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曹操的《龟虽寿》的详细解析 越详细越好

如题所述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最后一章,写于207年(建安十二年),是曹操北征乌桓,并取得北方统一,率师凯旋回归许昌,汉献帝刘协大宴曹操及其部将后,曹操慨当以慷、吟咏而成!全诗以昂扬慷慨为基调,抒发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二、诗解——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注: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庄子. 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竟——完,指死去。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而龙蛇与同矣。”】
诗一开头,曹操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然能够长寿,(而它)也有死去的时候;腾空而起的蛇,(虽然)能够乘云驾雾,(而它)最终也将化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注:骥——马。枥——槽。烈士——忠烈之人。不已——不停】。
相继,曹操吟咏道——老马(虽然)蜷伏在马槽下,(但它仍然)志气不衰,(还想)驰骋千里;壮烈之士(虽然到了)垂暮之年,(一颗)英武雄壮之心,(【】仍然)不会泯灭!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注:盈缩——盈,满。指生命的长短。但——副词,只,仅仅。永年——长寿。】
接着,曹操唱和道——(人生命)长短的期限,不只是有天(来决定的);(只要)保养自己,(又有)怡然自得(的好心情),他的福气啊——就可得到长命百岁!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幸——幸运。甚——副词——极了。哉——语尾助词——了】
最后,曹操高吟道——(真是)幸运极了,用歌来咏叹(我宏大的)志向吧!

三、感慨——

为了便于理解全诗的主旨、内涵,我们不妨对曹操的胸襟气度,历史功绩,文化修养,人生志向,做些较为全面的了解——

1,不篡汉权,胸际光明磊落——公元213年,曹操因功绩卓著被汉献帝刘协封为“魏公”,公元215年,曹操攻灭汉中张鲁势力,216年,再被晋爵“魏王”,又被汉献帝授九锡(九种礼器: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表示。锡,在古代通“赐”字,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记载见于《礼记》——当时的曹操曾三谢再受)、筑泮宫(诸侯的学宫)、设天子旌旗、戴天子冠冕,他名义上虽为汉臣,但他号令上下,权倾朝野,实际上已具备皇帝的权力和威势,但他仍未纂汉自立。公元219年(建安24年)孙权联结曹操,杀关羽、得荆州后,曹操加封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遂向曹操称臣,并下书劝曹操代汉称帝,曹操手下群臣亦乘机向曹劝进。当时的曹操要废掉汉献帝、自立为皇,实乃不费举手之劳!但曹操时刻仰慕汉高祖刘邦的一统帝王业绩,并谦称自己“开国不如高祖、建业莫如武帝”此刻65岁雄踞中原的曹操(尽管他作为一颗历史巨星于第二年陨落)也正想剿孙权、灭刘备,重建一统江山!行事讲究节奏的曹操,却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并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耶!”——有此雄图大略的曹操始终没废汉献帝!——这一点,他就不如二儿子曹丕了,公元220年3月,曹操病死,曹丕遂继位为魏王,当年十月,曹丕悍然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自立为皇,定国号“魏”,改元“黄初”,遂将都城由许昌迁至洛阳,并追尊曹操为“太祖魏武皇帝”—— 曹操没有篡汉野心,曹丕却干的如此利索!公元219年,曹操曾在其《遗令》(相当现在遗嘱)里说:“......吾有头病......吾死之后......葬于邺(在今河南安阳北)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在曹操的遗嘱里,一个“无藏金玉珍宝”,你是否看出一代精英的磊落、清正之气!

2,功德无量,史书自有评说——《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资治通鉴》引谋士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有十,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
曹操著名公牍文《让县自明本志令》作於210年,那可是句句磊落,字字光明。他曾感慨地说:“若天下无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挟持一个昏庸无能的汉献帝刘协,带起发号施令,平定天下,而自己却始终不为王称帝——面对曹操旷世雄才大略,又甘当“第二把手”的历史真实——你能不敬佩他的无量功德!

