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和公共伦理学是同一门课吗?

有没有这科的复习资料,越长越好...

第一节 行政伦理学的含义与特点

一、行政伦理学的含义

1.伦理和道德

伦理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人们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其二,是指人们的行为应遵循的规范。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这种原则、规范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观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

2.伦理学和行政伦理学

伦理学是关于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规范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西方,古希腊时就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行政伦理学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

第二节 行政伦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行政伦理学的产生

4.行政伦理目标的确立

公共行政领域从最初排斥伦理价值,到接受伦理规范作为行政活动的标准,实现了“事实”与“价值”的融合;

公共行政活动从最初崇尚“效率”,到追求“公正”的社会价值,形成完整的行政伦理目标。伦理目标的确立,为行政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提供了价值导向。

三、中国行政伦理学的研究

1.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文化

中国古代行政伦理规范主要包括:公忠、诚信、廉政、勤政、爱民、用贤、修身。

2.中国近代行政伦理思想

在中国近代行政伦理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的行政伦理思想,资产阶级行政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由改良到共和、提供民权。

3.中国当代行政伦理规定

在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行政伦理规定,属于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行政伦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二,强调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第三节 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必要性

一、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1.学科的研究对象

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行政领域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从本质上讲,行政伦理体现为一种特定的公共利益观念,这种观念的出现是公共权力产生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2.行政伦理的基本组成要素——权利与义务

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之间,从结果看,道德主体在履行了一定的道德义务后也应当享有道德权利;但从动机看,道德义务具有无偿性和非权利动机性,道德主体履行道德义务时不应以获取某种权利为前提条件。对于行政主体而言,行政伦理意义上的义务在其所承担的各种道德义务中是处于较高层次的义务。

3.行政伦理的基本层次

从主体性来看,行政伦理包含两个层次,即行政人员个体层次和行政组织层次。

4.行政伦理的基本功能

行政伦理属于一种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是行政权力内在的一种约束机制。这种机制体现了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

5.行政伦理的基本作用

行政伦理对于行政管理的公正、廉洁与高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行政伦理可以树立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获取较高的社会支持与服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众对于行政权力的认同感和支持程度。

第二章 行政伦理观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与伦理观

一、效率观

1.公共行政的效率观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二、法治观

3. 法与道德的关系

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重德轻法——人治的国家。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重新重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统一性。

四、伦理观

1.行政伦理观的实质、作用与功能

行政伦理观实质上是关于公共行政功能和目标的价值观。

2.行政伦理观的构成

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主要由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价值核心和价值目标三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即:廉政、勤政与行政人格。其中:

廉政是公共行政伦理关系的反映和要求,是公共行政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在“廉政”的基础上,提出“勤政”的目标。各级政府机关和所有公务人员,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必须确立勤政的理念,并把它作为行政伦理观的核心内容;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是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

第二节 正 义

一、正义的内涵

1.正义的含义和作用

伦理学所说的正义是指合乎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道理、原则和准则。

正义是伦理学的最基本概念,也是人类道德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它为人类道德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人的道德行为提供支持和评判标准。

正义总是与真、善、美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向往、追求的行为目标。

2.正义、公平与公正的关系

二、正义观念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

2.正义观念的现实意义

(1)正义是社会的“平衡器”;

(2)正义是人的行为的“校正器”;

(3)正义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器”。

第三节 公 平

三、公共行政的公平观

1. 公平观的目标指向

(1)公平、公正、公平观

公共行政蕴含着公正的价值理念,而公正理念在实践上又必然落实到公平问题上。没有公平,公正则失去了基础和依据。

公共行政的公平观就是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开展行政管理活动所要遵循的平等对待一切社会成员的原则和理念的总和。

(2)我国公共行政应解决的社会公平问题

社会公平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从追求高层次的社会公平的角度看,我国公共行政应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行政管理的现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的冲突问题;

第二,最大限度地公平配置有限的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发展的总体平衡问题。(为此,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富裕地区、富裕的人与贫困地区、贫困的人之间的关系。)

2.追求社会公平的客观必然性

我国公共行政追求社会公平的目标主要是由四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第一,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第二,是由行政组织自身的目的所决定的;第三,是由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的要求所决定的;第四,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事实上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不公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了政府及其行政管理活动的迫切任务。

3.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

第一,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二,社会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第三,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第四,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是政府追求效率的前提。

4.追求社会公平的着力点

历史的原因决定了我国要处理好社会公平问题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渐进过程。目前更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是:第一,通过制度建设和完善为政府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保障;第二,通过政府的行政组织变革来为社会公平的追求提供组织保证;第三,通过各种途径为政府追求社会公平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等;第四,通过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严肃惩治来显示政府追求社会公平的决心。

第三章 行政理想、态度和作风

第一节 行政理想

一、行政理想的含义

2.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理想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行政理想就是行政管理职业的理想。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的职业岗位上和职业活动中追求和向往的职业价值目标,即希望通过行政管理职业活动实现的价值追求。

