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入数学概念

如题所述

数学概念是现实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方法等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可见,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直接影响着概念教学的成败。实际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概念的引入呢?
一、感知引入
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直观的感性认识。教学中,教师可先提供感知材料,让学生充分感知,建立表象,进而通过归纳、抽象概括,获得概念。其基本活动程式是:呈现材料→感知辨别→归纳概括→形成表象。   1.实例引入
实例引入是由教师提供实例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感知,然后通过归纳抽象,形成表象。所提供的实例或模型,必须具有典型性,能明显地体现学习对象的本质特征,减少非本质特征的干扰。
如长方体的认识,教师可提供冰箱、药箱、牙膏盒等实例,以及长方体模型教具让学生观察,归纳概括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从而形成长方体的正确表象。   2.演示引入
演示引入是利用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事物更容易为人所感知的规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演示活动,并通过积极思维感知事物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过程,从而形成表象。   如应用题中相遇问题的学习,“同时”、“相向”、“相遇”等概念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自己或利用电化手段进行演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操作引入
操作引入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活动,眼、耳、手、口、脑并用,多种感官协调,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发现学习对象的特征,从而形成表象。操作时,应引导学生把操作、语言、思维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尤其是帮助、辅导操作能力不强的学生。
如圆周率的学习,可作如下安排:
(1)学生准备好半径不同的圆。
(2)学生进行量半径、周长的操作活动,并做好记录。
(3)学生独立探索半径与圆周长之间的关系。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这样通过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再加以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初步理解了半径与圆周长之间的关系,圆周率概念的形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4.言语感知引入
言语感知引入是教师运用简明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感知,理解当前事物,从而形成表象。
如体积概念的学习,教师可边操作,边引导学生观察:
(1)出示两只大小相同的杯子。
(2)往两只杯子里倒入同样多的水。
(3)往两只杯子里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块。
(4)观察两只杯子水面高低的变化。
这样处理,充分发挥了语言对感知活动的调节和导向作用,学生也很快地获得了石块占有空间的感性认识。
二、计算引入
计算引入主要是通过计算呈现学生不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观察,自主探究,形成学习对象的正确表象。其基本活动程式是:操作计算→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形成表象。
如循环小数的认识,可先让学生进行10÷3和58.6÷11的计算。当学生怎样计算都除不完而产生疑问时,再引导学生观察每次除得的商和余数,并让学生思考: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会怎样变化呢?随后,通过交流研讨,引出循环小数的意义。 三、已有经验方法引入
这种引入方式主要是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方法,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经验或方法出发,通过回忆、联想、想象、分析、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抓住学习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表象。其基本活动程式是:前提性回忆→联想与想象→分析比较→形成表象。
1.已有经验引入 如平行线概念的教学思路:
(1)唤起笔直的铁路道轨、直跑道线、双杠等学生熟悉的事物的表象。
(2)设问:如果把这两条道轨都向两端无限延长,它们会相交吗?这两条跑道线、两根横杠呢?
(3)分析比较上述三者的共同特征。
(4)归纳平行线的意义。 这样引入,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成为学习新知的基础,并借助于想象活动,较好地解决学生因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而造成的学习障碍。
2.已有方法引入 如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推导前可以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唤起“把新图形转化为旧图形”这一化归的思路与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操作探究。 运用已有方法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四、原有概念引入
这种引入是提取学生原有概念的表象,进行判断推理或做一些结构上的变化,形成新的表象,再通过抽象概括,形成新概念。其基本活动程式是:原有概念→表象联系→判断推理(结构变化)→明确特征→形成新表象。
1.改变内涵
(1)增加内涵。通常是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增加原有概念的内涵,形成新概念。
如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教学时可以先复习三角形的意义,然后出示直角三角形的标准图形和变式图形,使学生明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特征,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正确表象。
(2)减少内涵。
如平行四边形认识的教学,可如下处理:
①出示长方形条形框,复习长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推动条形框,变为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判断,变化后的图形是否是长方形(强调不含直角这一内涵)。
③明确长方形与变化后图形的共同特征。
④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⑤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分类引入
分类引入主要是利用原有概念对知识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形成新概念。
如学习约数的概念后,可让学生写出1、2、5、8、9、11、18等数的约数,然后根据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引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分类引入有利于概念的分化与类化,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3.类比引入  当难以找到适当的上位观念来固定新概念,也不能通过总括学习来引出新概念时,可以考虑用类比的方法来处理。
如教学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1)出示:一桶油100千克,2桶、5桶、桶、桶分别重多少千克?
(2)根据每桶油重量 × 桶数 = 总重量这一数量关系进行知识类比。
算式    意义
100×2 求100的2倍是多少?
100×5 求100的5倍是多少?
知识 100× 求100的倍是多少?
→求100的是多少? 小于1倍
类比 100× 求100的倍是多少?→求100的是多少?
可省去“倍”
(3)归纳概括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用整数乘法的意义来类比学习,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理解。
五、问题引入
问题引入主要是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入概念学习。
如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
(1)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
(2)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
(3)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
(4)半个饼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5)当学生不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时,教师可适时引入“分数”的学习。
六、故事引入
故事引入主要是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概念。
如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可用猴王分饼的故事引入。
唐僧师徒四人分一个饼。孙悟空提出把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猪八戒听了直摇头:“俺老猪胃口大,要多吃一些才公平。”孙悟空说:“那就把饼平均分成12份,八戒吃3份吧。”猪八戒听了很高兴:“这次有3份,俺老猪可以多吃一些了。”同学们说,猪八戒是否可以多吃一些呢? 大于吗?然后引入分数基本性质的学习。
概念教学的引入方法还有很多。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选用恰当的方法(有时是几种方法协调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为新概念的形成、理解和具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概念是现实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方法等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可见,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直接影响着概念教学的成败。实际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概念的引入呢?
