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要详细点的!!!!

2008年中考复习纲要(七年级部分)
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见表:
方向 周期 旋转中心 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 自西向东 一天(约24小时) 地轴 昼夜更替、地方时
地球公转 自西向东 一年 太阳 四季、五带(昼夜长短变化
3.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
概念 形状 长度特点 经纬度划分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圆圈 从赤道向两极缩短 赤道为0°,以南增大是南纬(S),向北增大是北纬(N),两极最大度数为90°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相交的半圆 半圆 长度相等 0°经线以西为西经(W);0°经线以东为东经(E)。
另外: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附近。
4.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如右图,写出A、B两点经纬度:
A: (10°N,150°E) B:( 40°N,170°E )
A在B的西南方。
(二)地图
5.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与相对高度:
例1:(1)图中黄村位于杨庄的 方向。
(2)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3)量算A、B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 千米。
6.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AB:山谷
CD:山脊
甲:陡崖

7: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8.在地图山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种运用地图的习惯。
9.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地图等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二、世界地理
(一)、海洋和陆地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如图1-3):大洲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⑦_________
大洋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分成六个板块,各个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地理现象 红海面积在扩大 地中海面积在缩小 阿尔卑斯山的形成 珠穆朗玛峰在升高 英国地震很少 日本地震频繁
用板块理论解释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扩张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 处于亚欧板块内部 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二)、气候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卫星云图上白色代表云区,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陆地。
3. 认识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4.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向两极气温降低);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山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温的日变化:最低温在日出前后,最高温在午后2时左右(14时左右)。
5.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在1月,海洋最高温8月,最低温在2月。(南半球相反)
6. 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赤道向两极降水越来越少;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7. 学会绘制和分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8. 会在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亚欧大陆为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9.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特点 新加坡终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冰雪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新疆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喜马拉雅山南侧降水丰沛北侧降水稀少
主要因素 纬度 海陆 地形 地形
10.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居民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分布特点: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地区、近海地区、平原地区。
2.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亚洲东部(还有因纽特人、印第安人)
3.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过多会导致环境恶化,住房紧张、交通拥挤、饥饿贫困、上学难就业难等。
4.知道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5.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 西亚、北非 东亚、东南亚
6.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7.举例说出聚落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东南亚高架屋 北极冰屋 黄土高原窑洞 云南竹楼
自然环境 气候湿热,木材丰富 寒冷,就地取材 气候干燥,黄土直立性强 气候湿热,竹子多
8.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人类的无价之宝。如不加以保护,导致无法挽回额损失。
(四)地区发展差异
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分布特点: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2.用实例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如汽车生产。
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联合国是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五)认识区域——七年级下册
1.认识大洲
(1)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亚洲的海陆位置:在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纬度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大部分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大部分在北半球。
(2)归纳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亚洲: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河流分布受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的影响,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3)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亚洲人口最多,占全球总人口61%,亚洲众多的人口给资源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同时亚洲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2.认识地区(在地图上找到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1)日本。在我国的东面,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岛屿和海域组成,首都是东京。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日本的经济是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原料和燃料从国外进口,产品出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首都是东京。
(2)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处在亚洲与大洋州、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本区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东南亚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使水稻成了这里主要的粮食作物。中南半岛的山脉和河流相间南北延伸,纵列分布,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同时,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本区旅游资源丰富,比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越南的
下龙湾,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花园城市新加坡。
(3)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南亚最大的国家,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印度水旱灾害频繁,20世纪60年代,实行“绿色革命”改良生产技术,粮食自给有余,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印度的核技术、软件工业和卫星发射技术居世界前列。首都新德里。印度著名建筑泰姬陵。
(4)俄罗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亚欧两洲,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短而温暖,冬季长而寒冷。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交通部门齐全,货运以管道和铁路为主,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首都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5)中东。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是联系亚非欧三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重要位置,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出口到西欧、美国、日本等地;这里的热带沙漠气候,导致这里的水资源及其匮乏,成为战争的导火线;中东的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它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6)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本区的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叫欧盟,目前有27个成员国,统一的货币是欧元。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受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平原为主的地形、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这里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本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比如雅典的巴特农神庙、西班牙斗牛、荷兰风车、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英国伦敦的塔桥、挪威的峡湾风光等。
(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气候为主,南北对称分布。黑种人为主,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受长期殖民统治的影响,本区经济是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本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加上自然条件的影响,粮食不足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
(8)澳大利亚。南半球的国家,三个称谓“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国徽上的两种动物是袋鼠和鸸鹋。首都堪培拉,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是悉尼,墨尔本是第二大城市。
(9)美国。西半球国家,印第安人是其土著居民,目前白种人为主。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专业化;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但是,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上,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首都华盛顿,最大的城市纽约。
(10)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西半球国家。印第安人是其土著居民,目前白种人为主,是一个民族的大熔炉。这里有世界水量最大的河——亚马逊河,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以及世界已建成的水电站和规模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还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是一个发展种的工农业大国,有“咖啡王国”的美称。首都巴西利亚,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
(11)极地地区。南极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风库”、“白色沙漠”的称号。南极的代表是企鹅,北极的代表是北极熊。我国于1985年2月在南极建立长城站,1989年2月在南极建立中山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16
首先要认识学地理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对待学习。我们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不具备中国地理知识是不行的。试想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点不懂,何以动手去搞建设?要知天下大事,不知世界地理,同样不行。
要学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读图和学习绘图,用图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做到“心中有图”。
其次,要用联系的观点学习,例如,气候和农业有密切的关系,矿产和工业有密切的关系,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环境有关系。各种自然条件彼此又有关系,如:气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语文、历史、数学、理化、生物等等学科。例如时区的运算、土壤的改造、气候和天气都和其他学科知识有联系,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把各科知识基础打牢,才能更快的进步。