3,严于律己,权且割发代首——曹操出征张绣途中,为安抚民心,遍谕村人及沿途官吏:曹军“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巧的是麦田突飞起一斑鸠,曹操坐骑惊!忽蹿入麦田中,践踏了一大片麦子,曹操立即叫来行军主簿,要求议罪,主簿十分为难,曹操却说:我下达的禁令,现在自己却违反了,如不处罚,怎能服众?此刻谋士郭嘉引用《春秋》“法不加于尊”为其开脱,曹操还是拔剑割下自己一束头发,掷在地上,对部下说:“固免吾死,割发权代首!”——你赞同此刻的曹操拔剑自刎吗?你认为此刻的曹操在哄骗三岁儿郎吗?——曹操的自省自律、治军严格,是闻名古籍的,故此,他能带出一支屡战屡胜的铁军。

4,一代文魁,繁荣建安文化——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他们又会同建安七子(七位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各以自己的文采诗风,繁荣了建安文化。
曹操一生著述颇丰:他的《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其“兵以义动”、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和注重后勤保障等战争观,颇受后世推重。曹操的《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等不朽诗篇,传至古今,一吟成颂。
曹操诗风不泥古人,自辟蹊境,如《步出厦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牌,曹操却以其抒发了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和北征归来所见的宏图壮景——曹操以创新精神,开启了建安文学一代新风。

5,宏图大志,终生奋斗不息——公元209年,曹操赤壁战败后被迫退居中原。接着,他战胜朝廷内逼让兵权的政敌,致力于巩固北方,同时大治水军。212年(建安十六年),曹操成功地进行了渭南之战,权据关中。嗣后,又向东与孙权争夺江淮之地。至216年,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从此,曹魏在淮南的优势逐渐形成。219年(建安二十四年),赴汉中,着手离间孙刘联盟,欲各个击灭。继唆使孙权袭杀蜀汉名将关羽,使曹军在荆州战场转危为安,迅速形成优势。正当军威大振之时,220年,病卒洛阳。

6,多才并举,号称历史三家——纵观曹操一生,从他陈留起兵,到洛阳去世,征战30余年,亲临大小战役50余次,剿灭袁绍、袁术、刘表、张绣等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部。之后,他想统一全国,正在欲展宏图大志之时,不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汉武帝刘彻享年71岁、在位54年,女皇武则天享年81岁、在为21年,清乾隆享年89岁、在位61年),凭借曹操智慧和其勇威,再给他几年时间,很可能没有后来司马西晋皇权!由于曹操在世长期努力,对于结束汉末混乱残破局面,回复和发展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推动历史进步,曹操是做出巨大历史贡献的。凭借其治政权谋、治军才能、不凡文采,他被历史评论家冠以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称谓,当属受之无愧!

四、诗赏——
现在,再进一步赏析曹操的《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诗的前四句,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腾蛇”和龙一样虽然能够乘云驾雾。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它也就灰飞烟灭了!古来如秦始皇、汉武帝,亦不免于神仙长生的蛊惑,并多次拜佛求仙,寻求长生不老之术——而唯独曹操面对衰老和死亡,不可抗拒的这一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巫蛊”盛行、迷信炽烈的中国古代实属难能可贵!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的中四句,曹操自比一匹老马,虽然形容枯槁、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而一颗对宏伟理想矢志追求的勃勃雄心永远不会消沉——这是曹操对人生奋斗、壮怀激烈地高歌猛进!同时,也是对曹操本人几十年戎马倥偬征战南北的真实写照。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的后四句,表明曹操对人生健康颇有辩证思维,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听任上天安排,如果善于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很重要,只要保持永不止息的理想追求,保持思想上的自强不息,同样能延年益寿、获得永年——曹操以切身体会,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由此说来,它又是一首理性、辩证的养生经典论断!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的结末两句,进一步抒发了曹操“歌以咏志“的宏大气度!

参考资料:= =这叫尊重版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5c0fa0100buew.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17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1.该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这首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 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4.“螣(téng)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螣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5.骥(jì):良马,千里马。 枥(lì):马槽。   6.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暮年:晚年。   7.已:停止。   8.盈缩:原指人的寿星的长短变化,现指人寿命的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   9.但:仅,只。   10.养怡:指调养身心,保养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   11.永:长久。永年:长寿,活得长。   12.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编辑本段诗作鉴赏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讲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 “ 老骥伏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 “ 犹有 ”和“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螣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螣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颂说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临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曰: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而写的。   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经常注意保养,使之健康愉快,也可以延年益寿的。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表达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为什么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相同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 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钟嵘六朝时人,当时文学之士很讲究文彩华美,所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钟嵘对曹操的评价过低,显然是时代风气使然。我们知道,任何文学--包括诗歌在内,文彩较之内容,毕竟是第二位的。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