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疫的治疗方案

如题所述

对此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10天左右能自愈。为使病牛早日康复,可进行对症治疗。

(1)肌肉注射青霉素油剂300万单位。每天一次,连续3~5天。

(2)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1%~3%明矾或者硫酸铜溶液清洗口腔。每天2~3次。口腔内腐烂面涂碘甘油(碘酒、甘油各一半),或者撒上冰硼散(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8克,混合研末)。

(3)对于蹄部的病变,可用3%来苏儿水洗净,擦干后涂紫药水或松馏油、鱼石脂软膏、青霉素软膏,再用绷带包扎好。也可用1%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糜烂部分,然后涂以碘甘油或者抗生素软膏。乳房上病灶涂紫药水或消炎软膏。

(4)黄柏6克,防风6克,黄连6克,花椒3克,白矾10克,硼砂3克,冰片6克,青黛6克,甘草6克,共研为粗末,煎沸待温后用蜂蜜调成糊状,缝入有系绳的布袋内,把药袋噙在病牛口中。每天更换2次,痊愈为止。

(5)冰片15克,硼砂15克,芒硝18克,研末,撒于创面。

(6)青黛3克,雄黄6克,冰片、白矾各9克,硼砂15克,共研末,吹入口中。每天吹2次。

(7)贯众15克,木通、桔梗、荆芥、连翘、大黄各12克,赤芍、天花粉、丹皮、甘草各9克,生地6克,共研成细末,加蜂蜜250克,水煎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3
牛口蹄疫症状:

牛口蹄疫病毒潜伏期为2~4天,最长1周左右。病牛初期体温升高到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流涎咂嘴,开口时有吸吮声。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上发生蚕豆至核桃大水疱。此时病牛大量流涎,嘴角挂满口涎。水疱约经一昼夜破溃,形成边缘整齐、浅表的红色溃烂,以后体温降至正常,溃烂逐渐愈合,全身状况好转。如继发感染则溃烂加深,愈合后形成瘢痕。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蹄部柔软部皮肤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形成表面溃疡,以后干燥结痂而愈合。如再继发感染,则发生化脓、坏死、跛行,重者蹄壳脱落。乳头和乳房部皮肤有时也出现水疱和烂斑。

针对牛口蹄疫的治疗方案:

第一天用国浩高科的牛蹄清(1000kg体重/瓶) 头孢先锋(250kg体重/瓶)连续注射两天,第三天用牛蹄清或国浩核酸肽 肌肉注射(病情严重者可连用三天牛蹄清) 同时配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每100kg体重添加5毫克混合肌肉注射。

【温馨提示】:国浩高科的牛蹄清含精致同源血清抗体,针对牛口蹄疫引起的口部乳房周围出现水泡,流口水;水泡破裂后出现发烧,舌苔增厚僵硬,不采食物,特别对小牛口蹄疫激发心肌炎的有特效,初期水泡没破裂前牛蹄清配合头孢先锋注射一次,对特别严重的已经出现不采食的注射两针,牛的口部乳房周围即出现结痂,4-5天结痂脱落恢复正常。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金牛三肽 香港天宇 肌肉注射 一天一次 效果明显 治愈率高达95% 养殖户信得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1-08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1、流行特点
传染性强,新流行地区发病率可达100%,老疫区发病率可达50%以上。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发病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可发生于一年的任何月份。黄牛最易感,水牛次之。犊牛比成年牛易感,病死率亦高。
2、 临床症状
病牛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不振,食欲废绝或减少。口黏膜(包括舌、唇、咽、腭)、颊部黏膜形成蚕豆至核桃大的水疱,口温高,口角流涎。蹄冠、趾间的柔软部位出现局部红肿,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形成米粒大、蚕豆大的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导致蹄叶、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着地,乳房皮肤形成水疱,很快破裂形成烂斑,还可见到跛行、流产、乳房炎及慢性蹄变形,泌乳减少甚至停止。哺乳犊牛患病时,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出现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死亡率很高。
3、 病理变化
除口腔、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外,在咽、气管、支气管和前胃黏膜有时可见圆形烂斑和溃疡。大小肠黏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心脏呈虎斑心。
4、 防治
(1)发现疫情立即上报,确诊后,按照国家规定采取紧急措施,严格封锁疫点,禁止人畜在封锁区的流动。
(2)用灭火苗对病畜及受威胁家畜按药品说明书的方法紧急预防接种。
(3)恩诺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公斤体重0.1毫升。一日一次,连用2—3天。
安普温必康或温可宁:一次量,150—250克/次,一日一次,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