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伊藤薄文的资料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如题所述

伊藤博文,日本近代政治家,长洲五杰,明治后三杰,明治九元老中的一人,日本第一个内阁首相,第一个枢密院议长,第一个贵族院院长,首任韩国总监,明治宪法之父,立宪政友会的创始人,四次组阁,任期长期七年,任内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使日本登上了东亚头号强国的地位。不过从本质上上说,他在日本统治集团里还算是文治派。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长州(今山口县西北部)人。德川幕府末期长州藩士出身。 伊藤博文一家 青年时即参加“尊王攘夷”运动。1863年留学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与高杉晋作等积极从事倒幕运动。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任外国事务局判事,以后历任大藏少辅、民政部少辅、工部大辅、工部卿、内务卿等职。1882—1883年赴普鲁士研究宪法,归国后致力于订定日本宪法,并订定华族制度、内阁制度、皇室典范,设立枢密院等。1885年起四任日本首相。1888年起三任枢密院议长,1889年国会组成,又任贵族院议长。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战后任和谈全权代表,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一度任台湾事务总裁。1898年9月曾来中国,维新派欲请其赞助新政,戊戌政变猝发离去。1900年组织立宪政友会,自任总裁。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以元老身份,指导战争。1906年任特派大使,与朝鲜签订《日韩协约》,任第一任韩国统监,积极推行朝鲜殖民地化政策。自1884年至1907年由伯爵、侯爵递升为公爵。1909年10月26日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死。 编辑本段从攘夷到尊王 志士时代の伊藤博文 [1] 日本天保十一年出生于长州藩熊毛郡束荷村。幼名利助,后改称利介、利辅、俊辅和舜辅。父林十藏,母名琴。其父原在村务农,后去萩城谋生。不久,入伊藤武兵卫家做工。武兵卫年老无子,收十藏为养子,博文即随父母入伊藤家。 伊藤博文自幼备尝辛苦,其父外出打工时,伊藤随母寄居外祖父秋山家,过着贫困的生活,那是他是个喜欢恶作剧的顽童,村里的孩子叫他饿鬼大将,胡说利助。 [2] 11岁时曾寄宿于寺院,后又在藩士福原等家作侍童,平时做杂役,闲时习文识字。16岁往相州服役,守卫边防。次年返回长州,他先是投奔来原良藏,后入松下村塾,受教于改革派下级武士的领导人吉田松阴门下,深受吉田器重。1858年10月,伊藤去长崎,入幕府办的炮术传习所,学习军事。1859年6月回长州,认识了桂小五郎。10月,随从桂小五郎一起去江户。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大动荡时代。幕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仅加深了封建幕府体制的固有矛盾,而且使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严重威胁。为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幕府的妥协态度,以萨摩、长州等西南藩为中心的下级武士阶层,与豪农巨贾结成联盟,开始了尊王攘夷。伊藤博文登上政治舞台后,即投入尊王攘夷运动。1862年12月12日夜,伊藤与久坂玄瑞、高杉晋作等十几名志士,潜入品川御殿山新建的英国公使馆周围。伊藤在前面开路,手持木锯,锯断使馆四周的木栅栏,其他人随即鱼贯而入,扔出自制的燃烧弹。随后,伊藤等人返回附近住处,彻夜痛饮,沉醉于攘夷的狂热之中 [3] 。 1863年5月,伊藤同井上馨等5人,受长州藩派遣,去英国留学。他亲眼见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思想发生变化,认识到仅仅凭着一股保卫民族独立的热情去盲目攘夷,决非上策,只有开国,向西方学习,才能成就倒幕大业。 在英期间,了解到萨英战争爆发,1864年6月,伊藤同井上回国。此时正值英法等四国联合舰队攻打下关前夕,伊藤即力劝藩主毛利敬亲不可攘夷。指出,与其空费国力,不如将此力用于恢复王政,以完成国内统一。后因藩主执意攘夷,终发生四国舰队炮击下关事件。不久,幕府第一次讨伐长州,藩内保守派即向幕府表示“恭顺”。1865年初,高杉晋作等改革派下级武士起兵,夺得藩政,伊藤坚决支持。伊藤是从攘夷到“开国进取”转变的先行者和促进者。 1866年1月,萨、长两藩下级武士结成倒幕联盟。6月,幕府第二次讨伐长州。伊藤前往石州,准备参战,抗击幕府。后受长州藩之命,去长崎向外商购买轮船,以对付幕府的海军,但未成功,又转往上海。8月底买回两艘轮船。此时,征长战事以幕府失败告终。 在同幕府斗争中,倒幕派势力不断壮大。1867年10月14日,朝廷向倒幕派发出讨幕密诏。同一天,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提出“大政奉还”。12月9日(阴历),天皇发表“王政复古”大诏令,宣布废除幕府制,建立新政府。伊藤得知讨幕消息后,即从长崎来兵库,欲与长州藩诸队一起战斗,后因故回长州。1868年1月初又来兵库,1月13日,被明治新政府任命为外国事务交涉员。在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细田道一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外交事务。后又任外国事务局判事、大阪府判事兼外国官判事、兵库县知事。 http://baike.baidu.com/view/21659.ht 详细都在这希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22
日本天保十一年出生于长州藩(今日本国山口县)山村的贫农家庭。其父被下级武士伊藤家收为养子,并被选为继承人,遂继姓伊藤。幼名俊辅,号春亩。 早年曾入吉田松阴创办的松下村塾学习,并与井上馨一起被秘密带往英国学习现代海军技术。 在英期间,了解到英国战舰炮轰萨摩藩,于是回到日本,回国后发现长州藩也被炮轰了,即加入长州藩军队,反对幕府统治,主张“开国进取”。 明治维新成功后,在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细田道一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外交事务。历任外国事务局交涉员、判事,兵库县知事,会计官权判事,大藏少辅兼民部少辅,工部大辅等职。 伊藤博文1885年12月根据他的建议废除太政官制,实行内阁制,出任首届内阁总理大臣兼宫内大臣,并开始起草宪法的任务。被誉为“明治宪法之父”。 1894年,伊藤博文参与策划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和中日甲午海战,战后与中国签订《马关条约》。 纪念陆奥宗光与伊藤博文的铜像设立于下关:两人代表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1898年,戊戌变法时前往北京访问,面见光绪皇帝和康有为,提供改革方针。