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基坑支护的常见形式有:

1、排桩支护,桩撑、桩锚、排桩悬臂:排桩支护通常由支护桩、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排桩可根据施工情况为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锚杆式支护结构。

2、地下连续墙支护,地连墙+支撑:地下连续墙支护是基础工程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

3、重力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它是我国目前常用的一种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可用石砌或混凝土建成,一般都做成简单的梯形。

4、土钉墙(喷锚支护):土钉墙是一种原位土体加筋技术。将基坑边坡通过由钢筋制成的土钉进行加固,边坡表面铺设一道钢筋网再喷射一层砼面层和土方边坡相结合的边坡加固型支护施工方法。其构造为设置在坡体中的加筋杆件(即土钉或锚杆)与其周围土体牢固粘结形成的复合体,以及面层所构成的类似重力挡土墙的支护结构。

5、逆作拱墙:逆作拱墙结构是将基坑开挖成圆形、椭圆形等弧形平面,并沿基坑侧壁分层逆作钢筋混凝土拱墙,利用拱的作用将垂直于墙体的土压力转化为拱墙内的切向力,以充分利用墙体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墙体内力主要为压应力,因此墙体可做得较薄,多数情况下不用锚杆或内支撑就可以满足强度和稳定的要求。

扩展资料:

坑壁支护也是基坑支护的常见形式之一,坑槽开挖时设置的边坡符合安全要求。坑壁支护的做法以及对重要地下管线的加固措施必须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的要求。支护设施产生局部变形,应会同设计人员提出方案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加固。

参考资料:基坑支护-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9

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主要有:

⒈排桩支护,桩撑、桩锚、排桩悬臂;

地下连续墙支护,地连墙+支撑;

⒊水泥挡土墙;

4.土钉墙(喷锚支护);

5.逆作拱墙;

6.原状土放坡;

7.桩、墙加支撑系统;

8.简单水平支撑;

9..钢筋混凝土排桩;

10.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方式的合理组合等。

扩展资料:

基坑支护的工程特点:

(1)基坑支护工程是个临时工程,设计的安全储备相对可以小些,但又与地区性有关。不同区域地质条件其特点也不相同。基坑支护工程又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以及施工技术互相交叉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交互影响的系统工程,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2)由于基坑支护工程造价高,开工数量多,是各施工单位争夺的重点,又由于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变化因素多,事故频繁,是建筑工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技术上的难点,同时也是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的重点。

(3)基坑支护工程正向大深度、大面积方向发展,有的长度和宽度均超过百余米,深度超过20余米。工程规模日益增大。

(4)岩土性质千变万化,地质埋藏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不均匀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的数据离散性很大,难以代表土层的总体情况,并且精确度较低,给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增加了难度。

(5)在软土、高地下水位及其他复杂场地条件下开挖基坑,很容易产生土体滑移、基坑失稳、桩体变位、坑底隆起、支挡结构严重漏水、流土以致破损等病害,对周边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及管线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基坑支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6

基坑支护的形式主要有:

(1)地下连续墙(沉槽开挖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墙)+内支撑(鱼腹式基坑钢支撑);

(2)软咬合排桩围护结构(钢筋混凝土桩与水泥土桩的咬合)+内支撑(鱼腹式基坑钢支撑);

(3)硬咬合排桩围护结构(钢筋混凝土桩与素混凝土桩连续咬合在一起的结构)+内支撑(鱼腹式基坑钢支撑);

(4)劲性水泥土劲桩围护结构,即在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入钢板桩或预制混凝土桩形成的基坑围护结构;

(5)咬合的钢板(钢管)桩基坑围护结构+内支撑(鱼腹式基坑钢支撑);

(6)原状取土压灌混凝土排桩基坑围护结构+止水帷幕+内支撑(鱼腹式基坑钢支撑);

(7)钻孔灌注混凝土排桩基坑围护结构+止水帷幕+内支撑(鱼腹式基坑钢支撑);

(8)重力式水泥土挡土墙;

(9)桩锚(预应力锚)支护结构;

(10)土钉墙等。

第3个回答  2018-06-27
看场地地质环境,有无恶劣地质,有就先处理地质情况。没有的话在看周边环境是否简单,周边环境宽敞可以采取放坡分层开挖,土钉支护,挂网喷锚,或者1+1支护的形式。如果周边情况复杂的话,还有锚索,钻孔灌注桩,搅拌桩,内插钢管桩等支护形式支护。不能单看简单来施工的啊,要考虑最基本的工程安全性。
作为基坑的支护在墙下部砌500mm厚块石基础墙底宽5001200mm顶部适当放坡卸土1.0~1.5m表面抹砂浆保护。
浅基坑的支护:
1、斜柱支撑:适于开挖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机械挖土时;
2、锚拉支撑:适于开挖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机械挖土,不能安设横撑时使用;
3、型钢桩横挡板支撑:适于地下水位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黏性或砂土层中使用;
4、短桩横隔板支撑: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5、临时挡土墙支撑: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6、挡土灌注桩支护:适于开挖较大、较浅(小于5米)基坑,邻近有建筑物,不允许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时采用;
7、叠袋式挡墙支护:适于一般黏性土、面积大、开挖深度在5m以内的浅基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3-07
1、排桩或地下连续墙:适用条件: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二、三级;
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m;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宜采用降水、排桩加截水帷幕或地下连续墙。
2、水泥土墙:适用条件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
水泥土桩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宜大于150kpa;
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m。
3、土钉墙:适用条件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
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4、逆作拱墙:适用条件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
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
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
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
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5、放坡:适用条件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
施工场地应满足放坡条件;
可独立或与上述其他结合使用;
当地下水位高于坡脚时,应采取降水措施。
有时几种方式混合使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