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科技发达的资料

如题所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中国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全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中国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一片"废墟"上重建。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异常兴奋,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国外的终身教授职务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

1955年,航空动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的钱学森,历经险阻,回国效力。后来的几十年间,他为发展中国的国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贡献。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

同时,中国政府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在短短的时期里,中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年1月,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拟定了57项重大任务。此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于1962年提前完成,从而奠定了中国的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航空和火箭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基础,并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基础上,中国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

中国政府在1958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形成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国家计划下的现代发展时期。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

在此期间,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此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批学科较齐全、设备较好的研究所,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力量较强的科研队伍。到1965年,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已达到1700多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到12万人。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继续发展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1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中国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全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中国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一片"废墟"上重建。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异常兴奋,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国外的终身教授职务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

1955年,航空动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的钱学森,历经险阻,回国效力。后来的几十年间,他为发展中国的国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贡献。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

同时,中国政府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在短短的时期里,中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年1月,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拟定了57项重大任务。此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于1962年提前完成,从而奠定了中国的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航空和火箭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基础,并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基础上,中国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

中国政府在1958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形成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国家计划下的现代发展时期。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

在此期间,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此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批学科较齐全、设备较好的研究所,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力量较强的科研队伍。到1965年,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已达到1700多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到12万人。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继续发展的基础。
2004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和开展先进军工文化建设,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取得重要成果,军工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增长,军工民品发展势头强劲,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十大军工集团全部实现赢利

国防科技工业曾经是国有企业中最困难的行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军工经济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全行业总收入、工业增加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1.7%、26.8%和26.4%,全面实现了年初预期发展目标。十大军工集团公司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军工经济总体增长速度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高出10个百分点,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

武器研制和重点工程取得进展

2004年,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顽强拼搏,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取得重要成果。一批新装备完成设计定型,多个型号的研制取得重要进展,多种装备实现“批生产交付”,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绕月探测工程于2004年全面启动,总体进展顺利。国防科工委成立了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任命了工程及各系统“两总人员”,组建了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目前卫星系统已转入初样研制,卫星和卫星有效载荷、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全面展开,工程实施的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月球探测二、三期工程、大型飞机、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等重大工程的综合论证工作也已全面展开,为尽快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奠定了基础。

军工民品发展迈上新的台阶2004年军工民用产业发展迅速,军工高技术民品比重显著增加。军工系统全年民品销售收入1676亿元,同比增长26%。

船舶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全国船舶工业造船完工量突破855万吨,继2002年、2003年分别达到417万吨和641万吨之后,船舶产量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骨干船厂实现批量造船,VLCC超大型油轮、8000TEU集装箱船、LNG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船舶设计建造有新的突破,造船效率和水平显著提高。

秦山二期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营,秦山、大亚湾、岭澳核电基地9个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全年发电5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秦山二期、岭澳核电站扩建工程和浙江三门、广东阳江核电站建设前期工作已正式启动。

航天系统全年圆满完成“8箭10星”发射任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41次发射成功,卫星应用对经济建设的贡献不断增加。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新增6架订单,与巴西合资生产的ERJ145喷气支线客机组装生产按计划进行,国产新舟60飞机又签订了20架飞机的生产销售合同。军工汽车、摩托车等传统支柱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军工单位汽车产销量达到83.8万辆;摩托车销量达到366万辆,同比增长27%。

对外开放合作成果丰硕

2004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在拓展国际市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成效显著。继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玛核电站一期工程成功并网发电之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又与巴方签订了二期项目合同。中俄航天合作在实质项目开展方面成效显著,中欧合作开展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工程,这是我国第一次以自己的空间探测项目参与国际合作。

我国政府与巴西政府签署了关于空间技术合作两项补充议定书,双方将继续开展地球资源卫星02B、03星、04星的合作研制。新舟60飞机出口津巴布韦,实现了国产民用客机出口零的突破,飞机转包生产取得长足发展,HC120直升机生产线建成投产。北方工业公司与伊朗签订了德黑兰地铁四号线项目承包合同和地铁系统机车车辆供货合同,总金额8.36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
(据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未来15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发展将实现五大跨越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25日在此间颁布《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未来15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将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能力等5个方面实现重大跨越。

《纲要》紧密围绕未来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明确了到2020年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提出了未来十五年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发展五大目标、八项重点任务。

《纲要》指出,未来十五年,国防科技工业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国防科技的战略基点,加快转型升级,达成五大科技发展目标,实现国防科技重大跨越:一是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能力实现跨越;二是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跨越;三是军工制造技术实现跨越;四是国防基础与前沿技术实现跨越;五是国防科技创新保障能力实现跨越。

《纲要》对未来十五年国防科技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八项重点任务:一是突破新一代武器装备关键技术,提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自主研发和快速供给能力,满足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战略需求;二是加强军民结合高技术及产业化研究;三是推进军工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军工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建立敏捷、高效和绿色的新型军工制造业;四是强化国防基础与前沿科技研究;五是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工程,组织实施大型飞机、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重大专项;六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科技工程,有效解决制约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的若干重大基础瓶颈问题;七是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平台建设;八是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第2个回答  2011-10-07
人类基因组计划
神舟系列飞船
嫦娥一号
人工牛胰岛素
酰型杂交水稻
三峡工程
歼十战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0-09
人类基因组计划
神舟系列飞船
嫦娥一号
人工牛胰岛素
酰型杂交水稻
三峡工程
歼十战机
第4个回答  2011-10-10
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