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应如何科学的维护课堂纪律

如题所述

1小学生科学课堂违纪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不做作业。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教师要求完成的练习任务。不做实验,不做作业。
(2)心不在焉。在教师讲解、示范时,学生不听不看;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两眼出神地观望周围东西。回答问题信口开河,乱说一通,文不对题。
(3)思想单纯。例如:片面认为语数课重要,其他课不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4)行为放纵。上课时做小动作,与周边学生随便说话;实验活动时打打闹闹,场合不分,目中无人。
……小学生科学课堂出现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教师课前备课不愼,讲解不清晰,学生听不懂;教师对教学不负责,情绪低落;处理问题不当。
(2)小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完全凭兴趣,如果学生对安排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者教学内容偏难,他们就觉得没意思,这时容易导致违纪现象的发生。
(3)教师课堂教学调控能力不强,课程设计不当,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学生练习时互相干扰。
(5)小学生好表现与炫耀自己;学生之间存在矛盾。
方法1:合理分组,提高练习效率。
科学课上以观察、实验为核心,以思考和动手为主线,以科学探究为目标安排教学,因而小组活动内容较多,这时学生往往会互相干扰,出现违纪行为。因此,科学教师要注意合理分组,减少干扰,增加学生实际练习时间,减少违纪行为的发生。
方法2:建立并执行必要的科学课堂教学常规。
方法3:注意认真观察学生的行为。
科学课中实验较多,学生自主实验、小组实验。部分学生表现对科学的喜爱,对动手和参与实验有强烈愿望,要合理引导,活跃课堂气氛。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地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科学实验活动,完成实验的情况。要维持安静的科学实验氛围,避免出现人声鼎沸、群情激昂失控的局面。在课堂上,学生越投入,情绪越高涨,比较兴奋,这样的结果就容易失控。少数学生吵吵闹闹的背后实际都在表现自我,而需要倾听却不能控制自己高涨的情绪,完全沉浸在自我的境界里,忘记集体,忘记了纪律。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要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
方法4:及时、妥善地处理违纪行为。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有的出于科学课的喜爱,对实验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及时加以引导、抑制或改变。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注视、暗示等方法。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强制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的方法。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方法5: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科学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有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赞扬,在黑板画一个五角星或记一个好成绩。同时,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物质性的奖励,可奖给学生一面红的小贴旗、一颗加分的小星、一个练习本,这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
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一定的惩罚也是必要的。惩罚是科学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所谓“杀鸡吓猴”,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惩罚的方式有:
①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权利。科学课上实验活动较多,都深受学生喜欢,一旦中止违纪学生参加实验或观察活动,而眼看着其他同学跃跃欲试的快乐,他们将会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反思,因而也会收敛自己的行为。
②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等。但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针对学生。
③汇报。把上课纪律差的学生向班主任汇报,一般学生比较怕班主任,在班主任的配合教育下,学生的违纪行为会有所收敛。
④注意惩罚方式,要适可而止,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
总体来说,科学课中的纪律与课堂管理不可忽视。这是提高小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