政变后,参与救援被捕的黄遵宪,并协助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往日本。 1900年创立政友会,自任总裁,开日本两党政治的先河。 1905年,日本在日本海海战(对马海峡海战)获胜后,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并于1907年迫使朝鲜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将朝鲜变为日本的保护国。但是伊藤博文本人是反对日韩合邦的,在1909年的阁议中他便公开表达反对立场,表示“合并是长期的问题”,这与许多参与日本对朝鲜政策参与者的想法并不同。 1909年10月,为解决日俄争端,伊藤博文到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总长谈判,当他乘坐的花车在10月26日9时抵达哈尔滨车站时,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杀身亡。反对日韩合邦的伊藤博文遇刺身亡,导致主张日韩合并的一派成为日本对朝鲜政策的主导者。1910年8月22日,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同年10月1日,日本统监府改为总督府,开始了对朝鲜长达36年的全面殖民统治。 编辑本段 评价 伊藤博文是使日本迈进现代化国家、成为近代世界列强之一的功臣,但由于其一贯奉行对外扩张政策,在日本国内外都有著截然不同的评价。而伊藤博文的性好渔色也是许多人都知道的。“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编辑本段 历任职务 第1届内阁总理大臣(1885年12月22日 - 1888年4月30日) 第5届内阁总理大臣(1892年8月8日 - 1896年8月31日) 第7届内阁总理大臣(1898年1月12日 - 1898年6月30日) 第10届内阁总理大臣(1900年10月19日 - 1901年5月10日) 第1届枢密院议长(1888年4月30日 - 1889年10月30日) 第3届枢密院议长(1891年6月1日 - 1892年8月8日) 第8届枢密院议长(1903年7月13日 - 1905年12月21日) 第10届枢密院议长(1909年6月14日 - 1909年10月26日) 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实行枢密院官制,任该院议长。 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日本召开行宪后的第一届国会,伊藤博文任贵族院议长。明治二十五年(1892年)第二次组阁,对内压制自由民权主义的政党活动;对外扩军备战,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朝鲜、中国的战争和修订同西方的不平等条约。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在伊藤内阁主持下,日本终于发动了侵略朝鲜、中国的甲午战争。 战争爆发后,伊藤博文受到列席大本营会议的恩宠。 在整个中日甲午战争的过程中,所有日本明治政府和大本营作出的重大决策,他无一不参与,并且出谋划策,亲自作出重大决议,对于整个战争起了决定性作用。 伊藤博文不仅是一个狂热的侵略分子,而且同时也是一个谎言家。在中日开战、旅顺屠杀等问题上竭尽颠倒黑白、贼喊捉贼之能事,利用各种无耻手段欺骗世界舆论,粉饰日本的侵略战争。 伊藤博文不仅是在幕后制订重大战略方针的决策者,而且曾两次充任日本政府的和谈代表,通过谈判取得战场上得不到的侵略权益。1895年4月17日,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和中国和谈代表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在谈及台湾问题时,伊藤博文要求一个月交割,李鸿章认为“一月之限过促”,要求展限两月,并云“贵国何必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道“尚未下咽,饥甚”,一句话,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凶残贪婪的本性。 战后,因为在甲午战争中侵华有功,伊藤博文晋升侯爵。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组成第三次伊藤内阁。三十三年组成“立宪政友会”,自任总裁。同年十月,组成第四次伊藤内阁。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再度出任枢密院议长。日俄战争后,日本彻底霸占了朝鲜,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统监,于1907年迫使朝鲜政府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朝鲜完全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明治四十三年(1909年),伊藤博文第三次出任枢密院议长。同年十月,为解决日俄争端,到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大臣谈判,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击毙。
第2个回答  2023-06-30
伊藤博文(1841年9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是日本近代政治家、历史学家,也是近代日本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他任职日本要职多次,包括三次任内阁总理大臣,对于日本的现代化和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一些关于伊藤博文的基本:- 出生日期:1841年9月16日- 出生地点:日本产屋新田(现在的山口县防府市)- 逝世日期:1909年10月26日- 教育背景:就读于文华学校,在其后成为日本最早的西洋文字研究者之一。后进入学习荷兰法律和西方政治学。- 政治生涯: - 1871年:担任内务省官员 - 1881年:成为内务省大臣 - 1885年:组建宪政政党「立宪政友会」 - 1889年:担任日本人民代表议会议长 - 1892年:成为日本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 - 1896年:再次出任内阁总理大臣 - 1900年:第三次担任内阁总理大臣 - 1905年:签署了日俄战争结束条约(朴次郎门户条约)- 贡献和影响: - 推动明治维新,致力于推动日本的现代化改革 - 促进了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的发展 - 与他人合作起草了日本第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 - 通过签署了朴次郎门户条约,获得了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利益伊藤博文被认为是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和政策对日本今天的政治和社会仍有着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