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成都石室中学一诊二次地理试题分析

一艘沿30°N航行的科考船上,某船员记录太阳上中天(地方时12点)的时间,某两日的数据如下,据此回答11~12题。

日期

太阳上中天时间(北京时间)

10月1日16:00

10月2日15:30

11.该船航行的海域及方向为
A.印度洋 向东 B.印度洋 向西 C.太平洋 向东 D.太平洋 向西
12.在此期间,该船航行的距离约为
A.416千米 B.720千米 C.832千米 D.1440千米

11.本题有问题 从题干看“一艘沿30°N航行的科考船上”,30°N没有穿越印度洋,不可能位于印度洋,排除印度洋,答案只能在C、D中选择。但从时间上看,第一天当科考船上看到日上中天即当地下午(12时),北京时间为16时,说明该位置比北京晚4小时,经度应偏西60°,即应位于60°E,第二天的日上中天时,北京时间为15:30,即说明第二天所处的位置在72.5°E,所以可以知道航行的方向是向东,从经度可知不可能位于太平洋。
12. B 两天日上中天时,时间相差30分钟,根据地球自转每小时15°度算,应该是向西跨7.5°,在30°N上间隔7.5°经度,距离为7.5×111×cos30°≈720k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5
找出已知条件逐条解读分析:
1、太阳上中天时间(北京时间)提前,应该去【向东】去的;
2、30°N纬线并不通过印度洋的辽阔水域,而是横贯北太平洋水域,应该是在【太平洋】上;
3、已知条件中没有提供时速,只能假设:远洋科考船的航行速度不可能太快,也不可能太慢,假定时速50-60千米可能比较合理,24小时可能的航程(1440千米)就不难找到啦!
参考答案:C,D。追问

1、我查了答案,公布的答案12题选B
2、10月1日16:00;10月2日15:30这个条件没用上啊。

追答

12题的答案坑爹啦;24小时的行程和【向东】的结论都用到了时刻条件哦。

追问

我有点转不过来,最初做这道题就直接用的已知时间求未知时间的方法算出两个经度然后就选了A,当时没注意北纬30°这个。
你说的方法,我去想怎么是向东的?另外我的计算方法又是错到哪儿了?
12题又是怎么算的?

追答

题意:科考船一天(24小时)有可能行进多少千米?这里只有一个隐含的时间能够确定,行进速度没有告诉我们,只能根据船舶的行进速度比汽车火车飞机的速度都要慢的常识和题目的陈述去推定:应该不会比小汽车较快一点的80千米时速更快,那么,60千米时速如何?计算一下,60千米时速X24小时,正好是1440千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