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等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这个式子应该对,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那岂不是费用=收入了,这不对呀

式子是正确的。但不能数学数据相等的思维理解这个式子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推理过程如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收入-费用)

这个式子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 会计是有会计的游戏规则的。会计有如下前提需要考虑。

会计恒等式改革了会计原恒公式,即“资金占用总额=资金来源总额”,取而代之以能够体现企业作为法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拓展资料:

会计恒等式

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该等式是会计记账、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

会计等式(3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与赔都是股东的。

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而,新资产=负债+新所有者权益=负债+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0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是动态过程中的平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静态平衡。举个最容易明白的例子,今天早晨八点时,你有现金、存款、股票、房子等资产共100万,这100万其中买房子还欠银行20万(负债),剩下的80万都是自己的(所有者权益),这时候就是“资产100万=负债20万+所有者权益80万”,这是八点钟这个时点上的平衡,一旦过了这个时点,这个平衡可能就会发生变化。假设经过了一天的辛勤劳动,你赚了一笔稿费1万(现金付给你),同时你花了现金2000元去请客费用,这是一个过程,过程中,你的资产变成了100.8万(100万+1万稿费现金-2000元请客钱),费用就有2000元(请客的),负债还是20万,所有者权益还是80万,收入有了1万,这个过程中“资产100.8万+费用0.2万=负债20万+所有者权益80万+收入1万”。这个过程一旦结束,企业就要结账,把收入、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中(企业收入转进来1万,费用转进来0.2万,收入导致本年利润增加,费用导致本年利润减少,所以企业的本年利润有了0.8万),这0.8万再结转到“利润分配”中。利润分配是企业所有者权益,而且收入费用结转了就没有了。假设是第二天八点(整整一天)结转的,结转后企业此时的资产就变成了100.8万,费用结转掉了变成0,负债还是20万,所有者权益变成了(80万+0.8万),收入结转掉了变成0,所以“资产100.8万=负债20万+所有者权益80.8万”。这时候新的一天又开始,这种循环一直重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06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两个等式中所有者权益概念是不一样的,你把前者移一下,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里有所有者权益是没有完全包利润的,也就是说 这里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是一个整体,因为收入-费用=利润,最终要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即第二个等式中的“所有者权益”
第3个回答  2012-03-06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恒等式,而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是视具体题型而定的,几乎用不到
第4个回答  2012-03-06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是静态的会计等式
而当一个企业有经济业务的发生时有: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就是说现在资产不等于负债+所有者权益了)
可以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