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电子层构型和价电子构型怎么写 有什么规律

如题所述

电子构型的一般顺序为:l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元素的电子构型写为:KK(3σ)2(4σ)2(1π)4(5σ)2(2π)1。

根据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倾向于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又根据洪德规则,能量相等的轨道上若自旋平行的电子数最多时整个体系的能量最低。根据这三个原理向轨道填入电子,得到的原子总能量最低,即基态原子。

例如铝原子核外,当其1s、2s、2p、3s和3p轨道上分别填入2个、2个、6个、2个和1个电子时,为铝原子基态,因此铝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1。

实际上除最外层(n=3的轨道)之外,它完全与元素周期表上前一周期末的惰性气体氖的电子构型1s22s22p6相同,所以铝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又可简单记为【Ne】3s23p1。正三价铝离子(Al3+)的电子构型与氖原子相同。

扩展资料:

原子中每个电子的能量是由他所处的轨道高度(能级)以及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来代表;n是整数。通常把n相同的轨道称为属于同一壳层。从距离核最近的壳层向外数,把壳层依次编号为:1、2、3、4、5、6、7、…,分别用符号K、L、M、N、O、P、Q、…表示。

n越小,离核愈近,壳层上的电子的能量愈低。属于同一主量子数n的电子,其轨道角动量可以是0、1、2、…、(n-1),分别用角量子数l等于 0、1、2、…、(n-1)表示,记为s、p、d、f、g、…。

例如同属于n=3,l=0、1和2的轨道,分别称为3s、3p和3d轨道。l愈小表示电子轨道运动的能量愈小。角量子数为 l的轨道内含有2(2l+1)个轨道。所以s、p、d和f轨道内分别含有2、6、10和14个轨道。

由此推算:主量子数为n的壳层中轨道的总数为:即n=1、2、3、4…的壳层内分别含有 2、8、18、32、…个轨道。因此,原子体系的状态可以用其中全体N个电子的量子数n和l的集合(n1l1、n2l2、…、nNlN)来表示,这个集合就称为原子的电子构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子构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8

电子层构型和价电子层结构写法一致。

价电子层结构对于主族元素,就是最外层电子结构;对于过渡元素还包括次外层的部分电子。 

对于同一能级,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d10,如29号元素Cu铜)或半充满(d5、f7)、全空(如46号元素Pd钯)时,能量较为稳定。根据构造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都遵循下列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

价电子构型一般是最外层,过渡金属含倒数第二层。

比如26号元素铁,电子层构型是:1S^2 2S^2 2P^6 3S^2 3P^6 3d^6 4S^2 4S与3d出现了能级交错,先排了4s,所以3d未排满。那么3d^6 4S^2 就是铁的价电子构型。主族元素一般是最外层。

扩展资料:

作为薛定谔方程的解,原子轨道的种类取决于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l)。其中,主量子数就相当于电子层,角量子数相当于亚层。

而磁量子数决定了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另外,每个原子轨道里都可以填充两个电子,所以对于电子,需要再加一个自旋磁量子数(ms),一共四个量子数。

n可以取任意正整数。在n取一定值时,l可以取小于n的自然数,ml可以取 -l到 +l。不论什么轨道,ms都只能取±1/2,两个电子自旋相反。因此,s轨道(l=0)上只能填充2个电子,p轨道(l=1)上能填充6个,一个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4l+2。

具有角量子数0、1、2、3的轨道分别叫做s轨道、p轨道、d轨道、f轨道。之后的轨道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如角量子数l=4时叫g轨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价层电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排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09

按照构造原理,书写电子层构型。 注意能级交错。搜索一下构造原理就知道怎么写了。价电子构型一般是最外层,过渡金属含倒数第二层。

比如26号元素铁,电子层构型是:1S^2 2S^2 2P^6 3S^2 3P^6 3d^6 4S^2 4S与3d出现了能级交错,先排了4s,所以3d未排满。那么3d^6 4S^2 就是铁的价电子构型。主族元素一般是最外层。

按照量子力学的轨道近似法,原子、离子或分子中的每一个电子被认为各处于某自旋和轨道的状态。体系中全体电子所处的自旋和轨道的总体,构成了整个体系的电子构型。

扩展资料:

原子中每个电子的能量是由他所处的轨道高度(能级)以及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来代表;(量子数是量子力学中表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一组整数或半整数。

因为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变化不是连续的,而量子数是量子化的,所以量子数的取值也不是连续的,而只能取一组整数或半整数;量子数包括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和自旋量子数ms四种,前三种是在数学解析薛定谔方程过程中引出的,而最后一种则是为了表述电子的自旋运动提出的。)n是整数。

每个轨道上最多容纳一个自旋平行的电子。根据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倾向于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又根据洪德规则,能量相等的轨道上若自旋平行的电子数最多时整个体系的能量最低。根据这三个原理向轨道填入电子,得到的原子总能量最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构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8-02

电子构型指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写为KK(3σ)2(4σ)2(1π)4(5σ)2(2π)1。

例:IrCl[P(CH3)3]3中的Ir是16电子的构型,而IrCl3[P(CH3)3]3中的Ir是18电子的构型。

电子遵从量子物理学,而不是一般的经典物理学;电子也因此有波粒二象性。根据量子物理学中的,任一特定电子的确实位置是不会知道的(轨道及轨迹放到一旁不计),直至侦测活动进行使电子被侦测到。

在空间中,该测量将会检测的电子在某一特定点的概率,和在这一点上的波函数的绝对值的平方成正比。电子能够由发射或吸收一个量子的能量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其形式是一个光子。

扩展资料

电子的排布情况,即“电子构型”,是元素性质的决定性因素。为了达到全充满、半充满、全空的稳定状态,不同的原子选择不同的方式。

具有同样价电子构型的原子,理论上得或失电子的趋势是相同的,这就是同一族元素性质相近的原因;同一族元素中,由于周期越高,价电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构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7-16

1. 知识点定义来源和讲解:

元素的电子层构型和价电子构型是描述一个元素原子中电子分布的方式。电子层构型表示了一个元素原子中所有电子所占据的电子壳和电子子壳,而价电子构型则特指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也就是元素的化学活性的主要来源。

元素的电子层构型和价电子构型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可由原子结构和量子力学理论解释。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奥克塔规则和胡克定律等原理,元素中的电子会按照一定的方式填充到能量不同的电子壳和电子子壳中。

2. 知识点运用:

电子层构型和价电子构型提供了了解和理解元素的电子分布和化学性质的重要信息。它们在化学、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元素的电子层构型和价电子构型,可以预测元素的化学反应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等。这对于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反应机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 知识点例题讲解:

氧的电子层构型为:1s² 2s² 2p⁴

氧的价电子构型为:2s² 2p⁴

解释:

氧的电子层构型表示了氧原子中所有电子所占据的电子壳和电子子壳。其中,1s²表示1s电子壳有2个电子,2s²表示2s电子壳有2个电子,2p⁴表示2p电子壳有4个电子。

而氧的价电子构型则特指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在电子层构型中,只考虑最外层的电子,即2s² 2p⁴,这就是氧的价电子构型。

通过了解氧元素的电子层构型和价电子构型,我们知道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个,属于六价元素。这也解释了氧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形成两个共价键,以满足其最外层电子的稳定性要求。

总结:

元素的电子层构型和价电子构型是描述元素原子中电子分布的方式。通过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奥克塔规则和胡克定律等规律,我们可以确定元素的电子层构型和最外层的价电子构型。了解元素的电子层构型和价电子构型对于预测和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