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正式解体于1991年12月。

1991年12月23日,叶利钦来到克里姆林宫,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了8小时的会谈,要他交出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发射2.7万个核弹头的"核按钮"、克里姆林宫总统府等。戈尔巴乔夫还把一批珍贵的档案材料交给了叶利钦。

叶利钦保证戈尔巴乔夫辞职后享有包括国家别墅、汽车、警卫人员在内的优厚待遇。1991年12月24日,戈尔巴乔夫同他的工作人员,包括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等人举行了告别会,大家依依惜别。

拓展资料:

苏联解体的原因

(一)高度集权的弊端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高度的集权,这个特征表现为高度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苏联成立之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小农经济明显占主体地位,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采取的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管理权经营权统一,指令性计划经济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矛盾的爆发。人民要求发展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减少官僚阶层腐败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人民群众看到苏联生活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东欧一些国家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与其声称的超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二)党组织建设的薄弱

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队伍质量下降,不能发挥先锋作用,使党失去了保卫自己、推进事业的组织力量。苏共各级党组织失去了政治警觉性,往往埋头于经济问题,相当一部分干部和党员失去了先进性,党的建设没有搞好。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出台了不允许在企业、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建立党组织的法律,结果造成党的基层组织大大萎缩,党失去了在群众中开展活动的基础。

(三)路线及政策的失误

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发展方向,推行的路线和政策造成了苏联社会的动荡与混乱。戈尔巴乔夫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过分匆忙推进民主改革。戈尔巴乔夫其性格同赫鲁晓夫相似,极端急躁、非常简单化从权威制度向民主制度过渡、从极端集中化向分散的市场经济过渡,导致国家控制力的丧失。

参考资料:

苏联解体(二十世纪历史事件)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3
具体时间是:1991年12月25日。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

同日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和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降下,以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取代,象征着苏联正式解体并不复存在。

PS:苏联的解体客观的说是有一个过程的。自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的国内形势就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进入到1991年,苏联解体的进程突然加快,1991年3月27日,戈尔巴乔夫在全苏进行了是否继续保留联盟的全民公投,78%的苏联公民赞同保留联盟,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抵制了公投。然而,戈尔巴乔夫并没有利用公投所带来的正治优势抵制联盟解体,反而站在了叶利钦一方,导致苏联局势的急转直下。

进入到同年的12月,围绕着苏联前途和命运的斗争进一步加剧。西方看到戈尔巴乔夫大势已去,开始实行支持苏联各加盟成员国独立的“一边倒”政策。直至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以履行苏联终止存在的法律手续。苏联正式解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23
苏联解体(俄语: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作为标志,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为立国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苏联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英USSR,俄СССР),由15个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组成。苏联解体后分裂出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
第3个回答  2012-03-26
1991年12月25日(20世纪90年代初
第4个回答  2022-11-01
苏联解体的时间是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