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期间世界的总体特点

如题所述

一)空前规模的联盟战争。联盟战争,是国家为反对一国或数国而进行的战争。历史上的某些战争早就具有联盟战争的性质。如古罗马各公国反对十字军、蒙古鞑靼钦察汗国及其盟国的战争; 1337- 1453年的百年战争;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1701-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拿破仑战争等。第一次胜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时代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联盟战争。参加交战双方联盟的有30多个国家。综观战争的历史可以看出,世界规模的战争都是国家联盟之间的战争,而联盟战争则不一定是世界大战。同时,随着世界交往的不断加强,联盟战争这种战争样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所以研究联盟战争,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联盟战争,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联盟战争与以往的联盟战争相比有许多不同特点:
    1.联盟的规模空前。以往的战争联盟,大都局限于一个地区的一部分国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两大军事集团——协约国集团与同盟国集团,不仅有欧洲10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参加,而且还有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其次,联盟组成相对稳定,持续时间长。过去的战争联盟,通常是临时性的,组织不稳固,战争期间经常发生变动。
    2.军事上的协同关系更为紧密。一战以前的联盟作战,基本停留在保持作战对象的一致上,很少有几个国家在不同战略方向或几个战场上协调一致地作战。即使是一次作战行动,取盟内不同国家的军队,也大多是各自为战,基本保持各自原有的指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随着国家间政治联盟日益紧密,军事联盟体制也日趋完善,联盟内各个国家军队,在各个战略方向的协同作战较前更为密切。协约国集团在各条战线上组织协同,迫使德国长期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同盟国集团以德军为核心,协调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军队的作战行动,使之得以用其相对劣势的战争潜力,与拥有巨大后备资源的协约国对抗4年之久,并几度使意大利、法国、英国、俄国等遭到巨大损失。
    3.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以往战争的单纯军事对抗,发展成为两大军事联盟政治、经济、外交、心理等各方面的总体战。作为世界规模的联盟战争,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取决于某一国家的军事胜利,而且取决于联盟总体实力较量的胜利。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动员与以往历次战争相比,在动员的领域和规模、组织实施、时间效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特点:
    1.战争动员领域空前广泛。拿破仑时代战争动员的主要内涵是武装力量的动员。先是动员常备军由和平时期转入战时体制,接着是为了补充战场上的兵员消耗,或者为了扩大战争规模,动员后备役服现役参加作战。拿破仑率领几十万大军在欧洲大陆驰骋十几年,所需大量战争物资和经费,基本是依靠征用和抢劫的办法,从占领区榨取来维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各交战国也都宣布了战争动员,但开始时仅有军事动员而无经济动员。随着战争的发展,战争动员的领域逐步扩大到经济领域。工业生产方面的动员先是从军队武器装备的不足引起的。工业生产中,重工业生产又首当其冲。接着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业等轻工业也开始承担大量的战争订货。由于交战双方相互封锁,许多国家粮食、棉花等供应紧张,农业生产也被列入国家统制范围。为了筹措战争经费,金融财政和税收成了统治阶级向人民群众转嫁战争负担的工具。为了诱使群众支持和参加战争,各国都极力煽动民族沙文主义情绪,进行思想政治动员,并通过一系列战时非常法规,剥夺人民工常的民主权利,镇压人民的反抗。于是,战争动员遂被逐步引向国家生活的大部分领域。
    2.战争动员组织系统复杂。以往的战争动员,任务专一,集中于兵员动员,组织系统单一,归军队总参谋部领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动员,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组织机构复杂。被动员的对象中,有军队的,有地方的,有官方的,有民间的,既要保证眼前的战场急需,又要兼顾持续的动员后备,既要保证前方作战,又要维持后方生产和基本民需,使整个国家生活各个方面在战时体制下运转,这就需要政府进行集中统一的领导和科学的组织管理。
