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数学应该注意什么的经验文章

如题所述

一、弄清幼2113小衔接的习惯养成。

家长既要更新对孩5261子的成长4102要求,又要督促与指导孩子逐步养成1653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

(一)与孩子一起“步入”小学。

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园从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八个方面的具体教育内容与要求,主要以语言行为、益智活动、游戏活动、操练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只是“告知” 与“提醒”的作用。当孩子升上小学后,就要对孩子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作些“硬性”规定,违反规定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指责,严重的话还会受到参与打扫卫生或德育操行扣分的惩罚,在心理方面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家长需与孩子一起“步入”小学,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对孩子的习惯养成的标准。


(二)与孩子一起提高标准。

孩子在读幼儿园时对于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不作“硬性”要求,当孩子“步入”小学,就要根据小学的课程标准,规范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标准,从而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因而,家长在开学前也应与孩子展开一次幼小衔接的沟通会话,与孩子一起提高标准。

1、要使孩子做到姿势标准。

(1)坐姿标准。孩子应坐在桌子偏右一些,腰背要挺拔,胸离桌一拳,眼睛离书本或作业本一尺。正确的坐姿可以延长孩子的坐端正的持久时间,也就增强孩子的学习精力。

(2)执笔标准。孩子的握笔姿势也要标准,握笔的拇指和食指应离笔尖一寸距离,其余三指并拢垫笔即可,作业本应放在前面偏左一点,这样有利于看到书写的笔顺和结构情况。

2、要使孩子做到书写标准。

孩子写字的时候要按照课本或老师所教的笔顺标准来写字,一般是先撇后捺、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半包围)、先外后里在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规则,具体以教材(近期各版本的笔顺有所变动)为准。并且要边写边念读,这样家长就可以在一旁做点家务也能听清楚,当然最好是在一旁看着孩子写规范字了。

(三)与孩子一起学有激情。

家长与孩子一起做到学有激情,也就是能较长时间专于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从而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1、先温习。孩子在做家庭作业前,家长要让孩子先把老师当天所教的重点或例题回忆一遍,也可以去翻阅课本例题解题方法,引导孩子如何获得想要的资料,做到明确重点,掌握方法,不要代替孩子而完成任务。

2、再运用。家长让孩子把老师布置的作业按照刚才梳理的方法抓紧落实,去做作业、做练习、做测试,从而再次巩固应用。

3、接纠错。当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家长发现孩子完成的作业有错时,可以让孩子做完此题后,再引导孩子去检查或检验,实在发现不了就指出其方法上的漏洞,启发孩子发现问题,并及时纠错。

4、后查验。当孩子完成作业后,一定要让孩子再次查阅或变练检验,无误后才能去完成下一题或另一科。

(四)与孩子一起学要得法。

家长与孩子一起做到学要得法,就要教给孩子获取知识的方法。

(1)学习使用工具书。当遇到学习问题,可以通过自己去查阅学习工具书来解决的,家长尽量指导孩子去查找和搜索答案。比如:查字典、新华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学习工具书。

(2)培养阅读方法。家长告诉孩子对应的阅读方法即可,一些题目还要由家长读给孩子听才行,孩子的识字毕竟还少。阅读的方法教给常用的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等就行。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需要选择读法,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边读边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感悟和方法要领,并能向家长分享和完整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孩子通过周而复始的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并逐渐提高完成作业的正确率,缩小时间差,就能让孩子有学习激情,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上小学之前需要准备工作。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准备自带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具以及防控工具。

(一)购买学习用具。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去购买可心的书包,以备装下课本、教辅、作业本等发放的学习用书资料;还要购买文具盒,装上数支铅笔(一般买一打)、橡皮擦一只、直尺一把(另一边有波浪线的最好)、改错笔或贴、卷笔器或卷笔刀。其中家长要为孩子削好或卷好最少两支的铅笔,以备对换使用。

