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屈辱的历史故事

如题所述

1、南京大屠杀

1937-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2、鸦片战争

十九世纪初期,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1839年6月,林则徐排除万难,在虎门公开销毁鸦片,引起英国人的震怒。1840年6月,由45艘战舰和5000名士兵组成的英国远征军气势汹汹进入中国东南沿海,中英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还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3、《辛丑条约》的签订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失败了,1900年又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起自山东,迅速发展到直隶、天津、北京,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恐慌。它们决定亲自出兵镇压义和团,英、美、日、俄、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侵入中国,8月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及亲信臣从仓皇出逃西安。清王朝被迫向帝国主义求和。

4、靖康之难

公元1120年,宋金两国结盟,商量好金攻辽中京,宋攻辽燕京,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宋,其余国土归金。后来金兵攻破辽中京,而宋则大败。随后,燕京被金人所攻占,辽国灭亡。在金灭辽之役中,金人发现宋军腐败羸弱,于是金国统治者决定趁势追击,南下攻宋。

公元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在金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北宋军队兵败如山倒,一路溃败。1127年3月,金军攻破开封,北宋宣告灭亡。金兵开始大肆抢劫财物,屠杀平民。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将其贬为庶人,强行脱去二帝龙袍,如此大辱,中国史上罕见。

5、隋军远征高丽惨败

公元611年,隋炀帝发动了远征高丽的战争。开战前,隋炀帝亲自动员全国上下做出征前的准备工作。隋军渡过鸭绿江,没有遇到大规模的抵抗。隋炀帝得意洋洋,认为高丽不堪一击。殊不知这是高丽的诱敌深入之计,更糟糕的是,当时朝鲜北部连下大雨,高丽军队趁此机会开始反击。

结果人生地不熟的隋军乱作一团,死伤惨重,隋炀帝被迫下令撤军。此次远征高丽,隋王朝的军事力量损耗殆尽,有10多万人战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5

《虎门条约》:一、赔款二千一百万两。二、割香港。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四、海关税则详细载明于条约,非经两国同意不能修改,是即所谓协定关税。五、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和英国法庭的约束,是即所谓治外法权。六、中、英官吏平等往来。

《南京条约》:一、割香港岛给英国。二、赔款2100万银元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四、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天津条约》:一、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二、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三、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四、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五、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一、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二、增开天津为商埠。三、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四、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一、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二、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四、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辛丑条约》:一、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二、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三、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四、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五、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六、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第2个回答  2011-10-02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等等等等………………追问

我要详细的

第3个回答  2020-12-19
十九世纪初期,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1839年6月,林则徐排除万难,在虎门公开销毁鸦片,引起英国人的震怒。1840年6月,由45艘战舰和5000名士兵组成的英国远征军气势汹汹进入中国东南沿海,中英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还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第4个回答  2019-09-28
2、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