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如题所述

  导语: 企业只有不断地深化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规划好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钱、赚到可以赚到的每一分钱,企业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全面化是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要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

  如何理解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精确、细致、深入、规范”的全面管理模式。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它明确了企业管理的方向。在实践中,它又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体现了企业管理的过程性、渐进性。

  “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可以用精、准、细、严四个字来概括。

  精:精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不仅把产品做精,也把服务和管理工作做到极致,挑战极限。准:准是准确的信息与决策,准确的数据与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工作作细化、管理细化特别是执行细化。严:严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过程。

  中国词所有叫“化”的东西,其实都是指“过程”,“精细化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向深度推进的一个“过程”,因此精细化管理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和度,我们虽然可以为企业管理的现状作出比较准确的水平评估,但从来没有提出过一个精细化的绝对标准,没有说做到某个程度就是精细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处在不同的阶段,管理水平如何都是一个比较概念。

  怎样进行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

  它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把抽象的战略、决策,转化为具体的、明确的`发展举措。

  2、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

  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克服惰性、控制企业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说,精细化管理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精是精湛、精益求精,细是细节、最小的工作单元,“细”是精细化的必经的途径,“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精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上的转变。

  3、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的对象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

  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使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负责,而不是打乱仗。这个概念强调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是全员管理,精细表现在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并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来组织、实施企业的活动,其中涉及到岗位职能的定量、复合、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工作效果的最佳化;其二便是全过程管理,“精细”表现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疏忽,应该做到环环紧扣、道道把关,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细节管理。其三便是市场管理和运作。

  4、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现代管理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把每一项工作都抓细、量化,有利于落实到行动中。

  5、精细化管理是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精”就是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

  6、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概念,又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工程。

  其内涵就是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员工职业化”。

  7、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极限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也是不能完结的企业管理发展过程精细竞争、精细战略、精细优势的另一个含义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细”、“末”之处见真功。

  8、“精细化管理工程”指企业按照“六精五细"的思路与方法。

  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精细化改造的工程。 六精:培养企业精神、运用管理精髓、掌握技术精华、追求质量**、精通营销之道、精于财务核(预)算;五细:细分市场和客户、细分企业组织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目标、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细控成本。

  精细化管理包含了以下特征:

  精:精益求精,强调工匠精神

  细:细化分解,强调求实精神

  化:持续落地,强调较真精神

  管:管事情,强调要做到知情

  理:理人心,强调平等心(通过事情来管人)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其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团队协作管理,从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五大误区:

  一、精细化管理等于细节管理

  精细化管理不能理解为等于细节管理。因为精细化管理是在系统化管理指导下的细节管理,注重全局性。凡是从事企业管理的人都懂得:没有战略就没有方向,工作没有计划就无从下手;即使有了计划,没有在细节上的落实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战略是方向,细节是保障,二者有先后,但不可偏废。管理好的企业,每一个细节都是战略的落实。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任何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都是错的。没有对企业全局的把握,没有系统思考,离开了企业的战略定位,没有各种管理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根本不可能有适合企业实际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强调管理细节,但细节管理不等于精细化管理,细节更不等于精细化。精细化管理必须从企业战略精准定位、企业目标精细疏理开始。进而到企业的决策种类细分,让听到炮声的人做决策,然后还需要调整组织架构,合理设置岗位,这才能进行企业运行流程优化、规范岗位工作标准、以及进行绩效考核体系的重新建立与薪酬调整。当精细化管理的创新理念和方式方法被企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之后,才有可能对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造与完善,进而丰富企业文化。

  二、精细化管理是越精细越好

  精细化管理不能理解为越精细越好,其目的是追求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过细就是浪费,过粗就是缺陷,强调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

  三、精细化管理与规范化管理无关

  精细化管理是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处在科学化管理的第二个层次,是与规范化管理密切相关的。没有规范化就搞精细化会陷入一片混乱,徒劳无功。

  四、精细化管理是高成本的管理

  许多人认为: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监督,要监督到位就应该增加监督管理人员;增加填写各类应监督考核而生的表格;增加KPI指标……否则,管理就不能做精做细。管理需要监督是没有错的。问题是怎样监督更有效!是让员工发自内心地遵守制度更有效率,还是人盯人的管理更有效率?管理需要的是改变不合适的制度,而不是改变人性。好的管理就是尊重人心人性的管理,而不是那种不信任员工的管理。精细化管理的实质是打造卓有成效的管理体系,让这个好的管理体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细化管理是通过挖掘员工潜力来增加效率,而不是靠增加人员来提高效率。精细化管理做得好的企业,不应该是增加管理人员,而是恰好相反,应该减少管理人员,因为员工的自觉性大大增强、效率大大提高。

  五、精细化管理只适合少数管理基础好的企业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管理的理念可以推广到所有企业,只是其中的方式方法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取舍,但这并不妨碍精细化管理可以在任何企业实施。任何好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都可以在企业实施,只不过不同的企业借鉴的角度会有不同,越是管理粗放的企业越需要精细化管理。所有企业永远存在一个不断提升,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严格意义上说,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不需要具备任何前提性的素质和条件,你只要是个真正的企业,就可以搞精细化管理,那就是对照你的过去,也可以对照你的同行,或者对照你的标杆企业来分析。而并非个别人所说的:只有实现了规范化管理的企业才能实施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需要规范化,规范化的企业一定也会精细化,二者互为表里、互相支持,并不存在等级差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