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大圣是孙悟空自己给自己封的还是

如题所述

齐天大圣是孙悟空自己给自己封的。
孙悟空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从石中迸裂而出。孙悟空刚出生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后成为众猴之王,群猴称之为美猴王。后来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法号悟空。孙悟空第一次到天界时所封官职—弼马温。后因自感受骗反下天庭,回到花果山中,自封齐天大圣,后天庭被迫承认该封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3
626年,二十六岁的玄奘法师从秦州,经兰州.凉州,到了瓜州。在一个寺里的弥勒像前祈请,愿得一人相引,渡玉门关.    俄顷之间,有一个少年胡人(西北部的外族或外国人),来入寺院礼佛.绕法师二三匝.问他的名字,自称姓石名盘陀.求受五戒.法师即为他受戒.少胡大喜而去.少时更来,手捧饼果,供养法师.法师见他明朗状健,面貌恭肃,就把自己西行之意告诉他。他许诺到:“愿送法师过玉关及五烽”。法师大喜。于是买了衣资和马匹,期待与他一起出发。    明日,太阳快下山时,法师来到郊外。须臾间,那个年轻胡人与一个胡人老翁,乘一匹又瘦又老的赤马,前后而至。法师见状,心中有些不悦。    少胡说道:“这位老翁非常熟悉西去的道路。来去伊吾己有三十余返。所以一道俱来,希望能想出万全之策”.胡翁因此说道:“西路险恶,沙河阻远。鬼魅加之热风,无人可过。徒侣众多尚且数数迷失。更何况法师单独一人,如何可行?愿自斟量,勿轻身命”。法师回报说:“贫僧为求大法,发趣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胡翁说:“法师若决意要去,可乘我的这匹马。此马往返伊吾已有十五次了。健状而且熟知道路。法师的马还年少,不能堪任远途跋涉”。法师心中暗想:在长安时,将发志西方那天。有一个叫何弘达的术人。诵咒占观,多有所中。法师令其占这次西行之事。何弘达说:“法师可得西去。去时好似乘一老赤瘦马,漆鞍桥前有铁”。这时再看胡人所乘的马,的确瘦赤,而且鞍漆有铁。与所算的相合。心想定是这样。便与胡翁换马。胡翁欢喜礼敬而别。于是整理装束。与少胡趁夜幕出发。    三更左右,到了瓠芦河,玉门关遥遥可见。去玉关上流大约十里的地方。河的两岸有一丈多阔。洄流湍急,甚深难渡.傍边有胡椒树丛。少胡于是斩伐树木,结建桥梁。又布草填沙。驱马而过。法师渡过了瓠芦河之后,心中欢喜。于是解驾停憩。与胡人相去大约五十余步。各人铺下席褥而眠。    不一会,胡人忽拔刀而起,徐步走向法师。不到十几步又转了回去。不知是何用意。法师看见之后,怀疑少胡己有异心。就坐起默诵心经和念观音菩萨。胡人见已,也就趟下睡去了。    天刚微明,法师唤少胡起来。让他取来水,盥漱解斋之后,正要出发。    胡人说:“弟子思量,前途险远,又无水草。唯有五烽之下有水。必须深夜而到,偷水而过。但若一个地方被人发觉,即是死人了。还不如归还来得安隐啊”。法师确然不回。于是勉强而进。少胡露刃张弓,命令法师前行。法师不肯居前。胡人自行数里而住,道:“弟子不能再向前去。尚有很大的家累。而且王法不可触犯啊”。法师知道他回意已决,就放任他回还。胡人说:“法师必定不会到达的。如果被擒捉了,又把我供出来怎么办呢?”.法师回报说:“纵使切割此身如微尘者,终不相引”。为他发陈重誓。方肯罢休。给了他一匹马,谢过他的勤劳,二人就此别过。    从此,玄藏法师开始孑然一身孤游沙漠。仅仅依靠辨别沙漠中前人留下的骸骨和过去的马粪等等,慢慢渐进。    顷刻之间,忽然看到数百支军众部队,遍满沙碛之间。乍行乍止。象是驼队马群,又似旌旗招展,槊戟晃动。易貌移质,倏忽之间,千变万化。从远处遥望极其显著。等到渐渐趋近又变得幽微。法师最初以为是贼众。渐渐走近,就不见了,方知那些是妖鬼祟作。又闻空中有声言:“勿怖勿怖”。由此才稍感安慰...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一    (有人猜想:此少年胡人石盘陀即孙悟空的由来.此传仅有这一段记载而已).
第2个回答  2014-03-03
自己先那么封的,后来玉帝要收服他,太白金星就进言让玉帝封,玉帝开始还不愿意,后来太白金星说这只是一个名头,玉帝才同意的,孙悟空见玉帝这么封他,就被忽悠上天了。
第3个回答  2014-03-03
起先是孙悟空自封,后来太上老君得知后,请求玉帝给孙悟空正式封号
第4个回答  2014-03-03
不是,作者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