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用四百字概括吕后、刘邦、项羽的事迹(比较重要的)

如题所述

吕后 :吕氏名雉,是汉王朝创始人汉高祖刘邦的正配夫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刘邦任亭长时吕雉嫁给了他,婚后数年下田劳作、持家,生下一儿一女。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女儿封鲁元公主。
项羽:秦末著名军事家、[1]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会稽郡斩杀郡守后崛起,举兵反秦。巨鹿之战后,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海内。是时,仗分天下,册封十八路诸侯。司马迁评价道:“大政皆由羽出,号称西楚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话。
刘邦:刘邦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指挥家。   战国时的魏安釐王21年·周赧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乙巳岁(即公元前256年)农历十月十五日诞生于秦泗水郡(即汉“沛郡”)丰邑县中阳里家中,父母为刘煓和温氏,前面有两位哥哥和一位姐姐,刘煓夫妇生完这个孩子以后,感觉不会再生了,故名字为季,人称刘季也。   公元前221年庚辰岁,秦国统一六国,建立强大的秦帝国,之后刘邦试吏为秦国泗水郡的泗水亭长。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起义,刘邦在沛县响应,参与秦末的推翻暴秦行动。   公元前206年刘邦首先进入关中要地,秦王子婴请降,秦国灭亡。被项羽封为汉王,之后是四年零三个月楚汉之争,消灭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建立汉朝。于二月初三甲午日(即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在定陶即皇帝位,建都洛阳,高祖三年再迁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   刘邦在位十二年(公元前206年二月—公元前202年二月在汉王位,公元前202年二月—公元前195年五月在皇帝位),从登基后,刘邦一面平定诸侯王的叛乱,巩固统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参考资料:吕后、刘邦、项羽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8
吕后慧眼识刘备、智擒韩信、刘邦斩白蛇起义、项羽破釜沉舟攻咸阳、项羽摆到鸿门宴誓杀刘备、
第2个回答  2011-08-15
难啊,
第3个回答  2011-08-23
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汉景帝时改为太祖,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开始,多以最初的庙号“高祖”称之,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项羽的勇武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