏、吴强硬对抗的态势,充分显示出他作为三国名将的英雄本色,其功绩是应当肯定的。正因为历史上关羽本身是个英雄,在守荆州期间进一步得到显示,才为后人所敬仰。
【失荆州悲剧结局,成就了关羽身后声誉】 失荆州被擒斩首的悲剧结局,正是关羽身后被尊奉、神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失荆州,就不可能有身后无比荣耀的关羽;没有失荆州,也不可能有关羽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忠义”化身的关羽,不仅在封建社会很长时期与文圣孔子并起并坐,而且在当今仍有一定影响。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关羽文化被视作弘扬中华文化的象征,成为连结海内外炎黄后裔中华情结的桥梁和纽带。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关羽尊神迎合一些人求富盼安的心态,成为人们所祈求的财神爷和保护神。就关羽文化所蕴含的忠义内涵而言,除去其封建性的消极因素,今天也仍有现实的社会价值。荆州作为关羽文化孕育之地,是关羽文化真正的故乡,其他地方是不能取代的,也是无法取代的。
【争荆州艺术演绎,丰富了关羽忠义精神】三国时代魏、蜀、吴荆州之争,本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对此进行艺术加工、创造,成为全书最精彩的篇章,其中不少篇幅着重塑造了关羽形象,使关羽的忠义武勇精神更为丰满、完善。关羽身后上升为关帝、武圣,有其深刻的社会原由和文化原由,同时,也跟关羽与荆州的特殊关系分不开。离开关羽与荆州的特殊关系来看待关羽文化现象,看待关羽的被推崇、尊奉,就失去了一个基本的前提。从关羽文化的形成来看,荆州是关羽信仰起始之地,最早的关庙也是始建于荆州。