二、行政理想的客观基础

1.行政理想与行政实践的关系

行政理想源于行政实践。

在我国,行政理想的提出和确定有着坚实的现实依据和实践基础。

2.行政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是整个国家民族对所追求的具有现实可能性并能够转化为现实的对象的想象,是对国家民族发展前景所作出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目标。公共行政是社会理想实现的途径。

社会理想会以意识形态的形式出现,需要得到思想体系的支撑和证明。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公共行政以及行政人员的行政理想是国家、民族的社会理想、道德理想与个人的抱负的结合点。在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中,社会理想转化并包含在行政理想之中,通过行政人员对自我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完美社会关系的建构的具体行政管理活动得以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8
名词解释:
行政伦理——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主要是人们关于行政活动对错的判断过程以及判断的理由,涉及行政主体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即领导决策执行等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问题。
2.行政道德--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的道德。它是一种权力道德,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运用和行使过程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的总和,既表现为社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运用过程中提出的道德要求,又体现着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应追求的价值目标。
3行政态度—指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某些事物或工作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4.行政作风——指的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体现了行政管理活动的特征、行政道德要求和行政文化理念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
1.行政良心——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良心,实际上也就是指行政人员在履行其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的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深刻的道德责任意识以及对自我的行政行为进行自我道德评价的能力。
2.行政良知——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总和,是行政人员形成、认识和把握行政良心的主观意识活动及其过程。
3.行政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所应拥有的职业意识。也可以概括为行政人员的仁爱、公正、求实、宽容和自我节制的意识,是行政人员关于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信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体现。
4. 自律——从组织或组织行为的角度看,自律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行为的自觉地约束,通常而言“自律”的直接体现就是人的道德规范。
1.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肯定性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

2.职业荣誉——是与行政人员专门从事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而具有的特殊身份相联系着的荣誉。行政管理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活动,需要具有相应的能力与技术。
3.行政人格——是行政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它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通过连续和持久的道德行为选择所表现出来的自我道德完整性,是行政人员道德意义上的整体性存在形态。
4.行政伦理规范—-产生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是社会对从事行政伦理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1. 行政组织间的信任关系——首先是指整个行政组织系统内大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指这种关系所涉及的内容,是系统内部各行政组织间相互协作运转的群体心理预期与认可状态。
2. 组织内部的人际信任——主要是指组织成员之间以及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信任关系。首先,组织内部的信任关系是组织成员的一种主观知觉经验;其次,构成成员信任知觉的对象包括“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两个方面。
3.行政道德评价——是由特定的行政机构、部门或社会公众根据一定的标准、原则和规范,对行政人员这一特定职业活动人群的伦理关系和行为作出的是非功过的评估和总结分析,以及对其道德作出善恶判断的过程。
4. 行政伦理监督——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行为是否符合有关伦理道德原则与规范所进行的监察和督导。
二、填空题
1. 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从广义上讲,“廉政”不仅包括反对腐败之义,而且包括政府机构的精简、廉价,权力运作的(民主与公正),形象的说法就是(当好社会的公仆)。
3. 在“廉政”的基础上,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和国家机关还要提出(勤政)的目标。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4.行政态度的转变,一是(方向的)转变,二是(强度的)转变。
5.行政态度的转变方法包括:(输送新知识)和(传递新信息)。
1. 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
2. 行政良知有着两种存在形式,一方面,它是(行政人员个人)的良知;另一方面,它又是(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从业者全体)的良知。
3. 行政体系的形成以及内部结构以(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出发点的,以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基本目标。
4. (效率)与(公正)构成了行政体系存在的最基本的价值。
5. 行政纪律生成和运行机制的功能就是解决以(行政条例、规章)等形式出现的(伦理道德禁令)如何监督、规范行政人员行为的问题。
1. 荣誉是对人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做出的肯定性评价以及道德行为主体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
2.行政荣誉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向与示范);第二,(惠及社会)。
3. 行政人格在行政行为中生成,其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过程。
4. 行政理性是行政人员的一种认知能力,也是内在于行政人员之中的一种对(欲望和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二者在行政行为过程中达到有机统一,表现为一种(理性)精神。
5.行政伦理规范产生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是社会对从事行政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1. 政府信任关系的特性是:(内隐性)和(稳定性)。
2. 解决信任危机问题或重塑(信任关系)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3. 从评价的主体方面划分,行政道德评价可以分为(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两种基本形式。
4. 从评价的手段和途径区别,行政道德评价可以分为(社会舆论)、行政行为习惯和(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三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1、是一门课,亦称公共管理伦理、行政伦理、公共伦理。
2、是研究公共伦理的学科是一门交叉性、应用性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公共领域处理公共事务的道德规律的科学。从理论上讲,它是行政哲学和管理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上讲,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和管理文明的重要内容。
3、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主要是人们关于行政活动对错的判断过程以及判断的理由,涉及行政主体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即领导决策执行等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问题。
第3个回答  201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