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题所述

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那么,语文素养是什么呢?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而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而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至关重的作用,它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保证,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好途径。 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才能挑动学生心目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所以,课堂教学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一篇新课文之前,我都注意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我采用了直接导入课题的方法,让学生跟着我一起书空课题,在板书的时候,我故意将鱼游到了纸上,写成了鱼画到了纸上,学生都很激动,连忙指正我的错误,我顺势引导:咦,不对呀,鱼是活生生的动物,只能被画到纸上,怎么可能游到了纸上了呢?这样一来,学生都很感兴趣,非常迫切的希望进入课文一探究竟,很自然地便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同学吸引力就更大,所以,我就立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效果会好些。
二、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只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那么,语文课堂作为培养语文素养的主阵地,以文本为凭借,就要求教师采用各种可行的办法来帮助更好地融入课文,理解课文,来达到目的,学生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遣词造句等方面的范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依靠文本,如何充分地利用好文本来培养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应该多重视朗读。在小学课堂中,所有的阅读课文应自始自终都贯穿朗读,在朗读中来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对于一些好的文本,除了要求在课堂教学是多读几遍,甚至要让学生能够背诵出来,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触摸春天》时,因为这篇课文内涵比较深刻,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不能够快速地理解课文内涵,文中许多句子比较长且难以读通顺,因此教学时我反复让学生诵读,甚至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出来,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的感情融入的更深刻,不仅增强了朗读的训练,也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思维的敏捷性。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语言实践的训练,这对提高教学效率,活跃思维,培养创造精神,发展个性,以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我常根据课文的内容有目的的去进行语文实践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时,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如果当时你站在悬崖边看着普罗米修斯遭受痛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在教学《桂林山水》时,让学生说说,你想怎么当好导游,把这个美丽的风景介绍给你身边的伙伴亲人。问题提出后,孩子们都抢着发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一般经过快速思维后,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再推荐说得好的在全班交流,这样,谈论交流而后把他们说的写成文章,效果是很好的,使学生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适时练笔,提高作文水平。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语文教学不光要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读、写的能力。教师要找准语文课本中读写结合点,在阅读中教给学生表情达意的方法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抓好由读到写的迁移,扎扎实实地掌握写的技能。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给我们意犹未尽的感觉,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间例如《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被大力神救出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触摸春天》,盲女孩安静在经历了这次奇妙的历程之后,以后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建议我们的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填补那片空白,让学生的想像自由驰骋,海阔天空,既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领会,更是一次锻炼写作的好机会。在阅读感悟、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情动辞发,因而写得情真意切。“我手写我心”,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必将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8
要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把握核心素养的本质,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不是“全面素养”。第二,核心素养要反映“个体需求”,更要反映“社会需要”。第三,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不是“低级素养”,甚至也不是“基础素养”。第四,核心素养要反映“全球化”的要求,更要体现“本土性”的要求。2.何谓“核心素养”?国际上研究“核心素养”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机构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它对“素养”界定如下:“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例如,有效交往的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实用性信息技术技能、以及对其交往的对象的态度等。”经合组织是从功能论的视角来界定素养的。首先,素养是能够应对复杂的要求的能力,是能够满足要求、成功开展工作的能力。其次,素养是比知识和技能更宽泛的概念。最后,素养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 并且,“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 而“核心素养”(keycompetency)则必须满足如下这六个条件:(1)它是一种高度综合而复杂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3)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4)这种能力具有道德性,它能给个体和社会带来负责任的、有价值的结果;(5)这种能力具有民主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因素。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着,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核心素养具有中国特色,包括了能力、品格。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二、核心素养提出的历史沿承“核心素养” 是当下教育领域关注焦点之一,来源于西方。早在1996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出版、欧洲委员会前主席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Learning:TheTreasureWithin,亦称《德洛尔报告》,国内曾译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整体愿景。《学习:内在的财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出版的《学会做人: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样,被普遍认为是世界教育和学习思想领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文献。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2003年,欧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成功生活和健全社会》,出现“核心素养”概念。培养什么样的人顺利进入生存、生活和发展?美国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9大素养、25个要点),这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是社会发展价值和个人发展价值的统一,是未来课改的核心突破口,是探讨语文教育问题的新焦点和新坐标。五年之内,中小学校会因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力度不同而获得重新洗牌的机会。(即育人导向是否关注理念和信仰,课程的综合性、主体化程度,实践活动学习体会动手动脑,课业负担将无限减弱,课程贴近生活,注重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融合……)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国价值审视中国式教育热词的背后是国家意志的集中聚焦:上世纪80年代,夯实双基;90年代,实践素质教育,20世纪,提倡三维目标,当前又提核心素养。4个十年,热词迭生,折射出教育的国家意志和教育之于全人培养的必然追求。40年风雨变革,背后最终选择的是什么?什么是核心素养?是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遵循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核心素养的提出,必将引发课程观的改变。19世纪的课程观是“知识就是力量”,20世纪的课程观是“语文教材回避不了意识形态(谁的知识最有价值)”,21世纪的课程观是“什么知识最有力量”。适切跟进,21世纪课程观具体表现为:1.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实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精神;3.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就促进了我们对“核心素养”的再思考——“最重要的?”“最有用的?”“最迫切的?”“最永恒的?”以及相反的“最不重要的?”“最无关紧要的?”“最遥远的?”“最可以忽略的?”……三、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清单语文教改体现社会变革对人才观、质量观的要求,建设核心素养不能轻重不分、面面俱到,要找寻到关键素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语文教学需要培养的语文核心素养是“理解”“运用”“思维”“审美”等四个维度。语言理解能力表现为:1.读懂文本主要内容,了解文本的表达特点;2.指导积累优美有新意的语用材料,初步具有语感。言运用能力表现为:即能根据具体语境和任务要求在书面口头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所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思维能力培养主要变现为:即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运用联想与想象,初步认识语言和文学形象,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批判意识。初步的审美能力:曹文轩的文学创作永远建立在“道义”“审美”和“悲悯”三大基石之上。语言学科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主要表现为:1.感知到汉字之美,培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2.感受到人性之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四、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途径核心素养是后天形成的,是习得、悟得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一次完成的,是多次培养、反复训练的结果。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是训练”“训练什么”“怎么训练”的问题。语言首先是一种能力,其次才是知识。语言的理解运用处于最基础的部分,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以语用能力为基础,是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过程中实现的。阅读、表达是实践途径,听说读写是实践途径,一般来说,听、读属于理解范畴,说、写属于运用语言范畴。语文教学要多读多思多实践,实践大阅读观、大语用观,语文教学要特别注意保护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模仿力和创造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