荆州民俗文化
民俗,亦即民间风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地域文化传统。民俗作为一种传承的社会文化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荆楚大地上,早自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曾创造出了堪与古希腊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这里的时尚风俗、风土人情、祭祀崇信、人生礼仪、民宅营造,乃至于包括俚词歌谣、娱乐游艺、神话故事、音乐美术、饮食起居、器物形制等在内的各个领域,便已形成了一整套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民俗文化。
【荆州的年节习俗】年节习俗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形成并逐渐发展的,但由于居住的地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往往使得某一地区的人们所遵循的习俗不同。
· 春天的节俗
在荆州春天的节俗主要有:大年拜贺、闹元宵、龙抬头•社日、寒食•清明、立春•花朝•踏青等。荆州民间是最看重过年的,其习俗也多。民谚云:“过年为大”,“有三十过年,无三十也过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自除夕到年初一,各地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喜笑颜开,参加丰富多彩的大年拜贺活动,出现了以迎春纳福为主题的各种风俗习尚。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与之全国各地相比,荆州民间过年的习俗,既有“大同”,亦有“小异”,小异之处则存在不同形式的楚文化内涵。如“开门礼俗”的内容就有开门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贴春联、贴年画等。如“玩春景”的活动形式就包括玩龙灯、舞狮子、采莲船。荆州民间在元宵节张灯观灯,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了灯事活动,隋、唐、五代到汉代,出现了各种制作精巧、独具匠心的花灯,其中镂刻金箔的“鱼形灯”最引人注目。
· 夏天的节俗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三大传统节日之一,荆州民间多称之为“端阳”。端午节尽管名称颇多,含义各异,但楚人驾舟拯救、纪念屈原为端午节的主要内涵,是世人皆知的。由此可说,先秦时代的楚人及楚国的文化民俗氛围,对端午节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端午节乃是荆楚地区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以祭奉屈原而形成的仪俗,在荆州民间主要有划龙舟、吃粽子、悬挂蒲艾、喝雄黄酒、系香袋等。
· 秋季的节俗
七夕、七月半、八月中秋、九九重阳等传统节日在荆州民间也有着独特的习俗。八月中秋在荆州民间就曾经流行过一种较为奇特的习俗,即“到中秋,赛摸秋”。摸秋,就是中秋之夜偷摘他人田园的瓜果不视为偷,失瓜果的主人也不视为被盗。俗信这天月娘下凡,未生育的已婚妇女若摸秋不被人发现,可早得子。荆州就有这样的俗谚:“中秋中秋,送子摸秋”。摸秋的妇女一般是结伴而行,所摸来的瓜果放置在床内侧,并与之陪睡,第二天将瓜果煮熟食之,据说可以怀上儿子。建国后,摸秋之俗已消失。荆州民间特有的风俗还有重阳节吃九黄饼。相传东汉年间,重阳节达官贵人扶老携幼出游荆州龙山,正是天高气爽、风霜高洁之时,热饭热菜既不好带,又容易冷,为方便游人登山食用,荆州民间糕点师傅便制作了九黄饼。其名谓九黄饼,乃取九月重阳,登高赏金黄菊花之意也。此种饼子,面如黄菊颜色且酥脆,馅子系用冬瓜条、桂花、冰糖、白糖拌和而成,吃起来香甜可口,颇受游人称赞,成为一种应时节令食品。至今荆州民间仍偏爱重阳节吃九黄饼。
· 冬天的节俗
荆州民间在这一季节,大都有冬至、腊八、小年、除夕等传统节俗。拿冬至来说,和北方农村不同是,荆楚大地的人们,往往会在这天开始淘洗糯米,磨浆沥干,制成“沉(读去声)浆”,然后用糖、或肉制成馅,包成团,先是祭祖、祭灶,然后阂家团聚,共同分享,还可馈赠亲朋好友。又如农历腊月二十四,俗谓“小年”,又称为“小过年”、“小除夕”,是荆州民间很看重的一个年节。民谚云:“腊月二十四,家家小团圆”。是日,“吃坏吃好,一人不少;有吃无吃,团圆一席”,一家人必须在一起吃团圆饭。
【荆州的婚丧礼俗】
· 婚俗 荆州民间婚俗礼仪程序有:提亲、请八字、定婚、下彩礼、定日子、娶亲准备、娶亲。以娶亲准备为例,娶亲是婚礼大典,不是一天能完成的,还有些准备手续。按照荆州民间的婚嫁风俗,男家定下嫁娶的日子,一般要在三四个月前,甚至是头一年,以便女家在这个时期准备嫁奁。俗话说:“粗接媳妇细嫁女”,女儿出嫁,做父母的置办嫁妆,要想的周到、细微,尽力办得颇丰、体面;男家同女家一样,也要抓紧备办婚事,如盖房、置做新家具,包括床榻、衣柜、桌椅之类。临近娶亲之日,男家和女家还要送请柬,把儿女成婚的消息通告亲朋好友。旧时,请柬一般为双柬贴,即将一张红纸折两等分,对折后成长方形。上面行文一般使用文言语句,显得古朴典雅。请柬既表示对宾客的尊重,又表示邀请人对此事持慎重态度,故客人近在咫尺,也须送请柬。
· 丧俗 荆州为荆楚故地,古时“楚人信鬼巫,重淫祀”,其巫风巫俗也渗透到丧葬的礼仪中,后世沿袭并发展,逐步形成一种巫风宗教兼容并蓄的丧葬习俗,使之丧礼更显示出庄严性和神秘性。荆州民间办理葬前丧事,主要包括围坐送终、抹尸装束、告丧亲友、丧鼓伴灵、设坛做斋、入殓追悼等内容。而丧葬活动并非随着死者的安葬而结束,在安葬死者后,还要定期举行一些祭祀活动,荆州民间的祭祀活动重点是服丧、祭扫、家祭。
