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还有小资是什么

【什么叫“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 socialis (同伴的、同伙的)一词引出,一说由 socius (喜欢社交的)一词引出,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 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最早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主教本笃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先使用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第三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 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起初,这个词含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意思,容许财产不平等存在。而当时的“共产主义”一词,则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资料(有时也包括生活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主张取消财产不平等。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理论,有时统称为“社会主义”,有时则加以区别。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无产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以后,资产阶级经常利用“社会主义”来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斯曾指出:“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恩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了科学的含义。不过在当时,马克思、恩格斯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来使用的。 从此以后,作为思潮的名称,“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但是,“社会主义”仍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和用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除了科学社会主义以外的19世纪中叶在欧洲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归纳为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 19世纪70年代,西学东渐,“社会主义”一词才开始在日本、中国书刊中出现。日本学者加藤弘之于1870年在《真政大意》中用日文片假名音译西方“社会主义”一词,西周于1871年在《百学连环》中意译为“会社之说”,福地源一郎于1878年6月《东京每日新闻》上第一次用汉字意译为“社会主义”。中国的《西洋杂志》于1878年音译为“索昔阿利司”,《万国公报》于1899年意译为“安民新学”、“养民学”,康有为、梁启超从1901年至1902年意译为“人群之说”、“人群主义”。梁启超从1902年9月25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18期开始,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从此,“社会主义”一词在中国书刊中逐步得到使用。 梁启超是最先把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人,李大钊是第一位在中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人。 资本主义的定义 资本主义并没有准确定义,不同的经济学家也对资本主义有不同的定义,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在这种制度里,商品和服务借助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投资的决定由私人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并互相竞争,依照各自的利益采取行动。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资本主义的定义是“提供人类需求的产业是由企业方式所达成的”这么一种社会制度。在1920年他又提出了一个更广泛的定义,这个定义包括了马克思所说的“上古”时期的商业和高利贷资本,以及借由机会所制造的利润(例如投机)—而不只是直接的商业行为。 一些人认为称呼现代主要的产业经济为“资本主义”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些经济体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举例而言,很多人认为美国的市场与真正的“自由”仍相差一段距离,也因此称之为混合经济较为正确。不过一些人仍然认为美国的经济是资本主义,而英国的经济才是“混合经济”,又或者香港的经济是资本主义而美国的经济是混合经济等等,这取决于他们对于那些地区的经济自由度的看法。 经济和商业历史学家Robert Hessen说:“彻底的自由经济(真正的自由放任)从来没有存在过,但政府权力对经济活动的控制自从18世纪以来便急遽升高,尤其是在经济大恐慌之后……今天的美国,昔日曾是资本主义的堡垒,但实际上是一个“混合经济”,政府在没有透明或一致的原则下对经济实行补助或限制。”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也采取类似的定义,他们认为大多数现在的经济体制都是偏差的资本主义—有时候被称为裙带资本主义(Crony capitalism)。同样的,一些人使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一词来区分“普通的资本主义”,认为两者存在差异。一些人则认为“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一词是不必要的,因为一般对于资本主义的定义便已经清楚表明必须有“自由市场”贸易的存在。 许多马克思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绿色组织、和反全球化者则主张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资本家阶级担任统治阶级的社会,这些统治阶级并不会扮演保护自由市场的角色,反而会优先保护那些资本的所有人和公司。诺姆·乔姆斯基主张:“资本主义根本没有存在过。如果有,也早已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消失了。”自由意志主义者和其他自由市场的支持者也可能会认同这种观点。不过,即使在18世纪的美国,生产和销售产品同样被政府部门所管制,而且政府也对农业进行补贴,经济的干预也持续在19世纪进行。 世界体系理论的支持者则认为全球已经结合为一个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即使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如古巴)也都与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合作。 主流的经济学家们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目前的经济体制已经脱离早期的“资本主义”形式,但一部分人也认为一些现代的经济仍可以被称为“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异同}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不同。从政治上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 “议会制”,表面上讲自由、民主、平等,实质上是由垄断资本用金钱操纵选举,进而控制政府及其决策,谋求对其有利的政策和制度。仅2000年,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各种竞选费用就高达30亿美元,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几乎都是“富豪内阁 ”。从思想上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以培养“四有 ”新人为目标。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其意识形态主张绝对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个人利益至上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盛行于电视、电影和文学书籍,吸毒、凶杀、同性恋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在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强国在政治上打着“人权”的幌子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经济上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利用“全球化”的过程扩大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在国际军事行动中,更是处处可见其“国家利益”等等,这些都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本质。 http://fd.chinamil.com.cn/gb/pladaily/2002/03/20/20020320001088_gdyl.html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异同 一、基本定义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人们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政治概念。关于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先哲们原来有过严格的定义,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调控+资产阶级政权,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调控+无产阶级政权。 二、根本目的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保障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而不断满足资本利益。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保障资本利益而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 三、基本矛盾 私有资本者与劳工之间的矛盾即劳资矛盾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呢?这是由公有资本的严重缺陷性所决定的。公有资本至少具有以下三个严重缺陷。 其一,公有资本管理者与生俱来就不是公有资本所有人,因而公有资本的损益必然无法与其管理者的切身利益直接、等量挂钩。 其二,对于公有资本,必须有一套规范的管理与经营班子,这就要求公有资本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否则公有资本将在经营管理上承受不起相应的可变成本。 