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运输要求? 2.混凝土浇筑要点

如题所述

混凝土自泵车卸出后,应及时运输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表2-14的规定。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的时间(min)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气温(℃)
≤25 >25
≤C30
>C30 120
90 90
60
注: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
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用水冲出的混凝土严禁用在混凝土自泵车卸出后,应及时运输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表2-14的规定。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的时间(min)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气温(℃)
≤25 >25
≤C30
>C30 120
90 90
60
注: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
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用水冲出的混凝土严禁用在永久建筑结构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02
1、封闭要严密追问

能否多一点啊?应该有很多条要点的吧

第2个回答  2012-01-02
混凝土运输要求
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混凝土运输的基本要求是:
(1)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分层离析、泌水、砂浆流失和塌落度变化等现象发生。
(2)应使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浇筑完毕。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规定。
(3)当混凝土从运输工具中自由倾倒时,由于骨料的重力克服了物料间的粘聚力,大颗粒骨料明显集中于一侧或底部四周,从而与砂浆分离即出现离析,当自由倾倒高度超过2m时,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混凝土将严重离析。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规范规定: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否则,应使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工具协助下落,并应保证混凝土出口的下落方向垂直。串筒的向下垂直输送距离可达8m。串筒及溜管外形见图。
(4)道路尽可能平坦且运距尽可能短。尽量减少混凝土转运次数,或不转运。

第一:检查模板是否准确牢固。第二:要有至少一人懂得使用振捣器的手法。第三:准备铁铲和挡雨的布,铁铲用来处理些浇筑过程中凌乱的混泥土。你如果有其它不懂的 可以多去参加他们浇筑混泥土。有经验就好过千言万语!

⑴、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⑵、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并分层浇筑。

  ⑶、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⑷、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挟板覆盖已振实部位边缘。

  ⑸、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⑹、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整改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