【荆州的饮食习俗】 荆州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荆州的饮食习俗兼容南北饮食共同的一些特点,而以南方饮食习俗为主流,反映出我国所特有的饮食文明。荆州处于江汉平原的滨江介湖之地,江河纵横,湖网成片,气候温和,物产富饶,食物品种丰富多彩,向称“鱼米之乡”,素有“饭稻羹鱼”的传统。大米和淡水鱼鲜是平原河湖地区人们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原料,其饮食结构“以稻米为主,水产禽为副,蔬菜为辅”。荆州主食以大米为主,小麦、杂粮(大麦、荞麦、高粱、玉米、黍子、豌豆、饭豆、绿豆、红豆、红苕等)为辅。副食包括菜肴、糕点等。其中,干咸菜为荆州地区民间所必备之菜肴。荆州自古饮酒成习,除了坊间酿酒外,民间家酿也十分普遍。米酒被视为“软饮料”,并未纳入“酒”的范畴。沙市酒文化为荆州之最,唐代即有名酒“烧春”。宋陆游有关吟沙市的诗中有“倚楼女儿笑迎客,清歌未尽千觞空”。沙市人有“借酒待客”之风,且豪饮者不多,虽一日之中饮酒有一餐、两餐、三餐不等的情况,但大醉者却不多。沙市的茶文化历史亦颇悠久,旧时即有饮茱萸茶之说。清至民国,沙市人以茶待客之风极盛。荆州民间的节令饮食也相当有讲究。春季吃春卷,元宵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七月半吃蒸菜,中秋节吃月饼等。
【荆州的居住习俗】自古以来,荆州民众视建房为人生最重要的活动。在农村,只要有人盖房,其亲友和乡邻均自带粮食无偿帮工,予以鼎力相助。到了房屋上梁或落成之日,村里人还要前去祝贺助兴,增添欢庆的气氛。旧时,民间建造房舍首先选择地基,除方便生活外,更多的看风水好坏,怕会带来家庭衰败,子嗣无继的后果。其次,荆州境内多江河湖泊,人们建房选址多考虑依山傍水之地。再次,荆州城乡民众选址建房均习尚坐北朝南。最后,看重地理环境,讲究美感。与此同时,荆州民间还有一些庭院种植方面的禁忌。如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前不栽桑,后不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这是因为桑谐“丧”,惟恐不吉。后不栽柳,说法不一。一说是柳谐“扭”,怕家运不顺;另一说发是柳不结籽,恐无子嗣后代。“鬼拍手”指杨树,风吹树声如“鬼拍手”,恐招来鬼魅。从各县、市志书记载的居住史来看,房舍建筑凝聚着人们世世代代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既能反映出特定社会历史时期、某种风格及建筑所显示的技术和艺术,又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体现出人们的崇信观念、心理结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等传统特点。
【荆州娱乐习俗】 荆州自古以来就是名闻遐迩的歌舞之乡。我国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的开篇之作便是古代荆楚民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民间情歌的代表,学子必读的经典。几千年来,在这块被世人誉为鱼米之乡的神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黎民百姓,在劳动和生活中创作了难计其数的大量民歌,为我们留下了一座藏珍储宝的民歌艺术宝库。荆州民歌的种类大致可分为:劳动歌谣、生活歌谣及婚丧仪式歌。在荆州民俗文化的总格局中,民间歌谣往往是直接反映下层民众直接心声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创造了艺术,艺术起源于劳动。艺术与劳动血肉相连的特征,在劳动歌谣里体现得最为明显。所以,荆州民间自古就有“无歌不插禾”、“无歌不响硪”、“响水就有歌”之说,意思是说插秧必唱“插秧歌”、修堤打夯必唱“打硪歌”、抗旱车水必唱“车水歌”。荆州的劳动歌,如果按照劳动场合的不同来划分,大体可分为田歌和号子两大类。荆州民歌的曲体句式多种多样,一般为上下句或四句,也有一句式、三句式、五句式和多句式。“赶五句”是荆州民歌中很有特点的一种特殊句式,在江陵、松滋、公安、石首尤为流行。“赶五句”是四句式的变体,就是在四句式民歌的三句和四句之间,在加上一句或多句唱词。加进去的歌词俗称“赶句”,赶句必须每句押韵,韵脚与结尾句相同。赶句的作用在于加强感情色彩,突出主题思想,可以使歌曲显得更形象化,更加感人。“赶句”往往用快速度演唱,有的甚至干脆是一句接一句地念出来,结尾句则以甩腔演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重方言产生一种民歌。荆州民歌自然要用荆州的方言土语演唱才显得味道纯正。
【民间舞蹈】 荆州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一点可以从大量的古典文献资料和考古新发现的文物资料中,得到充分证实。荆州是举世闻名的楚文化的发祥地,作为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楚舞,不仅在先秦时期独树一帜,播扬风骚夸耀于东周列国,而且对后世舞蹈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楚人有信鬼好祀的习俗,“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由于楚人崇巫,导致楚地巫风盛行。巫,在甲骨文里与“舞”相通。《说文解字》解释为:“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在巫术仪式中,歌舞是最主要的内容。楚舞的基本形态则可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发掘出土的大量楚国文物资料看出其神韵。楚国灭亡之后,楚舞仍然是西汉舞坛的主旋律,汉代大多数宫廷舞蹈均属于楚舞体系。时至今日,在两湖平原尤其是在荆州大地上广泛流传的荆州民间舞蹈,有些还可以明显看出楚国舞风的痕迹。如今荆州民间舞蹈可分为三类:自娱自乐,祈福迎祥。有《五虾闹鲶》、《打连湘》、《老背少》等。逃荒叫化,卖艺求生。如《三棒鼓》等。守灵伴亡,迎神祭庙。有《跳丧鼓》、《板凳香》等。

