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证初果的条件,什么是五上分结和五下分结?

如题所述

初果既是须陀洹果,须陀洹
须陀洹(梵语:Srotāpanna,巴利语:Sotapanna),又译为预流、入流,佛教术语,是佛教中最初的修行位阶,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由于修行者的性格不同,分成随信行与随法行两种。随信行是依四不坏净修行,而随法行是能正确了解四谛,依现观而得法眼净。虽区分两种方法,但这是入门之差别,而非证悟的内容不同,因此圣典记载:“信根成就,即是慧根。”由于参与了圣者的行列,所以称为“预流”。
  证须陀洹果者,永不堕三恶道,然而尚须於人、天中往返投生,渐渐修行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七次往返後证四果阿罗汉,方断尽见思烦恼而永脱轮回。
  《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因此即使须陀洹亦离此四相。
  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须陀洹是小乘佛教修行证得的第一个果位。小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位次,也就是四个果位。换句话说,就是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须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
  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
  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以上四个果位中,前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唯有阿罗汉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究竟果位,但是大乘佛教却不以为然,认为阿罗汉远未达到佛教的终极,视阿罗汉为“自了汉”。在大乘的修道位次上,最高果位是佛,其次是菩萨,然后才是罗汉。
  得到须陀洹果,有三个条件:
  断三结,即身见、疑、戒禁取三种烦恼。 断疑:即断除了对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虑,对佛、法、僧等有了坚固不变的信心,不再怀疑,也就是“净信”即四不坏信。断戒取见:入流圣者见证了苦集灭道与涅盘的过程,能分辨有益与无益的行为,不再迷信于无益的宗教仪式、禁忌、戒条等。断我见:在见解上,不再认为五阴为永恒不变的“我”、“真我”、“实我”。不堕法(avinipata-dhamma),确立戒行,不犯恶事,不会得恶果报,堕于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正定聚( sammatta-niyata),又叫正性决定、决定正向于正觉,成为须陀洹之后,再也不会转为凡夫,必定到达最高的觉悟。 证须陀洹果者,永不堕三恶道,然而尚须于人、天中往返投生,而至二果斯陀含薄贪嗔、三果阿那含梵行立,四果阿罗汉不受后有,无生死之条件而永脱轮回。

  其已断见思烦恼中八十八品见惑,所具断德相当于大乘圆教十信菩萨中的初信位菩萨,然而智德则不相等。[1]
  《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因此即使须陀洹亦离此四相。
【初果三结】 [出四教仪集注] 结即见惑。众生由此见惑结缚。不能出离生死。声闻之人断此惑尽。即证初须陀洹果。故名初果三结。(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预入圣道法流也。)一身见结谓众生于五阴等法中妄计为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是名身见结。(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二戒取结谓外道之人。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如遍狗戒等。是名戒取结。(鸡狗戒者。谓外道计自身前世从鸡中来。即便独立等。或计从狗中来。即便啖粪秽等是也。)三疑结谓迷心背理。而于正法犹豫不决。不能深信。是名疑结。
五上分结与五下分结

“五种低层次束缚[五下分结]是什么?自我观念[身见]、不确定感[疑]、执取戒律与修持教条[戒禁取]、感官欲望、恶意:这是五种低层次的束缚。五种高层次束缚[五上分结]是什么?对色界的贪欲、对无色界的贪欲、自满、掉举[焦躁]、无明:这是五种高层次束缚。”

——AN10.13(增支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是阿罗汉,他们的心漏已尽,他们已圆满成就,已完成任务、放下重负、达到真正的目标、彻底摧毁了缘起的束缚、借着正确的心法获得解脱: 这个僧团中正有这样的比丘。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随着低层次五种束缚的彻底终结,会重生于(净居天)、在那里获得彻底解脱、永不再回该域界: 这个僧团中正有这样的比丘。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随着(前)三种束缚的彻底终结,随着贪、瞋、痴的退减,成为一还者 ——他们会在回到这个世界的那一次里,达到苦的止息:这个僧团中正有这样的比丘。
“在这个僧团中,有的比丘随着(前)三种束缚的彻底终结,成为入流者,永远不坠恶趣,稳步走向自我觉醒: 这个僧团中正有这样的比丘。”

——MN118(中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贤友,同样地,即使一位圣弟子已经弃绝了五种低层次束缚,他对于五执蕴余有一点‘我是’的自满、一股‘我是’的欲求、一种‘我是’的迷恋。然而后来,他连续专注于五执蕴的升起、衰落:‘这是色,这是它的起因,这是它的消失。这是受……这是想……这是行……这是识,这是它的起因,这是它的消失。'随着他连续专注于五执蕴的升起、衰落,参与的‘我是 '之自满、‘我是'之欲求、‘我是'之迷恋,便彻底灭除了。”

——AN22.89(增支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07
五上分结
上分结者。即色界无色界之结惑也。一色爱结色爱者。即色界思惑也。谓色界众生。虽无欲界粗染贪爱。而于上妙五欲。取着无压。由此爱惑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二无色爱结无色爱者。即无色界思惑也。谓无色界众生。虽无色质。而于受想等法。未能舍离。取着四空禅定欲乐境界。由此爱惑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四空者。即无色界天中。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也。)三掉结掉者。动也。谓上二界众生。心念散动。退失禅定。由此掉心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上二界者。色界。无色界也。)四慢结慢者。自恃轻他也。谓上二界众生。爱染未断。慢心不息。由此慢心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五无明结无明者。无所明了也。谓上二界众生。耽着禅定。而于真性无所明了。由此无明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

其五下分结(五种系缚有情于下界,也就是欲界的烦恼)
五下分结就是所谓贪欲、瞋恚、身见、戒禁取见、疑惑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