如何学好地理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①我们在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有许多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的线是纬线。
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并相互平行;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且相交于极点。
③指示的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自西向东,东经的度数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逐渐减小。纬度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自北向南,北纬的度数由大到小,南纬的度数由小到大。
⑤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二、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1.读出书中有什么
2.读出知识网络
3.学会梳理知识
四、学会科学的记忆方法
1.及时复习,重复记忆
2.调动感官,增强记忆
3.适当联想,趣味记忆
4.把握联系,理解记忆
抓住异同,对比记忆
五、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1.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2.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活动与探究
(1)在乒乓球上绘制经纬网
(2)绘制家庭的平面图,学会自己设计图例、标明注记,选择适当的比例尺等。
(3)通过绘制生活小区的平面图,深入了解你生活的小区有哪些基础设施,与你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设施有哪些,你认为哪些设施在设计、布局和管理上存在着不足,应该进行怎样的改进,还应该增设哪些新的设施?等等。并把你的设想和建议与小区的管理部门进行交流。
(4)体验生活中辩认方向的方法。
(5)尝试办一期地理小报
(6)乡土地理调查
并且要认识学地理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对待学习。我们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不具备中国地理知识是不行的。试想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点不懂,何以动手去搞建设?要知天下大事,不知世界地理,同样不行。
要学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读图和学习绘图,用图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做到“心中有图”。
其次,要用联系的观点学习,例如,气候和农业有密切的关系,矿产和工业有密切的关系,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环境有关系。各种自然条件彼此又有关系,如:气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语文、历史、数学、理化、生物等等学科。例如时区的运算、土壤的改造、气候和天气都和其他学科知识有联系,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把各科知识基础打牢,才能更快的进步。
学习地理,首先就要对所学的内容多动脑筋,想一想:“它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这样”等等。然后,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学习的内容。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还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内容?还是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情况?�

(2)要知道所学习的那个区域在什么地方?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知道所学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

(3)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产生的原因。比如,为什么一个地区同另一个地区有差别,为什么有些地区又很相似?�

(4)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带来的影响。是有利,还是不利。�

此外,学习地理,既要了解课本中的内容,学会阅读、使用、绘制地理图表等技能,还要留心观察自然和社会,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观察时,要动脑筋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
第3个回答  2012-06-27
第4个回答  2008-05-16
一楼,眼睛不好啊
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