.战争动员的时效性强。战争初朗,战争动员的快慢,是能否取得战略主动权的一个重要因素。德军动员、集中、展开的速度最快,8月1日宣布总动员,到8月5日,陆军已从80万扩充到382万人,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迅速攻占了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大片领土。
俄国的动员效率较差,但也没有像德国所设想的那样,要在宣布动员45天以后才能投入作战。实际上,在大战爆发后不到20天,俄军西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就开始在东普鲁土(8月17日)和加利西亚(8月19日)发起进攻,使同盟国措手不及。小毛奇慌忙从西线调兵救援,从而削弱了进攻法国的兵力。
  战争过程中,战争动员及时与否,直接影响军队的作战行动。1915年战局中,协约国各国因战争动员不足,人力物力缺乏,不得不实施战略防御,并在国内全面实行战时体制,进一步动员全国力量。1917年战局中,德国也因动员不足,不得不转入防御作战,推行“兴登堡计划”,进一步在全国实行“总体战”体制,增加军火生产,缓解战场供应的不足。
  (三)大战略理论应运而生。18世纪以前,在军事学术领域内,战略与战术之间尚无明确区分,“战略”指导与战术指挥基本上融为一体。进入19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条件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军事行动规模的不断扩大,战略与战术开始分离。战略主要是对战争全局的运筹和指导,战术是对战斗的组织与实施。这种认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战略的内涵仍然局限于纯军事领域,局限于克劳塞维茨对战略的理解,认为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根据这种理论,战争的直接目的就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会战。拿破仑关于通过一两次会战决定战争胜负的思想,对各国影响很大。基于上述对战略的狭隘理解,战前各国统帅部的战争计划和战争准备,都片向追求单纯的军事目标,即彻底打垮和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而忽略了政治、经济目标;都立足于打一场短期速决战争,无长期持久战争的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酷现实,迫使各国不得不抛弃原有的战略观念。战争开始后不出数月,各交战国速决战计划相继破产,战前的储备消耗殆尽。为了继续进行战争,各国不得不逐步将整个国家转入战时体制。战争实际上已变成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较量,大战略理论便应运而生。战争已不再只是各国军队统帅部的事情了。为了加强战争的战略领导,英、法等国都专门组成了战时内阁,全面负责国家和军队有关战争的重大事宜。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还没有正式形成战役理论体系,但战役实践有了很大发展,战役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战爆发后,出现了短暂的运动战。这一时期战役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大,战线长,机动性强,双方都轻视防御,出现以进攻对进攻的局面,因此,许多战役带有明显的遭遇战性质,但大多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西线战场自1914年底,东线战场自1915年夏,相继转入阵地战。阵地攻防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作战样式。随着运动战转入阵地战,防御战不断受到重视。大战初期的防御战役,主要是要塞防御。要塞通常分布在边境一线。要塞的炮台之间间隙较大,纵深很浅,抵挡不住对方的进攻。随后,构筑堑壕把众多的支撑点连接起来,将机枪与炮兵火力和铁丝网障碍物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进行连续的抗击和实施不间断的反击。大战中期以后,防御阵地大多发展成为筑垒地带。每个地带通常由2-3道防御阵地组成。随着炮兵火力的增强和射程的增大,以及飞机、坦克、化学毒剂的运用,防御兵力进一步向纵深作梯次配置。预备队集中在敌人进攻的主要方向上,,用来实施反冲击或反突击。防御战役的内容,由初期主要是对步兵和炮兵的防御,扩大到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和对坦克、对空防御。战争后期出现了弹性防御,强调避开对方强大的火力突击,以强有力的反突击粉碎对方进攻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术领域内最重要的发展,是产生了集群战斗的战术、纵深梯次防御战术和诸兵种合同战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各国军队普遍流行的进攻战术队形是拿破仑战争时期形成的密集的散兵线与密集纵队相结合的战术队形。这种战术队形,从大战一开始,特别是进入阵地战阶段以后,在不断加强的防御火力面前,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便产生了“火力集中,人员分散,小群协同”的新的作战原则,形成了集群战斗的战术,即把步兵小分队部署在坦克。随伴火炮、重机枪和其他集群战斗兵器附近进行战斗。这种新战术,把步兵分成许多小的集群,多波次地尾随炮兵火力实施进攻,集群间的间隔加大,但投入的兵力密度也还是很高的。