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世界上最冷的寒带或者是冰山。

在俄罗斯雅库茨克东北800公里有一个名叫乌斯特.尼拉的重要金矿场,它位于一个名叫“奥苗康谷”的绵长山谷中,山谷中的温暖空气上升而形成“帽子”,较为凝重和寒冷的空气则沿着各大山的山侧下降,止于盆地底部。气象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为“负辐射平衡”,意思是指从太阳获得的能量少于从地球向上辐射的能量。乌特斯.尼拉的温度在摄氏-20度以下时,便极有可能被浓雾笼罩。
目前,乌斯特.尼拉市的人口已超过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矿工,他们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埋葬死人了。他们必须在前一天晚上整夜生火,第二天待火一熄灭就掘地。埋葬在雅库茨克的尸体经久不腐烂,情况跟古代猛犸的尸体一样。他们的主要菜肴是从因印第格尔卡河运来的冻鲜鱼,鱼一离水接触到冷空气变冻僵,食用者不加烹调,只用刀把鱼切成长长的薄片,蘸调料而食,这里的燃料很珍贵,鱼都是生食的,因气温过低,细菌无法繁殖,因此可以放心食用。
俄罗斯当局的政策是尽力使西伯利亚居民安居乐业,并令他们的生活足以吸引外来移民,因此他们有人造卫星转播的丰富多采的电视节目可看(在俄罗斯的其它地区不一定能看到),有传递信息的无线电电话可用,源源不绝的用空运供应的新鲜农产品使这里生活并不见得比莫斯科差多少。因为叶利钦知道,未来的西伯利亚开发主要依靠的是当地居民。当然,要享受这些优惠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别的不说,由于严寒气候的影响,这里的人患伤风、心绞痛、流行性感冒和粘膜炎等症状的人特别多,即使是身强力壮的移民,到这里也需要有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适应过程。
叶利钦执政后,曾频频向美国、日本和一些西欧国家发出呼吁,要求共同开发西伯利亚,其实这是老生常谈了。早在斯大林时代,就竭尽全力想开发西伯利亚,但因卫国战争而停止,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也曾动过开发西伯利亚的脑筋,但都是纸上谈兵。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一句话:西伯利亚地区实在太冷了。
雅库特是俄罗斯最大的行政区,它幅员辽阔,在鄂霍茨克海以北,俄罗斯东北端的大部分土地都有它的版图之内。雅库特的气温,一年中温差高达摄氏100度,只有不到三个月白天温度是在摄氏零度以上。
在户外,机器的钢象冰一样脆而易折。卡车轮胎驶越坑沟槽时常会裂开,这里每个人都穿上皮靴或毡靴,人造皮革所制的靴底在户外暴露10至15分钟就会龟裂。在这样的寒冷的天气中,除野狼以外,其它动物已荡然无存,以致人们常捕捉幼狼豢养为宠物。现代人只有在雅库特才有机会尝到古代猛犸巨象的肉味。第一批完整无缺的猛犸尸体于1937年11月在该地发现,肉质与新鲜感的相差无几,但他们以在冰隙中至少储存了两万年。地球上有资料可查的最低温度,是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在南极洲苏联科学站科研人员沃斯托克所记录下来的摄氏-88.3度。但那里是无人居住的地区。地球上全年有居住的最冷地区是雅库西亚东北部的一个小村,居民约600人。村民奥苗康,位于海拔700米的一个山谷里。该村的气象站在1959年1月所记录下的气温是摄氏-71度。
西伯利亚的极度严寒是西伯利亚的反气旋所致的。西伯利亚反气旋是一种巨大的高气压系统,每年10月形成,至翌年4月才消散,反气旋会使天气干寒,并且没有能把较低云层驱走的风力,因此形成了较长时期的极度严寒气候,北美洲由于受到太平洋暖气旋的影响,就没有这种现象。
自从帝俄时代以来,历届政府都鼓励人民移居西伯利亚,因为西伯利亚丰富的天然资源实在太重要了,可是发掘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是一位美国记者对该地的描述:“我于1月15日离开莫斯科,那天天气异常温和。我所坐的图——154型高翼飞机曾在伊尔库茨克稍停,到达雅库茨克已将近凌晨2时,当时的气温是摄氏-38度。在机场迎接我的是摄影记者雅可孚列夫。他预备了一辆绿色的伏尔加型计程汽车,车子驶过路上的裂缝时颠簸不定,同时发出刺耳声响。它的‘关节’僵硬,若不涂有御寒润滑脂,简直不能动弹。挡风玻璃是双层的,周围用孩子们用来玩的泥丸把玻璃粘住,是用手工粘的,毫不均匀。双层挡风玻璃使驾驶人往前看的视线不受障碍,其它的玻璃窗却都给冰霜掩蔽住。驾驶人想晓得车后的情况时,只好打开车门把头伸出去探望。至于房屋的保暖方法,我在莫斯科所见惯见的门窗都是双重的,但雅库茨克的门窗却是三重的,甚至是四重的”。
这块土地的主要问题是永久冻土,那里的夏季既短又十分干燥,气温极为悬殊,由冬季的摄氏-60度到夏季的摄氏40度。如果春季寒冷,收成便不好,如果秋季来得早,人们就要尽力抢救农产品。覆盖西伯利亚大部分土地的“永久冻土”,造成了许多困难。在它的上面建筑房屋和进行耕种不但费事,而且隐伏着潜在的危险。它的表面1至2米的那一层“熔冻层”夏融冬裂,用传统方法建筑的建筑物是靠不住的。在西伯利亚,东斜西歪和半埋在地下的木房子到处可见。俄罗斯人称之为“在融冻层游泳”。雅库茨克所有的公寓大厦都建于“高跷”之上,这些高跷深入冰中,直达永久不变的下层。屋底高出地面约1米,以免冬季由屋中外溢的暖气使融冻层融解。
自来水供应在那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雅库茨克的水管全都安放在地面上,理由很简单:如果水管安放在融冻层内,那么它们迟早因该层的冻结、膨胀、融解而破裂。装在地面上的水管易于触及,便于修理,但也因此而暴露在寒冷空气中。于是来自勒拿河深处的水(河面冻结,冰厚4至6米)在水管中流动时,每隔若干距离须定时加热一次,以防冻结。早在1939年,前苏联已在雅库茨克设立了“永久冻土学院”,研究永久冻土导致的“环境危险”。该学院与外界完全隔绝,有一连串隔塞的门户可通。建筑物之下是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所在,那是一个筒形深井,直达永久冻土的核心地带,可藉以观察永久冻土并进行各种实验。在钨灯照射之下,被困于冲积沙土中的无数冻结晶体闪闪发光。这里的空气非常清洁,不管上面的天气如何,井深的气温永久保持在摄氏-31.5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24
一般说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在高山之巅和极地区域。但在南北半球和不同地区也不尽相同。

