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银行的对公业务

如题所述

通俗点说就是“对单位的业务”,以企业法人、单位等客户为主体的,针对公存账户开展开展各类支票、汇兑、贷款等业务。此外还要注意银行周末或节假日一般不办理对公业务,如果要办理的话最好周一至周五去相关银行网点。 

具体来说,对公业务是以企业法人、单位等客户为主体,围绕公存账户开展各类支票、汇兑、贷款等业务。

扩展资料:

银行对公业务总体风险因素分析

1、贷款业务风险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对银行贷款风险的认识不充分。他们过分看重规模,而对资产质量认识不充分。

(2)贷款比重过高。贷款占银行资产的75%左右,而国外一般不超过50%;

(3)贷款集中度过高。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或者是上市公司、垄断企业。这样,就出现了众多银行追逐一家企业、一个项目的现象。而资产的集中意味着风险的积聚。

此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80%左右集中在国有企业,但其创造的产值只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0%,这意味着投入多产出少,贷款难以保证效益和及时收回。加上目前企业转轨建制过程中的“母体裂变”、“金蝉脱壳”、破产倒闭等逃债行为,更空前增大了银行信用风险;

(4)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我国商业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经营与发展。尽管近年来,国家给予了核销、剥离和债转股等一系列政策,不良贷款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现象仍比较普遍。

(5)贷款的“三查”制度不能得到严格执行,风险责任机制不健全,权、责、利不对称,盲目下达贷款指标、抵押贷款不规范、银行难以执行抵押权。

2、抵押物风险分析

(1)抵押物评估超值。商业银行在发放抵押贷款时,评估部门对抵押物评估价值的高估,使得信贷资产发生风险时,最终的损失全部由银行承担。

(2)银行在接受抵押贷款时,有时为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在抵押单证不齐全的条件下,仅凭其信誉就与客户办理了抵押贷款手续。但是,在收不回抵押贷款时,由于抵押贷款单据不齐全,也无法行使其对抵押物的处理权。

3、中间业务风险分析

从发展趋势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重会不断加大,但部分商业银行盲目开展中间业务,根本没把中间业务作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来看待,而是把它作为传统业务竞争的一个附属手段,偏离了开展中间业务是为了增加利润的初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银行对公业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对公业务:

    对公业务包括企业电子银行、单位存款业务、信贷业务、机构业务、国际业务、委托性住房金融、资金清算、中间业务、资产推介、基金托管等等;

    通俗点说就是“对单位的业务”;

    银行内部最基本的部门就是储蓄(对私)、会计(对公)和信贷;

    会计可以说是信贷的后台和服务部门,信贷是单位的存款和贷款业务,有点像一般公司的销售部门,而这些单位与银行发生的所有业务往来则都是通过会计部门实现的;

    再如,司法系统(如法院)查封冻结存款也属对公业务。

第3个回答  2020-10-05
银行对公业务包括企业电子银行、单位存款业务、信贷业务、机构业务、国际业务、委托性住房金融、资金清算、中间业务、资产推介、基金托管等等,通俗点说就是“对单位的业务”。
银行内部最基本的部门就是储蓄(对私)、会计(对公)和信贷。会计可以说是信贷的后台和服务部门,信贷是单位的存款和贷款业务,有点像一般公司的销售部门,而这些单位与银行发生的所有业务往来则都是通过会计部门实现的。具体来说,对公业务是以企业法人、单位等客户为主体,围绕公存账户开展各类支票、汇兑、贷款等业务。详情
    官方电话
第4个回答  2020-12-04
站在当前时点,银行的对公业务出现一些积极信号。整体看,国有大行、城商行对公业务占比较高,股份行分化较大:

1、国有大行:布局较为均衡,客户资源优势大,其中工行综合能力较强;

2、股份行:分化较大,各具特色,其中:

1)中信银行综合盈利能力较强;

2)光大银行较为稳健,综合来看较优。

3、城商行:与区域经济绑定,关注客户、资产质量。

前言:3年了,是时候重新关注对公业务了吗?

近年来,基建、地产等投资增速放缓、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速度也随之放缓;且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银行对公贷款的资产质量不断暴露。与此同时,零售业务因其风险分散、不良率低,契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等特点,受到银行的重视,相关标签行如招行、平安银行等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但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结构下,对公业务是银行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便是零售业务的标签行,对公贷款占比、营收、利润等贡献度也占到非常大的比例,且存款端,对公业务尤其重要,对公存款占总存款的比重在70%以上。

长期来看, 我们依然坚定看好公司治理优异、零售基础扎实的优质银行。但站在当前时点,我们注意到银行的对公业务出现一些积极信号,未来或有估值修复的投资机会。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维度:

1、对公的资源投放开始回暖。逆周期政策不断加码,基建补短板+支持民企、小微成为托底经济重要的发力方向。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力度进一步加大、资本金门槛不断降低,也不断撬动项目融资需求改善。叠加利率下行、资产荒等经营背景,银行业已经加大、且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对公业务、尤其是中长期基建类贷款的资源投入,大型基建项目资源丰富的低估值银行更有估值修复的空间。

截止2019年中报,上市银行的增量贷款结构中,对公贷款(不含贴现)的规模增长近2.8万亿,已超过2018年全年的投放量。而短期消费型个人贷款的投放则较为疲软,消费贷+信用卡的增量仅不到3500亿(暂不考虑ABS转出的影响),仅占2018年全年的20%左右。于大行、股份行而言,在投资资产中,地方政府专项债的配置力度也不断加大。

2、资产质量包袱大幅减轻。在不良贷款认定不断趋于严格的情况下,银行(10家样本行)对公贷款的不良率下降至2.21%,且截止2019年中报,首次出现对公贷款的不良余额净减少。银行在减轻资产质量的包袱上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1)持续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16年以来,银行继续保持高强度的不良贷款核销及处置力度,累计核销及转出不良贷款金额2.2万亿,占利润总额(16-19H 累计)的44%;

2)不断优化对公贷款的结构。12-15年为对公贷款风险暴露的集中期,银行(10家样本行)整体对公贷款的不良率从12年的1.13%快速提升至最高达2.44%(16年),其中批发与零售业、制造业为重灾区,对公不良率上升的1.31pc中,这两大行业合计贡献了1.04pc。

15年以来,银行业主动优化对公贷款结构,批发零售业、制造业贷款占比由14年的24%、11%,下降至19H仅17%、6%,而低风险的基建类贷款+租赁及商务服务业(含部分城投贷款,不良率仅0.91%)合计占比则从14年的35%提升至19H的45%。

3、估值极低,隐含不良率超12%。除零售标签行以外,多数银行的估值水平持续走低。截止目前,上市银行整体的PB(LF)水平仅为0.78倍,隐含不良率高达12.72%,且大多银行估值创历史新低,这充分反映了市场的悲观预期,安全边际较为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