参考资料:http://www.jingzhou.gov.cn/into/detail.jsp?xlb=%C0%FA%CA%B7%CE%C4%BB%AF

第2个回答  2007-11-18
荆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长江中游和汉水下游的江汉平原腹地。荆州又称江陵,为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荆州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2条,长江流经本区453公里。
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集中地之一。相传禹划九州,始有荆州。在古代,荆、楚指同一地区,荆、楚的字义,本是同一种树木的名称。据史书记载,荆楚作为地,先是称荆,后才称楚。商代,荆州之地的楚,作为方国列入商朝的管辖范围之内。周朝封楚国先君熊绎于丹阳,国号为荆。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荆为楚。
据考古发现,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在荆州大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冶炼技术、锻铸铁技术、丝织刺绣技术和漆器工艺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老庄哲学、楚辞文学和音乐舞蹈,也都登上了古代世界文明的殿堂。楚故都纪南城及其周围,有楚城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石墓800多处,其中包括18个楚王的墓葬。三国时期,诸葛亮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
荆州自古地灵人杰,素有“唯楚有才”之誉。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曾在此任职20余年,唐代“茶圣”陆羽,明朝“宰相之杰”张居正,当代文学家曹禺、欧阳山等,都是荆州人。
荆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蜀、吴为夺取荆州,不仅留下了“刘备借荆州”、 “关公大意失荆州”等许多动人的故事,而且留下了大量的三国遗址。主要有江陵的关公点将台、马跑泉,洪湖的曹操湾、乌林寨,监利的子龙岗、华容道,石首的绣林镇、刘郎浦,公安的孙夫人城等。荆州城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历经2000多年,古貌尤存。特别是始建于五代十国的古城垣,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好,为我国南方所仅有,在全国也为数不多。城内有建于唐代的开元观、玄妙观,建于明代的太晖观,建于清代的文庙、关庙和铁女寺,有建于现代的三国公园、盆景园、碑苑等。钟祥境内的明显陵,即嘉靖皇帝父母的合葬墓,既是中南地区唯一的明代帝王墓,也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
荆州市是楚文化发祥地和中心区域,中外闻名的三国古战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中心,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荆州(江陵)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考古学界、史学界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一系列脸炙人口的故事,使荆州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荆州人文景观众多,历史遗迹遍布。现已探明的楚城遗址有5座,73处,大型古墓葬800余座,境内还有乌林古战场、华容古道、三气周瑜芦花荡、关羽点将台、章华寺、万寿宝塔等名胜古迹。全市现有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即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楚纪南故城、八岭山古基群、荆州古城墙、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阴湘城遗址和走马岭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位于松滋市西南约30公里的危水风景区是融山、水、洞、林、泉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286平方公里。景区内有著名的危水水库,由亚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坝围制而成,库形如珊瑚,库水湛蓝,水质优良。景区内树木参天,溶洞成群,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景区内还有战国古墓葬遗址、吴三桂屯兵遗址、湘鄂古驿道遗址、晋代古刹灵鹫寺等,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位于洪湖市西南部的洪湖,面积760平方公里,是湖北省面积最大、有机物含量最丰富的淡水湖,也是全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中外游客所向往。始建于元泰定年间(1324~1328)的章华寺,相传为楚灵王离宫——章华宫故址,现存庙宇系清代重修,其规模与汉阳的归元寺、当阳的玉泉寺并称湖北三大丛林。位于荆江大堤沙市段西的万寿宝塔,为明辽王朱宪火节所建,迄今已有450余年。宝塔高40余米,为八面七层建筑,外壁饰有汉白玉雕佛像100余座,内壁有花砖浮雕佛像千块,姿态各异。置身于塔旁的临江长廊,凭栏俯瞰,惊涛拍岸,大江东去,百舸争流,气象万千。位于荆州古城开元观的荆州博物馆有馆藏文物12万件。其中的玉石陶器、楚国漆器、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西汉古尸等,堪称稀世珍品,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和观赏价值。
http://www.sanyald.com/all/458.asp

荆州简介
荆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重要港口,江汉平原的中心城市,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荆州古城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是世界闻名的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建都长达411年,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荆州古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荆州城内及其城周附近,有着众多的古迹名胜。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国的故都,三国纷争的遗迹,历代名人的胜踪······似繁星点点,数不胜数。荆州古城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迹之一。据《后汉书·地理志》记载,荆州古城墙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经最新古城垣考古发掘实物科学验证:荆州古城墙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时期的砖城;两晋、三国时期的土城。叠压在现城墙10米以下的五代砖城的发现、使荆州城砖城的修造历史从始于明代的普遍认同,又上溯了400多年。这次考古发掘还证实:从三国时代起,荆州古城墙没有发生过大的变迁,移位距离仅在50米左右范围内;土城墙远远早于砖城墙。2000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荆州城小北门西侧,发现了一段长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间夯筑的石灰糯米浆城墙。此段城墙虽经500多年,至今仍坚如盘石,世所罕见。
荆州古城墙四周,原有城门6座,即东门、小东门(亦称公安门)、北门、小北门、西门、南门。每座城门均设“双保险”,前后两道门,二门之间建有瓮城,以便“瓮中捉鳖” ,致攻城之敌于死地。为缓解城内交通,建国以后,新开城门3座,即新东门、新南门、新北门。新开的城门均无瓮城。6座古城门上原都建有城楼,现只有东门和大北门两处有城楼。因此,游览领略古城墙风采,最好的去处就是东门和大北门。 东门又称“寅宾门”。城楼为“宾阳楼”,始建于明代,现城楼为1988年重建。东门是迎接来使和宾客的城门。因此,门楼壮观,瓮城也最大。大北门又称拱极门,是通向中原和京城的古驿道出口,人们在这里送亲友远行,习惯折柳相赠,祝福平安,故大北门又称柳门。大北门城楼名“朝宗楼”,城楼脊枋下方书有重建此楼的时间:大清道光十八年岁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时丁巳时重建。大北门城楼是古城墙上唯一尚存的城楼古建筑。此楼古朴壮观,电影《小花》、《路漫漫》、《战国钟声》等均在此拍摄过外景。宾阳楼和朝宗楼内均设有楼梯,游客可登临其上居高临下,饱览古城的万千神韵。
在21世纪的今天,历经沧桑的荆州古城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特大型环城公园的兴建,使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添了一道内涵丰富的新景观:城墙上行人,内环道上驱车,外环道跑马,护城河上荡舟。
http://www.xn--6oq838fdne6s2a.com/ginhoo_dwe/dwe/area/Area_Navigate.aspx?dc_id=3168

