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耐量实验与胰岛素释放实验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1、目的性

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

胰岛素释放试验用于了解胰β细胞的储备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疗。

2、实验过程

糖耐量试验常用口服方式,被试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糖浓度,然后一次服用75克葡萄糖,服糖后的1/2、1、2小时(必要时可在3小时)各测血糖一次,以测定血糖的时间为横坐标(空腹时为0时),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糖耐量曲线。

正常人服糖后1/2-1小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一般在2小进左右恢复正常值,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糖后血糖浓度急剧升高,2小时后仍可高于正常。

胰岛素释放试验则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或100g标准面粉制作的馒头)后,血浆胰岛素在30~60分钟后上升至高峰,高峰为基础值的5-10倍,3~4小时应恢复到基础水平。

3、临床意义

糖耐量实验临床意义

(1)耐量增高:即血糖测量值低于正常值,见于胰岛β细胞瘤、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以及特发性低血糖症者(服糖2-3h可发生低血糖反应,血糖下降至低值)。

(2)耐量降低:即血糖测量值高于正常值,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两者尿糖均为阳性,但前者耐量曲线高于正常且维持较久,而后者耐量曲线稍低于正常。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慢性胰腺炎以及肝糖原代谢障碍等糖耐量亦降低。

(3)隐匿型糖尿病者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口服糖后血糖急升>10.1mmol/L,且高峰提前,2h后未降到正常水平,呈耐量降低,尿糖阳性。

糖耐量试验是检测糖尿病前期症状的主要方法,能及早发现血糖值在正常人和糖尿病人之间的属于糖耐量减低的人,以便采取对策,临床发现有1/3的人可以转为正常,1/3的人可以减缓糖尿病的发生。

胰岛素释放试验临床意义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以下3种类型: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者。该型患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或服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好控制。

(3)胰岛素释放障碍型:空腹胰岛素水平略低于正常或稍高,刺激后呈迟缓反应,峰值低于正常。多见于成年起病,体型消瘦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该型患者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有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糖耐量实验

百度百科-胰岛素释放试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5
1、目的性
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
胰岛素释放试验用于了解胰β细胞的储备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疗。
2、实验过程
糖耐量试验常用口服方式,被试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糖浓度,然后一次服用75克葡萄糖,服糖后的1/2、1、2小时(必要时可在3小时)各测血糖一次,以测定血糖的时间为横坐标(空腹时为0时),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糖耐量曲线。
正常人服糖后1/2-1小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一般在2小进左右恢复正常值,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糖后血糖浓度急剧升高,2小时后仍可高于正常。
胰岛素释放试验则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或100g标准面粉制作的馒头)后,血浆胰岛素在30~60分钟后上升至高峰,高峰为基础值的5-10倍,3~4小时应恢复到基础水平。
/iknow-pic.cdn.bcebos.com/0bd162d9f2d3572cd952f8cd8413632762d0c36b"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bd162d9f2d3572cd952f8cd8413632762d0c36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bd162d9f2d3572cd952f8cd8413632762d0c36b"/>
3、临床意义
糖耐量实验临床意义
(1)耐量增高:即血糖测量值低于正常值,见于胰岛β细胞瘤、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以及特发性低血糖症者(服糖2-3h可发生低血糖反应,血糖下降至低值)。
(2)耐量降低:即血糖测量值高于正常值,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两者尿糖均为阳性,但前者耐量曲线高于正常且维持较久,而后者耐量曲线稍低于正常。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慢性胰腺炎以及肝糖原代谢障碍等糖耐量亦降低。
(3)隐匿型糖尿病者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口服糖后血糖急升>10.1mmol/L,且高峰提前,2h后未降到正常水平,呈耐量降低,尿糖阳性。
糖耐量试验是检测糖尿病前期症状的主要方法,能及早发现血糖值在正常人和糖尿病人之间的属于糖耐量减低的人,以便采取对策,临床发现有1/3的人可以转为正常,1/3的人可以减缓糖尿病的发生。
胰岛素释放试验临床意义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以下3种类型: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者。该型患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或服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好控制。
(3)胰岛素释放障碍型:空腹胰岛素水平略低于正常或稍高,刺激后呈迟缓反应,峰值低于正常。多见于成年起病,体型消瘦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该型患者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有效。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7%B3%96%E8%80%90%E9%87%8F%E5%AE%9E%E9%AA%8C/14118633?fr=aladdin#9"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糖耐量实验">百度百科-糖耐量实验

/baike.baidu.com/item/%E8%83%B0%E5%B2%9B%E7%B4%A0%E9%87%8A%E6%94%BE%E8%AF%95%E9%AA%8C/3215527?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胰岛素释放试验">百度百科-胰岛素释放试验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1.糖耐量通常的试验方法是先测定检查者早晨空腹血糖的含量,接着让患者在空腹情况下口服75克葡萄糖,然后隔半小时、1小时、2小时及3小时分别测定血糖含量,并以时间为横坐标,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成曲线,称为耐糖曲线。
2糖耐量异常是指OGTT试验2小时后的血糖水平升高,超过正常的7.8mmol/L,但仍未达到11.1mmol/L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这些患者称为葡萄糖耐量异常。
3糖耐量异常是一种正常人向糖尿病的过度状态,这部分人虽然现在还不是糖尿病, 但是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性非常高。
胰岛素释放实验:
1.胰岛素释放试验主要是通过口服葡萄糖后刺激胰岛B细胞的分泌,在不同的时间检查血中胰岛素的浓度,来确定胰岛B细胞的功能。
2.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餐后胰岛素值分泌也无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人早期空腹胰岛素水平可略高或正常,晚期则往往减低,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多延迟在2-3小时出现。
3. C肽释放试验意义与胰岛素释放试验性同。 4.你的情况最好能做进一步的检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