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是谁啊???

是许穆夫人还是蔡琰啊???
告诉一下!!!
急!!!

是许穆夫人。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年—?),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出生于春秋时期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

她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许穆夫人是卫宣公的庶子卫昭伯与宣姜(卫宣公死后改嫁继子)之女,卫国君主卫懿公(宣姜与卫宣公所生次子卫惠公之子)的妹妹(按母系论就是姑母)。

春秋之际,卫国在当时是一个中等诸侯国,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首邑是商朝的朝歌。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深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思索着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应作的贡献。

许穆夫人长得貌美多姿,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诸侯各国之间的通婚联姻是一种政治行为,带有亲善和结盟的性质。

在许国重礼的打动下,卫懿公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许穆夫人却有自己的想法,她从祖国的安全考虑,认为许国弱小,离卫国又远,一旦卫国受到攻击,许国没有力量前来救援。

而齐国强大,又是卫国的近邻,如能嫁到齐国,卫国遇到什么危难便能得到齐国的救助。但君主卫懿公固执己见,仍把她许配给许国国君许穆公为妻。许穆夫人的称呼就是由此而来的。

扩展资料:

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

《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

《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

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不忍释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穆夫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9

第一位女诗人是庄姜。

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公主。因为姜是齐国皇族的姓,这位齐国公主后来嫁给了卫国国君卫庄公,成为卫庄公的夫人,所以这位齐国公主就叫做庄姜。

庄姜一位才女,美女,但这一生没有过的幸福快乐,遭受多重变故,风光地嫁人,到婚后被冷落,暴力,再到叛乱,经历的一遭又一遭的不幸生活。

扩展资料

根据朱熹考证,《诗经》中有五首诗乃是出自庄姜之手:《燕燕》、《终风》、《柏舟》、《绿衣》和《日月》。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此诗是美女诗人的代表作,是“万古送别诗之祖”(王士祯语),可泣鬼神(许彦周语)。

《柏舟》,写的是庄公长期不和庄姜一起生活,《柏舟》即作者自况,柏木之舟质量是坚实细密的,比喻作者人才出众,但却是飘荡水中的一只空船。

庄姜的隐忧无法排解,耿耿不寐“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以转”,“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是写她忧愁的情绪,摆脱不掉的苦闷。意象联想十分贴切。

作者也有主观努力,想主动地槁好和庄公的关系“薄言往诉,逢彼之怒”通过作者提炼成的这一细节,将作者的痛苦表述得如此清晰。

而“忧心悄悄,恫于群小,”丈夫既对她不好,身边那些小人也一齐落井下石,作者只能忧心悄悄,只能是“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只能仰望天空,希望象小鸟那样白由飞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姜

第2个回答  2015-09-27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有三种说法:

1、涂山氏女。
涂山氏女是大禹的妻子。刘向《列女传》称她为“攸女”;也有叫她做“女娇”、“涂娇”的。据载,她创作了可能是中国最早、也最短的诗歌,歌词只留下了四个字的《候人歌》:“候人兮,猗!”
《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说: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为南音之始。
就是说,这是有史可稽的中国第一首南方民歌,也可说是汉语爱情诗的最初篇章。

2、庄姜。
据朱熹的考证,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应该是庄姜。他认为《诗经》中《邶风》前五首都是庄姜的作品。但此说历来备受争议,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庄姜是春秋时齐国的公主,卫庄公的夫人。相传,《诗经》里被后代诗评家推为“万古离别之祖”的《燕燕》,《邶风》中第三首诗,是她的代表作: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不及,泣涕如雨。

3、许穆夫人。
《左传·闵公二年》记载:许穆夫人赋《载驰》。许穆夫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有确切姓氏可考、青史留名的爱国女诗人。她的《载驰》等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三百篇里唯一可以确定作者的女性作品。
许穆夫人,姬姓,春秋时卫宣公之女,有名的亡国之君卫懿公的妹妹。她于周庄王七年(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长大后嫁给许国国君许穆公,人称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嫁到许国后,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自己的祖国。当时,她的哥哥卫懿公嗜好养鹤,不理朝政,百姓怨声载道。她在《竹竿》和《泉水》两诗中都写到 “驾车出游,以写我忧”,表达了对故土关切与怀念的真情。
闵公二年(公元前661-660年),许穆夫人刚好30岁。正当她忧心忡忡思念祖国的时候,突然得知消息,北狄侵卫,杀懿公,攻入朝歌,国破君亡。许穆夫人悲痛欲绝,向许穆公提出援助卫国的要求。许国君臣胆小怕事,唯恐引火烧身。许穆夫人和自己身边随嫁的姬姓姐妹,毅然决然驾车奔卫,以共赴国难。不料一些许国大夫竟然驾车追赶,半路上阻拦夫人。激愤之余,许穆夫人写下了《载驰》一诗,慷慨陈辞,斥责来者: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而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而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虻。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控于大邦,谁因其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第3个回答  2015-09-27
  许穆夫人
  她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她是春秋时卫国国君卫惠公的女儿,卫懿公、卫戴公的妹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收有她三首诗歌。在卫国国难当头之际,她毅然驾车奔走呼号,呼吁大国援助,充分表现了坚强果断的意志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许穆夫人悯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于是创作了诗篇《载驰》。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篇。
  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不忍释手。
  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载驰》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 鄘风》里,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
第4个回答  2010-07-06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是许穆夫人,春秋时期的人。
许穆夫人,姬姓,卫公子顽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许穆夫人(生卒年月不详),姬姓,名不详,春秋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她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现在我们能读到的是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不忍释手。
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 鄘风》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