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关于爱和给予的定义

如题所述

在新约圣经哥林多前书 13 章 1-8节这样写到:"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爱贯穿整本圣经,而此处,则是这个话题的又一个集中体现。
相信第一次听到这段话的朋友,没有不为之动容的。这里,我想把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拿出来同大家分享。
书中讲得非常清楚,不管我们在外人看来多么的能言善辩,能说会道,不管我们是多么的有智慧,多么能干,也不管我们看起来是多么的慷慨、无私、无畏,如果我们心中没有爱,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发自我们内心的,那么这一切就都是肤浅的,没有价值的。因为所有这些表面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会灰飞湮灭,唯有爱,是超越时空,永不止息。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在座的各位,能到
stanford 来,都是非常优秀的。我想请你们想一想,如果你们当初为了能够到 stanford
来,把自己一个人封闭起来学习,不接受别人的关心,也不去关心别人。当你拿到 stanford 的 offer
的时候,当你发现你是孤家寡人,而别人都生活在关怀中的时候,你是为自己拿到了 offer
而高兴,还是为自己失去了人间最重要的一种东西"爱"而黯然神伤呢?
好了,让我们回到圣经中的话语,来看看什么叫做"爱"。圣经里用肯定的语句,告诉了我们爱是什么。"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只喜欢真理"。换句话说,"爱"的品质很简单,就是忍耐、慈善、和诚实。可是,要做到这些,却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在我们身上表现出来恰恰相反的品质。就比如说我吧。记得以前,如果有同学来问我问题,我会耐心地给他讲一遍、两遍、三遍。讲到第三遍,如果他还不懂,我就会不耐烦了。我就会说,你怎么这么笨呀。
我自己从前是很骄傲的一个人,总是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把自己的时间看得很宝贵。如果别人在我忙的时候找我帮忙,我就会非常不愿意。我会跟他说,"没看见我正忙着吗?"
你们看,我的骄傲,很容易就表现出来了。
我个人以为,三条中的最后一条,是最难做到的。什么是诚实?诚实就是不要欺骗别人,也不要欺骗自己。当你在黑暗中行走,你的眼睛没有看到真理,你的耳朵却听到了真理的时候,你是否能够诚实地面对,停下你的脚步,回头去看看那正照在你背上的真理的光呢?
当我们说到爱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各种爱混为一谈。上个世纪,作为牛津大学的名教授、和文学批评家的鲁益师(C.S.
Lewis),给爱做了一个归类。他将爱分为四类:亲情(affection),友情(friendship),情爱(eros)和圣爱(agape)。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能仔细地分析这四类爱。如果大家有兴趣,欢迎底下跟我讨论。哥林多前书
13 章中所提到的爱,就是指的这第四种爱——圣爱。来自于人的爱(亲情、友情和情爱),是有限的。我们都渴望被爱,只有生活在爱中,才会愿意去付出自己的爱。我很难想象从一个生活在恨中的人身上可以产生出爱来。可是爱的源头在哪里呢?这就是神的爱。圣爱是不计回报的,是甘心情愿付出与牺牲的,是永不穷尽的。只有当你经历过这种爱,才能够甘心情愿地去承担责任,去付出,去接纳别人。要让圣爱临到你心中,就必须接受神,让圣灵在你心中做工。有很多慕道的朋友,包括我自己以前,都有一种想法。就是对于基督教的道德观和爱观,我只要在一旁看看、学学就好了,我不需要去信神。圣经上说的那些爱,我也可以照着做。可是我后来发现自己想错了。因为当我谦卑下来的时候,我就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我知道自己总有软弱的时候,总有不耐烦的时候,总有骄傲的时候,也总有自欺欺人的时候。这些时候,我心中的爱就没有源头。我终于认识到,只有接受来自神的爱进入到我的心中,我的爱才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才可以做到去勇敢地承担责任,去包容别人,去付出自己。亲爱的朋友,不知道听完我的分享,你是否对什么是爱有了一个更加清楚和深刻的认识。在座的各位,你想经验圣爱吗?你想做到"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吗?那么就请你打开心门,让圣灵感动你,去体会圣爱。

参考资料:从哥林多前书 13 章看什么是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08
每当有人问我如何定义真爱,我就这样回答,当对方的幸福、安危和前途成为你自己的幸福、安危和前途时,你就拥有了一个成熟的爱了。