亚洲最冷的地方,既不在北极点,也不在北极圈内,而是在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位于北纬63°16.2′。那里,在1885年2月以-67.7℃的正式记录获得北半球“冷极”的称号,1964年1月又以-71℃的低温打破了原有的纪录。

北半球的“冷极”为何不在极点上,而在其南侧约27个纬度的地方呢?这是因为奥伊米亚康是西伯利亚冷高压长期盘踞的地方,周围的地形又属盆地,促进了冷空气的聚积和辐射冷却。而北极圈内为北冰洋,尽管它上面有海冰覆盖,但仍有热量从冰下传向冰上的低层空气,致使气温反倒比不上奥伊米亚康低。

在北美洲,由于陆地面积不如欧亚大,加上山脉呈南北走向,因此那里的冷高压不如亚洲强盛,并且它可以无阻挡地向南伸展,致使北美冬天的寒冷程度稍逊于亚洲。同时,由于北冰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最冷的地方也像亚洲一样,不在纬度更高的北冰洋沿岸,而在稍南的内陆冷空气易堆积的谷地。例如,育空谷地的极端最低气温为-63℃。

在欧洲,最冷的地方自然是格陵兰岛。那里纬度高,地势高,地面为冰原覆盖,气候终年严寒,其中埃斯密特地区的极端最低气温达-65℃。

从全球来看,最冷的地方并不是在北半球,而是在南半球的南极洲。那里终年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着,其平均积雪厚度为1700米,太阳射来的能量3/4被反射回空中,地面的温度很低。1960年8月24日,测得的气温为-88.3℃。可见,地球上的“冷极”应在南极大陆。
第2个回答  2013-04-08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南极洲
一般说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在高山之巅和极地区域。但在南北半球和不同地区也不尽相同。 寒冷的南极亚洲最冷的地方,既不在北极点,也不在北极圈内,而是在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位于北纬63°16.2′。那里,在1885年2月以-67.7℃的正式记录获得北半球“冷极”的称号,1964年1月又以-71℃的低温打破了原有的纪录。
北半球的“冷极”为何不在极点上,而在其南侧约27个纬度的地方呢?这是因为奥伊米亚康是西伯利亚冷高压长期盘踞的地方,周围的地形又属盆地,促进了冷空气的聚积和辐射冷却。而北极圈内为北冰洋,尽管它上面有海冰覆盖,但仍有热量从冰下传向冰上的低层空气,致使气温反倒比不上奥伊米亚康低。
在北美洲,由于陆地面积不如欧亚大,加上山脉呈南北走向,因此那里的冷高压不如亚洲强盛,并且它可以无阻挡地向南伸展,致使北美冬天的寒冷程度稍逊于亚洲。同时,由于北冰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最冷的地方也像亚洲一样,不在纬度更高的北冰洋沿岸,而在稍南的内陆冷空气易堆积的谷地。例如,育空谷地的极端最低气温为-63℃。
在欧洲,最冷的地方自然是格陵兰岛。那里纬度高,地势高,地面为冰原覆盖,气候终年严寒,其中埃斯密特地区的极端最低气温达-65℃。
从全球来看,最冷的地方并不是在北半球,而是在南半球的南极洲。那里终年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着,其平均积雪厚度为1700米,太阳射来的能量3/4被反射回空中,地面的温度很低。1983年7月21日,测得的气温为-89.2℃。可见,地球上的“冷极”应在南极大陆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也就是三百多千米每小时,是高速公路的汽车的3倍!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②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温度;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在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③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6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5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6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路程时,突然刮起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才把机上人员抢救出来。值得庆幸的是,8名人员全部脱险。实际上,在南极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第3个回答  2019-02-22

世界之最,讲述全世界最不可思议的奇异事件

第4个回答  2007-09-24
上面的乱来的。他复制的,最冷在深海,太平洋的马内亚海沟,一万多米深,—100C以上。

“地球上的“冷极”应在南极大陆。”这句话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