荆州旅游指南
>>明显陵
俗称皇陵。系明世宗朱厚熄之生父兴献王(后追溢恭睿献皇帝)朱佑元(1476-1519)陵墓。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占地约600亩,四周围以朱色高墙,周长3.6公里,其前建红门二座,为砖砌琉璃瓦顶无梁殿建筑。门外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石碑两块,系严嵩手笔。石板铺成长达1300米的神道,直达内城。神道两边依次排列有八方云龙华表和狮、獬豸、骆驼、象、麒麟、跪马、立马各一对,石人有文臣、武将各两对。整齐有序,形态生动。内城正门为校思门,其后为核恩殿,均于明末被毁,尚存琉璃琼花、双龙壁及宫殿石基、石雕栏杆和螭首散水等,都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最后为茔城(也叫宝城),围着两座高大土冢,为朱佑杭及其妻蒋氏的坟墓。在茔城正前方城台上有明楼,平面正方形,边长9.2米,上覆重檐歇山式黄色琉璃瓦顶。楼内竖墓碑一块,上书正楷大字“恭睿献皇帝之陵”。环茔城城头的排水孔道,用汉白玉雕成36个庞大的龙头装饰,极为壮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州,曾经是魏、蜀、吴三国纷争的战略要地。为了这块不凡的土地,展开了一场场气吞山河、震颤历史的大搏杀。他们不仅为世人演义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也为荆州这块古老的土地留下了众多饶有兴味的遗踪胜迹。

>>刘备与公安门
公安门位于古城墙东南角,又称小东门,是古城唯一的水门。如今水门码头虽早已失去它的功用,但码头之上的青石护岸栏杆,上下码头的石阶仍清晰可辨。公元210年,立营公安县的刘备,从接替周瑜执掌帅印的鲁肃手中侥幸借得荆州,并派关羽镇守,他自己仍扎营公安。以后刘备每由公安来荆州视察防务,都经水路,由小东门码头登岸入城。为纪念这段难忘的历史,后人遂用刘备驻守之地的公安代称小东门。

>>得胜街与洗马池
得胜街即荆州城大北门金水桥外的那条街道。传说关羽镇守荆州时,曾北攻樊城,在沔水与曹军遭遇。此战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大获全胜。关羽班师凯旋,经此街道进城,沿街百姓自发聚集两旁欢迎得胜将士,鞭炮声声,鼓乐阵阵,载歌载舞,庆贺胜利。此街也因之得名为得胜街,且一直沿用至今。关羽得胜回城受到如此盛大的欢迎,见其宝坐赤兔马征尘满身,怜惜之情顿生,忽见北门内东侧有清澈见底的池塘,于是策马而至,亲手为赤兔马洗涤,遂此塘谓之洗马池,千百年来,民间津津乐道,流传不衰。

>>点将台与拍马山
点将台位于荆州城西门外花园村。据传关羽北攻曹仁前筑此高台,阅兵点将,操练军士。如今远远望去,一片葱绿。点将台东北,另有一高不过十余米的小山丘,名拍马山,是关羽北攻前拍马演练的场所。古往今来,点将台一直是人们凭吊观瞻的三国胜迹。清代诗人汤右曾就来此睹物舒怀,写下了《江陵点将台》的动人诗章:“地形天险楚江宽,欲借荆州自古难。虚笑百步称淅簦�裢�雄�觳墓佟T铺ㄌ馗�拙�蹋�裉ㄐ碌巧辖�ā?ヂ斫《��斗瘢�逼秸��厥Ω伞!?986年12月,开国元勋徐向前元帅还亲笔题写了“点将台”匾额。

>>马跑泉与落帽冢
马跑泉位于八岭山南麓的马跑泉村,它是与关羽坐骑赤兔马紧密相关、充满神奇传说的又一处三国遗迹。清道光二十年在泉旁所立“汉关公马跑泉碑记”石碑,道尽缘由。碑文叙述:“刘备被曹操围困当阳时,关羽引师救之,取道过此,人马俱困,焦渴难当,寸步难移,赤兔马以蹄刨地,昂首嘶鸣。忠义感动山神,石开泉涌,人马得饮,精力复萌,速赴当阳救主。”马跑泉因此而得名。跑泉呈马蹄形,泉水清澈味道甘甜,久旱不竭,水中含有20多种矿物质,当地已开发生产冠名为马跑泉的矿泉水。紧邻马跑泉东侧的落帽台,传说是关羽赴当阳解刘备之危途经此地,风劲、人急、马蹄疾,战帽被大风吹落,遂将此台谓之落帽台。每缝重阳佳节,人们常来此登台凭吊,散心野趣。唐代诗仙李白登临此台,就曾诗兴骤发,留下了千古咏唱《九日龙山饮》:“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开,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落帽台旁有一座大型封土堆古墓葬,也因此台得名为落帽冢。