  真正的爱,是不断地付出。不是以你能得到什么为基础,而是根据你可以付出什么给对方。

  我先前提到过的研究员保罗·亚孟斯博士和尼克·史提特博士、发现那些拥有良好、健康人际关系的人,最重要的共同特征,是他们都是会给予的人。艾芙琳·杜佛,曾经帮助过许多人体认真爱,她写道:“爱要持久,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对待别人,重视他们本人的价值,及关切他们的成长与发展。”1

  成熟的爱,应当是以对方为中心的。在“婚姻之爱”(Marriage Is For 1ove)一书中,查理·史特劳斯博士写道:“人最大的满足,在于使别人得到快乐。若我们只是一味自私地寻找快乐,反而永远找不到它。我们越是寻找,越遭遇挫折与失望。若能摒弃自私的心理而多为别人着想,反会带来极丰盛的回报。”史特劳斯又说:“成熟的爱刚开始是接受得多给予得少,渐渐发展,进而能快乐地付出全部,并且不求任何回报。”2

什么是你最想要的?
  通常人们会有一种态度:“当我想要得到的时候,我便要拥有它。”,这也是引起战争,和国际间冲突的主要因素。这种威力不但会毁灭一个国家,也同样会摧毁婚姻和家庭。但我相信若我们能有一种态度,把别人的需要放在首位,培养一种自我奉献,主动给予的精神,那么大部分遍行世界各地的灾难性问题都可以解决。几乎所有的婚姻和家庭关系问题都可以因个人简单及衷心的态度改变而得到愈合。

  艾芙纳森每年春季在明尼拿波里的爱尔维医院主持一个十二小时的婚前准备课程,这是该医院宗教与健康教育课程的一部分,他在“你的一生”(Your Life Together)这书中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约翰婚后不久,又开始过起他单身时期的生活。他喜爱蓝球,且蓝球赛季迫在眉稍,他再次参加了五年以前曾效力过的三个球队。婚后的两个月,约翰每礼拜一到五的晚上都不在家,不是去练球就是去参加比赛。礼拜六下午又邀请了几位朋友回家,一同看电视上的大专杯蓝球赛。他新婚头两年的秋天、冬天、和初春就是这么过的。当春天来了,这种情况又转移在棒球上。

  终于,这些事导致了夫妻间的激烈口角。约翰难得有一个晚上陪陪南茜。若是在家,就是阅读家里每一种体育杂志。她觉得他只是娶了一位管家,而不是娶了位妻子,差不多每周六、日晚上他都是与一些朋友一起出去玩。很显然,他还没有学会安定下来,过婚姻生活。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我不会让任何人来搅乱我的生活方式。”3

  显然约翰的思想生活方式仍只顾自己,而根本不考虑他妻子的需要。他实践了“随心所欲”这句话,而这也是造成不良婚姻的至理名言。

  最近我从洛杉矾飞到亚特兰大的旅程中,我想和邻座的人谈话。多数的时候我会谈时时萦绕在我心头的两种话题——耶稣基督或我的妻子。我想这次要从我的妻子开始。

  “你结婚了吗?”我问。

  这个问题使他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噢,老兄,那可不是属于我的玩意。”他的声音好大,足以使前后五排座位的人都听见。

  “噢,是吗?”我这么说,我开始向他谈到我的妻子,我的两个女儿,我的儿子,和我与他们之间的关系。

没有全心投入导致失败
  他的态度很快地改变了,他说:“唉,也许有一天我会结婚。我告诉你吧,先生,对我来说我只可能投入百分之五十于婚姻中。”

  我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还是不要结婚吧!”

