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酒的消毒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碘酊是游离状态的碘和酒精的混合物,其消毒作用的原理仍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

碘酊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一般取2%浓度用于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或早期疖肿的消炎,但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所以用于皮肤消毒后应以70%酒精擦拭脱碘,且禁用于黏膜或伤口内消毒,否则会引起剧痛和红肿。因此碘酊脱碘的原因就是碘酊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并且有些患者对碘过敏,用后及时脱碘可以防止碘造成过敏。

扩展资料:

碘伏的保存方法

碘酒是许多家庭常备的外用消毒药。碘酒含碘2%~2.5%,碘化酒含碘1.5%及50%稀乙醇溶液,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和霉菌的作用,并能杀死芽胞。

碘酊如果放置时间过久,碘与其中的水作用,产生碘氨酸和次碘酸,后者可进一步氧化乙醇,产生乙醛、乙酸,此时由于游离碘的含量减少,杀菌力下降,刺激性产物增多,对皮肤的刺激性增强,故碘酒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降低消毒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碘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碘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2

碘酒消毒原理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

碘酒中的碘酊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一般取2%浓度用于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或早期疖肿的消炎,但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所以用于皮肤消毒后应以70%酒精擦拭脱碘,且禁用于黏膜或伤口内消毒,否则会引起剧痛和红肿。

因此碘酊脱碘的原因就是碘酊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并且有些患者对碘过敏,用后及时脱碘可以防止碘造成过敏。

扩展资料:

碘酒的缺点

碘酒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太大,伤口遇到碘酒会感到非常的疼痛,碘酒还会破坏正常的组织,让伤口恢复缓慢,会留下十分明显的疤痕。现阶段很多专业的医护人员能使用的都是碘伏,碘酒有被取代的趋势。

碘酒的正常外观性状是红棕色的澄明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殊气味碘酒若严重挥发,并已不呈红棕色时不可供药用。为防止光线对上述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碘酒应置棕色玻璃瓶中密闭阴暗处,保存不可用橡胶软木或金属瓶塞,因为这些物质可与碘酒发生化学反应使碘酒的杀菌作用减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碘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28

碘酒消毒作用的原理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
利用碘的氧化作用,其碘是络合碘。碘伏干后,会形成一种类似油性的薄膜。

碘酒由游离状态的碘和酒精的混合物,其消毒作用的原理仍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

碘酒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一般取2%浓度用于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或早期疖肿的消炎,但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所以用于皮肤消毒后应以70%酒精擦拭脱碘,且禁用于黏膜或伤口内消毒,否则会引起剧痛和红肿。

碘酒脱碘的原因就是碘酒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并且有些患者对碘过敏,用后及时脱碘可以防止碘造成过敏。

扩展资料:

碘酊特别注意的操作的规范,防止污染,还有脱碘操作,防止中毒,还有过敏反应,碘酊为消毒防腐剂,其作用机制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外用。用棉签蘸取少量碘酊,由中心向外涂搽局部,消毒后再用70%酒精脱碘。

碘是一种氧化性极强的物质,只要溶于酒精就会变成碘,,酒精具有杀毒的作用,当然碘酒一样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这就是依靠强氧化性达到的。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放久了的碘酒会烧伤皮肤,酒精会挥发,浓度高的碘会对皮肤有一定的腐蚀性。

碘酒的消毒原理还可以理解为,游离状态下的碘离子利用超强的氧化作用,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以及蛋白质分子,利用碘的氧化性。 总而言之,碘酒消毒的原理就是依靠碘的强氧化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碘酒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原理 游离状态的碘和酒精的混合物。其消毒作用的原理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 利用碘的氧化作用,其碘是络合碘。碘伏干后,会形成一种类似油性的薄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7-27
酒精杀菌消毒的原理:酒精是有机化合物,即乙醇(C2H5OH)。酒精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中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引起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凝固),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除此之外,酒精还能使淀粉酶(一种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失去活性,丧失催化作用。
人们经过反复的试验,知道浓度为75%的酒精杀菌力最强,所以医用消毒酒精一般都是含75%的纯酒精和25%的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