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重阳节、端午节、春节、元宵节的诗词、对联、灯谜各两个,还有传说、故事各一个!!!!急急急!!!

如题所述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端午节: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诗词

重阳节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端午节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元宵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对联

重阳节

小雨酿寒侵白纻;

劝君一醉重阳酒。

乌台好仿黄花宴;

三径归时岁月在。

端午节

艾旗招百福 ;

蒲剑斩千邪 。

保艾思君子 ;

依蒲祝圣人。

春节

稻菽千重金浪起;

春风万里玉梅开。

吉祥鼠报丰收岁;

科技花开富裕家。

元宵节

一曲笙歌春似海;

千门灯火夜如年。

一帘春色门垂柳;

万斛珠光地涌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03
端午

菩萨蛮
宋 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浣溪沙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元宵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雪
(宋)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
元宵对联
飞龙舞凤成夜市;
击鼓踏歌皆春声。

天空明月三千界;
人醉春风十二楼。

端午对联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春节对联
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朵朵迎新春。
辞旧岁岁岁如意,迎新春春春快乐

=================
故事么,看连接
春节
http://baike.baidu.com/view/2562.htm#9
元宵
http://baike.baidu.com/view/1950.htm#2
端午
http://baike.baidu.com/view/2567.htm#5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06

有关元宵节的诗词介绍:

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唐代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盛况。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展花灯,前后三天,赏灯民众可谓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声与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二、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赏析:元宵佳节,明月千里。诗人用“谁家”“何处”将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连用两个诘句,不仅将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达得灵活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07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太常引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

是清光更多台湾民谣中秋旅思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月夜思乡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中秋节

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嫦娥因为吃了灵药飞奔到了月亮的蟾宫里与玉兔相依为命,过着寂寞的生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2-06

有关重阳:

1、菊花金秋傲霜,梅花隆冬斗雪。

2、三径归时岁月在,满城近时风雨多。

有关春节:

1、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2、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有关元宵:

1、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

2、一帘春色门垂柳,万斛珠光地涌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