  一个完全的关系,是无论对方的反应如何,仍愿意百分之百的投入。在彼此相爱的关系中,如果双方都没有完全付出,便会形成彼此僵持的情况,一面窥伺对方是否已尽了全部的心力,一面又挑剔对方所做的似乎都不够,然而当你完全地付出时,你会无条件地爱和接纳一个人。

  爱若是以付出为出发点时,便会得到惊人的回报。他会发现付出了百分之百,可能得到百分之一百五十。因为当一个人,感受到被无条件的爱时,会很自然地以同样的爱来响应,你差不多总是得到比你付出更多的回报。

  如果你的爱是成熟的,就不单会只想到自己的需要,也会顾到别人的需要。当那些需要与自己的需要相冲突时,成熟的爱不需要通过掷硬币及类似的选择,而是愿意先满足别人的需要。你会发现别另人的需要,对你来说显得比自己的需要还重要得多。

  据路易斯观察的心得是:“在一个极高爱的境界中,‘爱’是不自私的;它使得我们有宽宏的度量,将个人的快乐置之度外,而以他人的兴趣为主。”4

  路易斯继续以小提琴和弓弦,来比喻两个人之间的爱。在一位成功的音乐家手上,小提琴和弓弦可以合奏出美妙的音乐,这使得人难以想象一旦他们分开了将会如何。同样地,若一个男人和女人共同进人成熟和彼此给予的爱的关系中,如果他们劳燕分飞将令人难以想象会是什么情景。

毫无保留的付出
  付出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在作决定时,考虑并采纳别人的意见。有一对年轻的未婚夫妇,仙蒂和契普,在订婚18个月后,还没经历到成熟的相爱关系。仙蒂在决定事情时,没有考虑到契普的感受和见解。她以为他理所当然会对她的计划兴致盎然,但契普发现他只不过是被她利用来满足她自己爱的需求的工具罢了。她主导他们的关系,他觉得自己被期望顺从地接受她一意孤行的决定。他甚至无法给予她什么,因为她完全封闭了自己。

  然而成熟的爱是愿意牺牲。当你真正关怀别人的幸福、安危、前途时将会以行动来支持你的爱意。

  耶稣基督是我们成熟之爱的模范。他的爱是愿意牺牲的爱。他是自己所教导之爱活生生的例子,“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15:13)。耶稣的生平与在十字架死的目的,不只救赎了我们,而且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15:11)在以弗所书5:1、2节保罗强调:“所以你们该效法神、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也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

  效法耶稣的榜样,正如保罗说:“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罗15:2)

  若你关心彼此间的关系和对方的需要,胜于关心自己的需求时,那么你的爱便是成熟的爱。当你能将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列为优先的考虑,并且停止证明自己的重要性与正确性时,便真的是成熟了。
爱是给予也是原谅~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楼主提出基督关于爱和给予的定义,换句话说,就是圣经对爱的定义。

圣经明确指出,爱来自神,神就是爱。约一4:9-10 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

由于上帝先爱我们,才产生我们对上帝和弟兄之间的爱。什么是我们对上帝的爱呢?
约14:23-24 耶稣回答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不爱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来之父的道。
约一2:5 凡遵守主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里面。

可见爱上帝就是遵循上帝的道,整本圣经就是上帝的道,愿意遵循圣经中所有的命令,这是一个真信徒必须遵循的原则。

同时圣经也说弟兄之间要彼此相爱,这是指主内弟兄,而不是亲属弟兄。毫无疑问既是亲属弟兄,我们必定会在物质上、肉体上彼此关心。但是在属灵意义上,一个家庭成员有人信基督得救,有人没有信基督得救,那么这个家庭的成员就处于两个彼此争战的王国:上帝王国和撒旦王国,因此,这样的家庭成员必定会在属灵上彼此恨恶,伊斯兰家庭中出了信基督的成员,将他赶出家门,以种种方式逼迫信基督的人,这样的事例屡听不鲜。这就是楼上Mr. 智铠所引用经文的属灵含义。上帝在圣经中常常用世上的事来比喻、说明属天的道理,如果我们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常常会陷于误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7-08
圣经上说要“爱人如己”,并对爱做了解释:爱 是 恒 久 忍 耐 , 又 有 恩 慈 。 爱 是 不 嫉 妒 。 爱 是 不 自 夸 。 不 张 狂 。 不 作 害 羞 的 事 。 不 求 自 己 的 益 处 。 不 轻 易 发 怒 。 不 计 算 人 的 恶 。 不 喜 欢 不 义 。 只 喜 欢 真 理 。 凡 事 包 容 。 凡 事 相 信 。 凡 事 盼 望 。 凡 事 忍 耐 。 爱 是 永 不 止 息 。
第4个回答  2015-05-16
楼主提出基督关于爱和给予的定义,换句话说,就是圣经对爱的定义。

圣经明确指出,爱来自神,神就是爱。约一4:9-10 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