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六安红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0
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业地产的繁荣也在城市名片上添上华彩一笔。六安的商业地产经过过几年的沉淀与发展,逐步成熟的商业街区现也初具规模,主要集中在市中心交通枢纽交接处,在六安繁华商业带中有那么一处“落寞”,六安红街的萧条与周边的繁华有些格格不入,六安红街占据六安发展的“黄金地段”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六安红街地处两大繁华商业圈的中心位置,“地段为王”的先决条件决定了红街的“出生不凡”,但红街自修建到运营以来一直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红街的前身常青路小商品一条街和六安记忆紧密相连,这条小商品一条街最终消失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新旧替代中,红街高档消费定位并没有延续常青路的繁华。在商业街建成经营后,开发商与经营商矛盾不断、红街定位不明确等各方面因素使红街一直“萎靡不振”。政府一直积极配合“救市”,“救”似乎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红街一直寻找出路,它的“萧条”不仅是商家的痛政府的痛也是六安百姓的痛,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六安红街。 拿什么拯救你 我们的六安红街 红街“痛”在何处 细节决成败 红街处在该“火”的位置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让我们深思红街到底是怎么了。从细节方面来看,在红街设计之初细节考虑不全面等问题奠基了民众对红街的初步印象。为了凸显红街红色革命街道的特色,在修建之初的凹凸不平的特色路面设计并没有为红街特色加分,群众反映凹凸路面经常导致崴脚,最后重新修建柏油路导致大量人力物力浪费。购物最重要停车位问题红街一直无法解决,步行街道路狭窄,车子无法停靠使得大量消费群流失,细节决定成败,细节问题处理不完善隐患深埋,长期发展受阻。 红街的萧条和商业产品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商品定位不清晰。红街打造高端消费市场,但实质品牌凝聚力不大,红街入驻商家品牌杂乱整体品牌打造影响力不大,据消费者反映道红街的商业品牌不大,但价格的居高不下使得一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红街努力寻出路 期待商业崛起中 红街的前期的惨淡经营让开发商和经营商家们一直摸索着寻找出路,路在何方,“攘外必先安内”,开发商和经营商家的冲突不断一直是红街发展的致命“软肋”。商业建设应以招商为先,六安红街在整个商业街建设前期没有很好的和商家结合,开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和后期招商脱节。处理好开发商与商家的良好关系互利互赢才是带动商业进步的长远之际。 红街一期虽然“冷清”收场但是后期仍有改造希望,随着国内著名商业品牌“永辉超市”正式签约入驻红街二期,安徽红街商业运营公司也开始了对红街一期商业品牌和商业业态的全面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