>>关公刮骨疗毒地

《三国志》生动地记载了关羽因中毒箭,华佗为其刮骨疗毒的故事。据荆州地方志的记载和民间传说,关羽镇守荆州时的虎帐,在今荆州市中心医院一带,其刮骨疗毒时的塑像,关羽那不畏刮骨巨痛的凛然神情,令人钦佩,过目难忘。

>>卸甲山与掷甲山
卸甲山在古城新南门左侧,与土城垣融为一体。传说关羽征战得胜归来时常在此卸甲小憩。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称谓此山为卸甲山。掷甲山在古城西北城墙处。关羽镇守荆州,屡屡征战获胜,思想上日渐麻痹轻敌,不听诸葛亮的告诫,不听谋士的忠告,结果中了吕蒙、陆逊的骄兵之计。关羽自以为是,把大批守军调往襄阳,结果后方空虚,吴军乘虚而入,关羽回救不及,败走麦城,身首异地,荆州失守。城内守军,被逼掷甲山一带,无奈只好缴械掷甲。

>>关庙与春秋阁
荆州关庙与春秋阁,都是因关羽镇守荆州后的纪念性建筑。关庙位于古城南门内,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原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与山西解州关祠、湖北当阳关陵并列为全国三大关公纪念圣地。荆州关庙后毁于侵华日军的战火。1985年国家旅游局等部门拨款在原址重建,重建的仪门悬挂有清乾隆御锡的“泽安南纪”匾额。仪门后院内,两侧立有石碑,正面为重建关庙碑文,背面为隐喻关羽气节的竹叶诗,正殿基本维持原关庙风貌,门首上方为清同治皇帝御赐匾额“威震华夏”。殿中塑有关羽夜读春秋和关平、周昌侍立两旁的塑像,上方悬挂清雍正御赐的“乾坤正气”匾额。
春秋阁原位于荆州城东郊金龙寺,建于清嘉庆年间。阁内供奉关羽拜读《春秋》塑像,故名春秋阁。阁宇建在高大厚实的台阶之上,面阔三间,分上下两层,上为阁、下为室。正面置有横向石梯两道,由此入阁。整座阁宇建筑精巧,三面环水,绿树掩映,似瑶台琼阁。该阁现为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张飞一担土
张飞一担土位于古城公安门对岸的马河边。张飞一担土源于一段神奇的民间传说。相传关羽镇守荆州时与九仙女打赌比赛筑城,关羽在东,仙女在西,以半夜雄鸡打鸣为限,谁先筑成,谁就拥有对荆州的管辖权。仙女有仙法,满口答应,筑城比赛开始,仙女们漫不经心,关羽则发动全体守城将士,巧用芦席代土筑城,很快完毕,并使人到鸡笼边学公鸡叫,引发全城鸡鸣四起,仙女在朦胧夜色中见东城已筑好,知大势已去,便溜之大吉。此时从公安闻讯前来助阵的张飞,双手拎着两筐土行至马河边,得知关羽已胜券在握,喜不自胜,于是双手一松,两筐土倾倒在地,“张飞一担土”因此而成形。虽为一小平顶土丘,但因传说美丽且与张飞有关,此景向为世人关注。南朝宋代盛宏之《荆州记》对此有绘色的描述“一峰回然,西映落月,远而望之,如画扇然”。故张飞一担土又名画扇峰。其上曾建有六角小亭,当时被誉为荆州城八景之一。

荆州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有保存较完好的荆州古城墙,城内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0.5公里,高8.83米,共六座城门,每座城门上均建有城楼。

>>城 墙
相传早在秦始皇时,荆州之地就出现了最初的城廓,汉代筑起了正规的城墙,后经蜀将关羽、东吴守将朱然和东晋荆州刺史桓温及梁元帝等几次修葺扩建,使荆州古城坚实壮阔,但所有这些城墙都是土城建筑。
历史上大规模营建荆州砖城墙的记载,始见于《五代史》,五代十国时期的荆南节度史高季兴,于公元912年,出动军队驱使十几万人筑砖城墙;到宋代,南宋荆州安抚史赵雄,因“靖康”之役,城墙大毁,于公元1187年,重修起周长10.5公里的砖城墙,还在城墙上建造战楼一千余间。元朝时,元兵攻占荆州城,忽必烈下令将城墙全部拆毁。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公元1374年再次依旧基修复。明末张献忠攻进荆州城后,城墙又被义军拆除。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第三次依原基重修,这就是保留至今的荆州古城墙。
城池构筑十分坚牢,为防止城墙因水浸腐蚀而下陷,城墙基脚全部用条石垒砌,用砖砌的城墙均用石灰糯米浆灌缝;城墙底下的两个排水洞也全用条石砌成,洞内可容两人并排行进;城外有护城河紧紧环抱。荆州城实属易守难攻,故有“铁打荆州”之说法。

>>城 门
古城墙的六个城门都有与当地的地理、历史和习俗联系的名称。东门名迎宾门,南为南纪门,西门称安澜门,大北门名拱极门,小北门名远安门,小东门名公安门(水门)。除小东门外,其它城门外均有曲城,为二重门,二门之间称瓮城。城门洞和城门框均用条石、城砖砌成园顶。二重城门各设一合质对开门,木门内还有一道10厘米厚的闸板,以防水患。