从1916年起,各国军队的师、团进攻队形开始作纵深梯次配置,并缩小进攻正面的宽度(师约2公里,团I-1.2公里,营400-600米)。大战后期,进攻正面上的兵力密度每公里为10一12个营,火炮150-180门。这种战术队形与以往的战术队形相比,无疑是一大进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防御战术得到很大发展。阵地战开始以后,各国都十分重视防御战术的研究与实践。孤立的防御基点很快被堑壕连接起来,产生了具有一定纵深的线式阵地防御,兵力兵器被有重点地配置在主要防御方向和阵地的诸要点上,形成以机枪为核心,与火炮相结合的火力配系。在防御阵地的纵深内,还设有预备阵地,用以配置预备队兵力。在防御阵地前设有铁丝网等障碍物。为了增强防御的稳定性,人们开始加大线式防御的战术纵深,增强防御作战的弹性。到了大战中后期,防御阵地不断完善,设有数道堑壕线,并有交通壕相连接,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最大的战术防御纵深达8-10公里,具有反坦克、防化、防炮火袭击等多种作战功能,大大提高了防御的稳定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陆军的基本兵力是步兵。炮兵、通信兵、工程兵都有很大发展。大战中期,出现了坦克和化学武器,飞机也开始直接支援地面作战,从而产生了诸兵种合同战术,并得到很大发展。大战期间,炮兵是支援步兵作战的最重要兵力。进攻战斗中,炮兵负责实施火力准备,炮火准备经常持续数日。发起进攻后,炮兵转入徐进弹幕射击(有时实施双层弹幕射击),直接掩护步兵冲击。在防御战斗中,炮兵通过实施火力反准备、拦阻射击等战术手段支援步兵作战。坦克出现以后,由于初期性能不完善,未能发挥其巨大作用,直到大战结束,只是陆军的一个辅助兵种,主要担负直接支援步兵进攻作战的任务。在一些战役中,曾有少量坦克突入对方阵线,威胁敌纵深目标,显示了坦克巨大的发展潜力。1917年11月英军在西线实施的康布雷战役是现代合同战术的最早范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1
首先,从经济上讲,世界现代史的经济形势是以垄断为主的,而垄断经济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亦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比起世界近代史以自由竞争为主的经济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其次,近代欧洲是世界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世界其他地区完全作为欧洲的附属而存在,但是从10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美国、日本的经济开始赶上甚至超过欧洲,世界经济不再以欧洲居首,到了一战以后,美国更是掌握了世界上最多的黄金储备,成为最大的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这一切,标志着美国开始成为世界头号经济、贸易、金融大国,而这正是世界现代史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在欧洲内部,近代史上英国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也发生了转变,德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逐渐取得了凌驾于英国之上的经济实力,这种情况也贯穿于整个世界现代史。所以,从经济上讲,一战前后的世界经济已经具备了现代史的各种特征。
在政治上,在近代欧洲一直是世界的政治中心,世界其他地区的事物基本上是在欧洲决定的。美国还不具备干涉世界事务的实力,所以其一直奉行孤立主义,日本作为刚刚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力量也仅仅限于朝鲜和中国的一部分。
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首先,美国的实力得到了增强,并且开始走出美洲,通过美西战争、门户开放等手段抢夺欧洲列强在世界各地的利益。日本在甲午战争后,经济政治实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日俄战争更是在得到了大量在华利益后争取到了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英日同盟也证明了日本的力量开始在世界格局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美、亚大国逐渐走强的趋势在一战后得到了强化,而亚太地区也越来越成为世界政治中与欧洲作用相当的焦点。这种趋势也贯穿了整个世界代史。
近现代史在政治上一个更重要的区别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一战中诞生了苏联,从而改变了近代共产党以罢工、小规模起义、集会、游行等为主的斗争方式,变成以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斗争为主的方式。而苏联实力的增强也最终导致了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而对现代史国际政治影响最大的则是国际性组织的出现。在近代,各个国家内部是高度组织的,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则缺乏相应的约束,各国之间起安全采取弱肉强食的原则,完全依照实力说话,所以出现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和兼并战争。在凡尔赛会议上诞生了国际联盟,这是一个超越国家之上的用来处理、协调各国关系,对各国的行为进行约束的组织,从而开启了现代以国际组织处理国际问题的时代,这也明确的区分了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

