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内部结构(图)

希望是专家解释

鼻子内部结构如下所示:

1、鼻骨

左右成对,中线相接,上接额骨鼻部成鼻额缝,外缘接左右两侧上颌骨额突,后面以鼻骨嵴与筛骨正中板相接,下缘以软组织与鼻外侧软骨相接。上部窄厚,下部宽薄,易受外伤而骨折,发生鞍鼻,由于血管丰富,骨折复位后易愈合。

2、血管

外鼻的静脉主要经内眦静脉及面静脉汇入颈内、外静脉。由于内眦静脉经眼上、下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面部静脉且无瓣膜,血液可上下液动,故当鼻或上唇(称危险三角区)患疖肿时如误挤压或治疗不当则有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之虞。

3、鼻腔

位于两侧面颅之间的腔隙,以骨性鼻腔和软骨为基础,表面衬以粘膜和皮肤而构成。鼻腔是顶狭底宽、前后径大于左右两侧的不规则的狭长腔隙,前起前鼻孔,后止后鼻孔通鼻咽部。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腔。

4、鼻前庭

由鼻翼所围成的扩大的空间,内面衬以皮肤,生有鼻毛,有滞留吸入尘埃的作用,此外皮肤与软骨膜紧密相贴,所以发生疖肿时,疼痛甚剧。鼻前庭的前部相当于鼻尖的内角处,有一向外膨隆出的隐窝,称为鼻前庭隐窝,常为疖肿、痤疮好发之处。

5、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与面骨内的含气空腔,又称鼻旁窦。鼻旁窦由骨性鼻旁窦表面衬以粘膜构成,鼻旁窦粘膜通过各窦开口与鼻腔粘膜相续。鼻旁窦对发音有共鸣作用,也能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由于鼻腔和鼻旁窦的粘膜相延续,鼻腔炎症可引起鼻旁窦发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3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窦3部分组成。

1、外鼻由鼻骨、鼻软骨和软组织组成。

2、鼻腔的前部称鼻前庭,有鼻毛,鼻腔的顶部是颅前窝底部一部分,鼻的内侧为鼻中隔,其下前方有丰富的血管网,鼻腔外侧壁表面不规则,有3个垂向下方的突出部,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的下方的空隙称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

3、鼻窦也称为副鼻窦,有4对,即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

扩展资料:

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有鼻孔与外界相通,后连通于鼻咽部。鼻腔前部为鼻前庭,内被以皮肤,生有鼻毛,起滤过作用,为易发生疖肿处。后部为固有鼻腔,衬以粘膜,可分为嗅部和呼吸部,有嗅觉及温暖湿润、净化被吸入空气的作用。

鼻旁窦位于鼻腔周围的颅骨内,为含气的空腔,与鼻腔相通,其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鼻腔发炎时,可蔓延到鼻旁窦,引起鼻窦炎。鼻旁窦参与湿润和加温吸入的空气,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鼻

第2个回答  2018-03-30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窦3部分组成。

1、外鼻由鼻骨、鼻软骨和软组织组成。

2、鼻腔的前部称鼻前庭,有鼻毛,鼻腔的顶部是颅前窝底部一部分,鼻的内侧为鼻中隔,其下前方有丰富的血管网,鼻腔外侧壁表面不规则,有3个垂向下方的突出部,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的下方的空隙称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

3、鼻窦也称为副鼻窦,有4对,即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

鼻子内部结构图:

延展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22
第4个回答  2015-05-02
鼻孔内部两边有黄豆大的豆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