>>城门楼
六座城门上原来都建有城门楼,东门城楼名宾阳楼,小东门城楼名望江楼,西门城楼名九阳楼,南门城楼名曲江楼,小北门城楼名朝宗楼。最出名的是曲江楼和景龙楼。在古代,南门临长江,唐代宰相张九龄贬任荆州长史时,常登南门城楼,观赏长江风光。南宋张轼任江陵知府时,也常登此楼怀古,他敬慕张九龄,因张九龄是曲江人(今广东曲江县人),又著有《曲江集》,故将南门城楼命名为曲江楼。景龙楼建在柳门(大北门)之上,古代柳门外有通向京都的大道,是荆州城交通要道,登此楼游览者甚多,故名气较大。

>>三国公园
位于古城大北门与西门之间城 垣边内侧的广阔地带,占地26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17万平方米。 历史上,荆州为魏、蜀、吴三国纷争的重镇,三国公园因此而得名。
三国公园大片水域为古城北湖。公园以北湖的天然风光为依托,分东苑、西苑、珠岛、中岛四片,自然天成,湖中波光粼粼,荷莲飘香;岸边鸟鸣声声,绿柳成行。三国公园是一座寓史于景,情景交融,风光秀美的大型民众游乐园。园内三国景观遍布,进入园内,正面相迎的是一座展现“三国风云”的大型照壁。照壁南侧的“桃园”内刘备、关羽、张飞塑像屹立,寓含桃园三结义的美谈;北侧的“群贤斋”内,煮酒亭旁,梅园梅香,暗合“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历史故事。
园中建有397米的城垣式长廊。长廊北面建有铜雀台,台上铜雀亭内曹操塑像凛然屹立。长廊南面是羽扇亭、孔明桥,桥头羽扇纶中的孔明神情悠然自得;与孔明桥相对的湖南岸的怀古亭前是东吴魁首孙权的塑像。此外中岛西面的西湖东岸建有一“借箭亭”,亭中备有古代弓箭,游人可在水中的“连环船”上向泊在湖中的“草船”放箭,以此再现当年“草船借箭”的故事。三国公园建有众多的游乐设备,尤其是放舟湖中,荡桨畅游,遥想当年三国周郎赤壁,定会别有一番游兴在心头。

荆州饮食

荆州城有四大名肴:
其一是“龙凤配”。它以黄鳝、仔鸡为原料,经过煮、卤、炸、溜等多种烹饪方法烹制而成,是荆州地区的传统名菜。传说三国时期,刘备招亲以假成真,他偕夫人自东吴返回荆州,诸葛亮为他们摆席接风,席上摆出的第一道菜就是荆州厨师特制的“龙凤配”。只见一条大黄鳝被做成龙形,蜿蜒于盘中,鳞甲片片,脚踏祥云,昂首张口,翘角垂须呈飞腾之状;鸡形如凤立于龙旁,引颈展翅,羽毛绚丽,头冠殷红似翩翩起舞。刘备一见,心中大喜,赞不绝口,从此“龙凤配”一菜也就声名远扬。

其二是“鱼糕丸子”。鱼糕丸子是荆州一带特有的风味,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称道。传说鱼糕的制作起源于楚国,在楚都纪南城有一酒店,专做各种鱼菜佐酒。夏日的一天,店主买鱼多了一些,偏偏这天生意清淡,到晚上还剩不少鱼。眼看鱼已离刺将要腐烂,店主急中生智,索性把鱼刺全部剔除将鱼肉剁碎成茸,掺进几个鸡蛋,加上一些豆粉,又倒点白酒除腥,然后做成糕放在蒸笼里蒸熟。第二天把鱼糕切成块装碗蒸热,浇上调料摆案出售,结果大受欢迎。后来鱼糕越做越精美,人们用鱼和肥膘肉做糕,再用猪肉、山药等制成肉丸。肉丸垫底,鱼糕放在上面,最后以肚片、腰片烹炒盖帽,多菜共碗,俗称“杂烩丸子”。

其三是“皮条鳝鱼”。荆州城有座“聚珍园”餐馆,聚珍园的“皮条鳝鱼”是一道传统名菜,鳝鱼是食疗佳品,《名医别录》将鳝鱼列为上品,说它有补五脏、疗虚损的功效。

其四是“冬瓜鳖裙羹”。它是用肥大的雄鳖裙边和嫩冬瓜,加鸡汤、调料焖煮,清炖而成。据《江陵县志》记载,北宋时,宋仁宗召见荆州人张景,问他江陵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张景回答说:“新粟米炊鱼子饭,嫩冬瓜煮鳖裙羹”。可见,“冬瓜鳖裙羹”在宋代就闻名于世了。