(二)购买生活用具。家长还要买好水壶以防口渴,购好雨伞或雨衣以备下雨天防淋雨。

(三)购买防控工具。家长还要让孩子带上两个一次性口罩,其中一个进校园时就带上,另一个备用;有条件的还可以带上免洗消毒液,可供孩子洗手消毒。

这些日常生活的用具,家长可以让孩子再逐一准备与装袋,一些生活起居常识就要从中贯穿,让孩子能自行整理与准备学习与生活的必需品。

三、上小学之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确保营养补给。孩子升上小学,从消耗能量上来说,就要比幼儿园大得多,家长应注意加强营养的均衡补给。特别是孩子从午饭到放学回家,体能消耗已经差不多了,一般家庭做作业前,最好能吃点面包或糕点,喝热牛奶,但不宜过饱,20分钟后就可以“开工”了。

(二)调整作息时间。孩子上小学后不再是幼儿园时的时间散漫的节奏,而应严格按照学校提供的上下学时间去调整好在家的作息时间,确保每天至少9小时的睡眠时间。特别是上学到校时间的准时,如果迟到,教师会进行询问与批评的。

(三)做好接送工作。孩子毕竟还小,家长应每天再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后5分钟左右送到校即可,避免拥挤;接回的就应在学校规定的放学时间提前5分钟到校门口,最好与孩子约定相对固定的地方站立等待,以便孩子寻找,无需都挤在校门口等待。

(四)做好心理抚慰。孩子毕竟从幼儿园升上小学,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强或自卑心强的话,很容易受到老师或同学的“打击”,或因为学习问题而心理受挫。因此,家长每天应察言观色与细心关爱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时梳理期间所遇到的“障碍”,让孩子能高高兴兴上学,开开心心回家。

总之,开学在即,家长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由幼儿园升上小学,也是由衷地感到欢喜,同时又会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压力与责任,老师和孩子们都面临新学期的教与学的新任务,希望同学们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家长的关爱与辅导下,按时完成课外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在新学期取得优异的成绩向老师和家长汇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4

3-6岁是孩子黄金学习敏感期,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加无缝地适应小学,给家长们梳理幼小衔接阶段进行数学思维启蒙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结合孩子自身发展阶段,幼小衔接数学启蒙更有效

在幼小衔接阶段,进行学前数学启蒙,家长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的数学能力目标进行针对性数学启蒙训练,清楚知道每个阶段孩子应该重点培养什么数学能力,家长做到心中有数,有了目标方向就不再焦虑了。

3-4岁儿童在数感方面能力目标是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例如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

4~5岁儿童数感方面能力目标是区分物体的粗细、长短、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例如,在形状和空间方面,4~5岁孩子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5~6岁儿童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能用简单的图表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建议二: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数学启蒙更有趣

数学本来就来源于生活中,家长在生活中让孩子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比如,我们利用生活中具体存在的东西(如水果、鸡蛋、火柴棍,矿泉水等),来帮助孩子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比如,在进行图形学习启蒙过程中,拿出三角形、圆形积木让孩子摸一摸,让孩子认识基础图形后,再到生活中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行李箱是长方形、水杯盖是圆形。

再比如,在练习:2+3=?的加法时,会用水果直观来展示数量,2个苹果与3个桃子放在一起,一共是多少个水果?将抽象的数字转换成孩子熟悉的实物,化抽象为具象,让孩子感受数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才是数学思维建立的根本。

建议三:选择一款适合数学启蒙APP,幼小衔接更高效

一款合格的数学启蒙训练App,必须要满足以下4点:(1)编排科学,保证练习内容精准;(2)题型丰富,长期练习题量充足;(3)反馈机制,方便查缺补漏;(4) 增加趣味,孩子更容易坚持。基于以上四个特点,数感星球在CPA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了美国流行的游戏化学习,构建了一个让孩子自由探索的在线数学活动空间。在针对学前儿童数学启蒙,结合学前儿童发展认知能力设计了《同步练习》和《数感学园》两个学习模块,内容涵盖了学前儿童数学启蒙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