其三,当市场供求状况发生变化时,公有资本的经营管理者往往无法及时地调整企业经营策略,这必将使得资本利益常常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四、劳资矛盾的化解 1.资本主义社会劳资矛盾的化解。 其一,政治化解。即实行多党轮替的财团政党政治制度和全民直选制度。 其二,技术化解。即通过技术手段来增加劳工的绝对所得,从而减轻劳工的生存发展压力。其主要途径就是做大国民经济这块蛋糕。蛋糕做大了,劳工所能分到的蛋糕数量也就增加了。 2.社会主义社会劳资矛盾的化解 其一,政治化解。即通过国家政权强行化解劳资矛盾。包括公平工资与社会公益。 其二,技术化解。即通过降低成本的方法来增加私有资本的绝对利润或相对利润,从而使得劳资矛盾有所化解。 五、国民幸福感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普遍具有幸福感,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基本上没有幸福感,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普遍具有幸福感 六、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因为:资本主义举张社会分配应该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社会主义举张社会分配应该平等、公平;资本主义实行财团政党政治,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全民政党政治。 七、社会主义社会不需要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其理由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利用计划手段来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当国民经济发展到能够确保国家安全、能够基本具备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工业基础、能够基本保障全体国民的温饱需求时,就可以通过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跨入现代社会主义社会。 八、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 一,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对于资本剥削具有巨大的减轻或加剧作用。二,社会就业从根本上讲不是受制于社会消费需求或社会投资需求的旺衰,而是受制于资源的多寡。三,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缺 九、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死敌 十、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变革 虽然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并非就是所有国家的最佳选择。一个国家到底应该实行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视该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定。 http://www.zixi.net/Doc/show.asp?id=23453&Page=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16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同。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出现了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但这些并没有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私人占有制,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依然存在。据1990年的统计,全美国除土地和自然资源之外的固定资产中,68%为私营企业所有,13%为居民个人所有,只有19%为政府所有。在股权分散化条件下,控股权依然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里,他们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如英国0.5%的富翁拥有全国股票的70%。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在分配方式方面,当代资本主义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作了一系列调整,如实行了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但这些并没有改变按资本多少进行分配的实质和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社会福利支出不过是工人阶级劳动力总价值一部分的转化形式。因此,两极分化愈演愈烈,阶级矛盾更加明显、突出。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一直保持在15% —20%,美国最低层的40%家庭拥有的财富仅占美国总财富的0.2%。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不同。从政治上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 “议会制”,表面上讲自由、民主、平等,实质上是由垄断资本用金钱操纵选举,进而控制政府及其决策,谋求对其有利的政策和制度。仅2000年,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各种竞选费用就高达30亿美元,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几乎都是“富豪内阁 ”。从思想上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以培养“四有 ”新人为目标。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其意识形态主张绝对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个人利益至上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盛行于电视、电影和文学书籍,吸毒、凶杀、同性恋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在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强国在政治上打着“人权”的幌子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经济上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利用“全球化”的过程扩大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在国际军事行动中,更是处处可见其“国家利益”等等,这些都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本质。
第2个回答  2014-04-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但这种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程度)。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又有不发达的某些因素。(1)从发展水平看,它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从产业结构看,它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历史阶段。(3)从经济形态看,它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从教育水平看,它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科教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从人民富裕程度看,它是由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从地区差别看,它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转变为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从体制改革看,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从文明发展看,它是广大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从实现目标看,它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阶段。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01 10:48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是把他提高到社会主义的本质高度加以认识的。本质是事物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规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向。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邓小平言简意赅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于“什么是资本主义”,我们要从对资本主义的本质的理解上去把握。资本主义的本质: 1.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其实,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就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阶级本质就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工具 4.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则是这种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来自统治阶级的实践,与这种阶级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并已经内化为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意识形态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 所以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记得采纳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4-16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个解释很长,你可以上百度百科里查到。两者的根本区别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不同,也就是经济基础不同
第4个回答  2014-04-16
简单的说,我们班就好像是社会主义 137就是资本主义 我们班上一些爱讲究的人比如**就是小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