荆州其他的特色菜

>>皮条鳝鱼
做法讲究,尤重火功技法。活鳝鱼宰杀、洗净后,切成条状、擦精糊上浆,用三道不同温度的油氽炸至皮酥,再挂上糖醋黄汁,这样做出的皮条鳝鱼,形似皱皮蛇条,色泽金黄透明,外酥脆,内油嫩,味道香甜醇厚。

>>沔阳三蒸
即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三蒸具有用芡薄、味精纯、善于保持原味的特色。其中尤以蒸珍珠丸子见长。
制法:以肥瘦配搭相当的猪肉和鱼肉作主料,剁成茸,拌上鸡蛋液、配齐胡椒粉、姜末等多种佐料,与湿浓粉调匀,挤成直径五分大小的肉丸,放入筛内滚粘糯米后,装进笼屉,用旺火猛蒸。熟后糯米色泽晶莹,洁白透明,犹如粒粒珍珠,肉丸软糯,油润松泡,肉质柔嫩,肥而不腻味道鲜美。

>>清蒸武昌鱼
武昌鱼是鳊鱼的一种。其鱼肉质细嫩、脂肪丰富,可用多种方法烹制菜肴,其中清蒸为最佳。清蒸武昌鱼一般选用两斤左右一条的武昌鱼,辅以火腿、冬菇、冬笋和鸡汤等清蒸以后,再在鱼上缀以红、黄、绿各色菜丝,看上去五彩缤纷,举筷一尝,肥美细嫩,汤质鲜香,回味长久。

>>网油砂
为一道高贵名菜,据说其始于北宋时的汴京,是当时皇亲国戚盛宴上的佳品。网油砂的用料和做法非常考究,它的里馅选用上好的红豇豆,经大米煮、小火煨,剥壳去水用其泥。做一次用一年,不变色,不走味,一年四季清香四溢。它的肤面是洁白、无破绽的猪网油皮,将里馅卷成条状,再涂以鲜鸡蛋清加黄粉,经麻油温炸,刀切成形,白糖撒面,再辅以青红丝点缀,摆在盘里,像是一朵朵盛开的雪莲,又似雪地上的点点梅花。网油砂外层香脆,中层柔软,吃到嘴里馅味醇甜。

>>石首鸡茸鱼肚
做石首鸡茸鱼肚这道菜最难得的是它的主要原料——石首笔架鱼肚,“此物唯独石首有,走遍天下无二家”。长江流域鸡茸鱼在石首市长得特别肥美,有一米多长,重达七、八斤至二十多斤,质细嫩,味道鲜美,鱼鳔肥大厚实,独特别致,外形很象石首长江边的笔架山,鳔内有红色的笔架山图案,笔架鱼肚因而得名。石首鸡茸鱼肚和母鸡脯肉为主料烹制鸡茸鱼而成,味美可口,营养丰富。

>>黄陂三合
以鱼丸、肉丸、肉糕三菜合一而得名。鱼丸子选用鱼肉剁茸,以蛋清、葱白、姜汁、猪油作调料,氽制而成。肉丸系选用猪腿肉,配以鱼茸和调味料,酥炸而成。肉糕原料同肉丸,多蒸制而成。两种或三种合烧,一菜多样,鱼有肉味,肉渗鱼香,别具风味。

>>无铅松花皮蛋
江陵有一百多年生产皮蛋的历史,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草市邱虎成蛋庄的松花此蛋已闻名省内外。
无铅松花皮蛋色、香、味俱佳,并优胜于传统方法加工的有铅皮蛋。1984年初,第一批销往香港的无铅松花皮蛋。经香港蛋品企业有限公司送香港卫生当局进行检验,含铅量仅为百分之零点零一,大大低于国际规定(百分之六)标准,并认为"品质甚好,嚼后美味清香,喉咙甘凉,为上乘佳品"。

>>甜酸独蒜
其原料是一种不分瓣的野生大蒜,后来菜农引种,成为荆州地区特产。用它腌制的甜酸独蒜,颗粒溜圆,乳白晶亮,酸甜香脆,是开胃健胃、增加食欲的佳肴。还有预防肠道感染及皮肤病的作用。

荆州小吃与水果

>>江陵散烩八宝
亦称八宝饭,是清朝末年宫庭厨师肖代制作的专供慈禧太后食用。后来,因肖代流落在江陵的聚珍园餐馆制作八宝饭而闻名。
江陵散烩八宝是用糯米、红枣、莲子仁、桂元肉、密樱桃、瓜子仁、糖桂花、密冬瓜等蒸熟制成坯,再加白糖、猪油散烩而成。它色泽光亮,香甜滋润,油而不腻,甜而不厌,有“浅盏小酌细品尝,离席数时回味长”的成语。

>>枇 杷
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乔木,头年秋天开花结果,次年五月果实成熟,果实呈球形、金黄色,味甜而略带酸味,每果有一至三个核,叶和果都可入制中药,是江陵的特产之一。1986年定为江陵的城树,许多民居的前后院落,都栽种枇杷,故有“枇杷之乡”的美称。
参考资料:http://www.jingzhouhotels.com/food.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