在世界体系方面,近代欧洲瓜分了世界大多数地区,亚洲、非洲、南美洲大都成为了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西方国家对殖民地采取残酷的统治和压榨,采取了极其野蛮的剥削方式 ——如奴隶贸易。
但是从20世纪初开始,帝国对殖民地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鼓励殖民地的经济发展,给与殖民地一定的自治权利,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将大英帝国改组为英联邦。而殖民地独立的运动也在一战以后展开,最终到了20世纪后半期,几乎所有的殖民地都摆脱了西方国家的统治。
在社会立法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工人的剥削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近代社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最直接方式是延长劳动时间、压低工资、加大劳动强度等,但是,从19世纪末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法案,给与工人更高的地位,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通过提高工人的素质获取更高的效率。即从近代的绝对剩余价值的剥削专向现代的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
第2个回答  2013-11-21
1�6�4 列强经济利益冲突
a﹞ 自工业革命後,英国成为头等经济大国。
b﹞ 法国和徳国等欧洲国家也争相发展工业,以期确保国力持续发展,及在
国际事务上有一定的发言权。
c﹞ 为了进一步发展工业,欧洲各国於十九世纪末纷纷为本国寻求商品市场
及原料供应地。这促使欧洲列强的矛盾加剧,一方面是进行贸易战,另一方面在全球各处激烈争夺殖民地。
d﹞ 在十九世纪末,英、法等国已建立许多殖民地,而新成立的徳国也矢志与列强平起平坐,结果发生了严重的斗争。
e﹞ 争夺殖民地被视为「国家荣誉」的一种角力。

2�6�4 极端民族主义滋长
a﹞ 到了十九世纪末,民族主义渐走向极端。
b﹞ 极端民族主义者鼓吹国民对国家绝对效忠,支持国家对外扩张,以添国
威。
c﹞ 徳国和�7�4匈帝国鼓吹「泛日耳曼主义」主张向西欧、东欧和南欧拓展。d﹞ 俄国提出「泛斯拉夫主义」,想把东欧、南欧所有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
置於俄国影�范围之下。

3�6�4 各国竞相扩军备战
a﹞ 由於欧洲列强间之关系日趋紧张,各国都不断増加军备开支,提升武质 素,军备竞赛,日趋激烈。
b﹞ 在军事技术方面,许多新式武器相继发明。例如:烈性炸药、手榴弹、机关枪、战斗机、鱼雷乃至潜水艇等。列强甚至争相建造「无畏舰」。
c﹞ 这种海上的争霸,以英国和徳国最为剧烈。
d﹞ 然而,这不但未能使参与者感到更为安全,反而进一步使国际形势更为紧张。

4. 对立的军事集团形成
a﹞ 普法战後,徳国深恐法国报仇,而�7�4匈则想对付俄国,二者便订立军事同盟。意大利也於1882年加入,组成「三国同盟」。
b﹞ 後来英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先後和法、俄签订协约。称为「三国协约」。
c﹞ 上述两大军事集团互相猜忌和充满敌意。集团成员国间有任何冲突,都
可能因著军事盟约的缘故,而扩散成为两大集团的「摊牌战」。
d﹞ 所以,可以这様说:「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出现使欧洲成为世界大战的
策源地。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这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个月后,奥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土耳其、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关系,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日本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宣战,并迅速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英、法、比军队同德军对抗的西线,俄国军队同奥匈、德国军队对抗的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的战争具有决定作用。
第3个回答  2013-11-21
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国家间利益冲突很大,尤其是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与老资本主义国家。另外无产阶级力量在不断壮大。
第4个回答  2013-11-21
资本主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