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后五个地方可能推出自贸区试点 题材能走多远

如题所述

申万分析,上海自贸区试点短期内主要受益的区域还是集中在自贸区内部,以外高桥地区为核心扩展至洋山港临港新城与机场保税区;随后将辐射至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区域。伴随着新的试点区域得到逐步扩大,开放促改革的“制度红利”有望辐射至全国。具体来看,目前已有的综合保税区是有望最先转型为自贸区的,市场传闻,继上海自贸区获批后,天津自贸区规划已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复。此外,武汉拟建内河自贸区、广东将申报自贸区的相关传闻层出不穷。从投资角度看,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前海的相关龙头公司将率先表现。当初,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前海政策出台后,相关公司就有过长达一年以上的炒作,如今新的炒地图热再起将会带动此前的龙头“地图股”重新启动。三大板块最享制度红利参考之前的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前海热点的炒作逻辑,金融、航运、商贸和地产无疑是本次自贸区最受益的四大方面,从股市表现来看,上海本地股多年来很少像深圳那样出现招商银行、万科、腾讯这些大牛股,其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开放程度不如深圳,企业家的创新和管理能力没有得到大力发展,而这次上海自贸区试点有利于加快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管理制度和竞争土壤的改善。眼下,受益个股主要集中在与自贸区直接相关的交通运输、商贸、地产三大领域,炒作逻辑则是:上海自贸区试点短期内主要受益的区域还是集中在自贸区内部,随着新的试点区域得到逐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有望辐射至全国,如深圳保税区、天津滨海新区、大连保税区、浙江舟山、山东青岛等等,而现有的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前海有望最先跟进转型。首先,交通运输方面,更高效的货物管理体系(区内货物自由流动),参考釜山、香港和新加坡等实行自由贸易的港口,未来国际中转货物占上海港的比例将受益于自贸区政策的落实而增加,受益股上港集团;未来进出上海的国际商务客流将进一步增加。比如,机构测算能够提升上海机场作为国际枢纽的价值(上海机场目前国际中转货物占比不足10%,而新加坡占比达到70%以上)。经过多年的调整,交通运输板块被严重低估,在自贸区概念持续发酵的推动下,交运板块有望估值修复。目前交通运输板块的市盈率仅为13倍,有一定估值修复的需求。投资者可以根据两条线索去把握投资机会,即航运板块的超跌反弹和港口板块的自贸区概念发酵。港口、机场方面可中线关注上海机场、长江投资、中海集运、交运股份、东方航空、上港集团。商贸方面,上海有望成为全球贸易中转站,短期区域贸易直接获益。比如,区域内税收优势将使商品价格具备竞争优势(如香港),有助于拉动区域内商品销售;在区域商品价格优势带动下,来沪消费人数规模有望增加,这将提升区域商业贸易行业的景气度,徐家汇、中化国际、新世界、友谊股份和上海物贸等都有望从中受益。地产方面,比较典型的是“两桥一嘴”(外高桥、浦东金桥和陆家嘴),自贸区建设,让上海的地价迎来升值机遇。其余的地产股,比如上实发展、华鑫股份、中华企业、天地源、三湘股份和世茂股份的静态PE都不到20倍,可重点关注。由于国务院还会根据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要,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会再度确定少数具备条件的区域进行类似试验,如天津自贸区、重庆自贸区等提上日程,这将有利于这些地区的上市公司如天津港、津滨发展、渝开发、重庆港九等个股表现。近期有传闻称,广东也将提出设立南沙新区自贸区方案,规划包括龙穴岛南部、北部和南沙湾三个区域,而这则对白云机场、沙河股份、深赤湾A、粤高速A等公司来说是个利好消息。(证券市场红周刊)上海自贸区题材能走多远桂浩明(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国家这次批准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项战略安排,标志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有人将这比作20多年前上海的浦东开发,应该说也是有道理的。资本市场对此作出相应的反应,显然也是有其合理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贸区题材还有很大的进一步挖掘的机会。从世界各国自贸区的发展来看,其真正走向成熟需要一个阶段,由于所施行的政策与以往有较大差异,这也使得自贸区在起步时多少会遇到一定的摩擦,相关公司的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显然,自贸区建设所提供的机会是长期的,但股市如果只按照短炒思路来对待相关公司的股票,就难免使得这些股票的行情脱离其基本面,为以后的调整埋下了伏笔。一般来说,上海自贸区的核心地段是在外高桥,而作为上市公司的外高桥(600648)现在还处于停牌状态,等待相关的重组与业务调整、政策倾斜等方面的消息。作为“最正宗”的自贸区题材股,它复牌后的走势较为关键,会成为该题材走势的风向标。目前,单纯的概念炒作已经没有多大的空间,接下去的行情要看实质性政策的落实与建设的真正启动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