一、感知引入
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直观的感性认识。教学中,教师可先提供感知材料,让学生充分感知,建立表象,进而通过归纳、抽象概括,获得概念。其基本活动程式是:呈现材料→感知辨别→归纳概括→形成表象。
1.实例引入
实例引入是由教师提供实例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感知,然后通过归纳抽象,形成表象。所提供的实例或模型,必须具有典型性,能明显地体现学习对象的本质特征,减少非本质特征的干扰。
如长方体的认识,教师可提供冰箱、药箱、牙膏盒等实例,以及长方体模型教具让学生观察,归纳概括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从而形成长方体的正确表象。
2.演示引入
演示引入是利用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事物更容易为人所感知的规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演示活动,并通过积极思维感知事物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过程,从而形成表象。
如应用题中相遇问题的学习,“同时”、“相向”、“相遇”等概念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自己或利用电化手段进行演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操作引入
操作引入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活动,眼、耳、手、口、脑并用,多种感官协调,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发现学习对象的特征,从而形成表象。操作时,应引导学生把操作、语言、思维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尤其是帮助、辅导操作能力不强的学生。
如圆周率的学习,可作如下安排:
(1)学生准备好半径不同的圆。
(2)学生进行量半径、周长的操作活动,并做好记录。
(3)学生独立探索半径与圆周长之间的关系。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这样通过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再加以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初步理解了半径与圆周长之间的关系,圆周率概念的形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4.言语感知引入
言语感知引入是教师运用简明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感知,理解当前事物,从而形成表象。
如体积概念的学习,教师可边操作,边引导学生观察:
(1)出示两只大小相同的杯子。
(2)往两只杯子里倒入同样多的水。
(3)往两只杯子里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块。
(4)观察两只杯子水面高低的变化。
这样处理,充分发挥了语言对感知活动的调节和导向作用,学生也很快地获得了石块占有空间的感性认识。
二、计算引入
计算引入主要是通过计算呈现学生不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观察,自主探究,形成学习对象的正确表象。其基本活动程式是:操作计算→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形成表象。
如循环小数的认识,可先让学生进行10÷3和58.6÷11的计算。当学生怎样计算都除不完而产生疑问时,再引导学生观察每次除得的商和余数,并让学生思考: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会怎样变化呢?随后,通过交流研讨,引出循环小数的意义。
三、已有经验方法引入
这种引入方式主要是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方法,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经验或方法出发,通过回忆、联想、想象、分析、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抓住学习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表象。其基本活动程式是:前提性回忆→联想与想象→分析比较→形成表象。
1.已有经验引入 如平行线概念的教学思路:
(1)唤起笔直的铁路道轨、直跑道线、双杠等学生熟悉的事物的表象。
(2)设问:如果把这两条道轨都向两端无限延长,它们会相交吗?这两条跑道线、两根横杠呢?
(3)分析比较上述三者的共同特征。
(4)归纳平行线的意义。 这样引入,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成为学习新知的基础,并借助于想象活动,较好地解决学生因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而造成的学习障碍。
2.已有方法引入 如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推导前可以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唤起“把新图形转化为旧图形”这一化归的思路与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操作探究。 运用已有方法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四、原有概念引入
这种引入是提取学生原有概念的表象,进行判断推理或做一些结构上的变化,形成新的表象,再通过抽象概括,形成新概念。其基本活动程式是:原有概念→表象联系→判断推理(结构变化)→明确特征→形成新表象。
1.改变内涵
(1)增加内涵。通常是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增加原有概念的内涵,形成新概念。   如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教学时可以先复习三角形的意义,然后出示直角三角形的标准图形和变式图形,使学生明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特征,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正确表象。
(2)减少内涵。
如平行四边形认识的教学,可如下处理:
①出示长方形条形框,复习长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推动条形框,变为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判断,变化后的图形是否是长方形(强调不含直角这一内涵)。
③明确长方形与变化后图形的共同特征。
④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⑤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分类引入
分类引入主要是利用原有概念对知识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形成新概念。
如学习约数的概念后,可让学生写出1、2、5、8、9、11、18等数的约数,然后根据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引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分类引入有利于概念的分化与类化,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3.类比引入
当难以找到适当的上位观念来固定新概念,也不能通过总括学习来引出新概念时,可以考虑用类比的方法来处理。
如教学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1)出示:一桶油100千克,2桶、5桶、桶、桶分别重多少千克?
(2)根据每桶油重量 × 桶数 = 总重量这一数量关系进行知识类比。
算式    意义
100×2 求100的2倍是多少?
100×5 求100的5倍是多少?
知识 100× 求100的倍是多少?→求100的是多少?
小于1倍 类比 100× 求100的倍是多少?→求100的是多少? 可省去“倍”
(3)归纳概括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用整数乘法的意义来类比学习,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理解。
五、问题引入 问题引入主要是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入概念学习。
如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
(1)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
(2)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
(3)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
(4)半个饼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
(5)当学生不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时,教师可适时引入“分数”的学习。
六、故事引入
故事引入主要是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概念。
如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可用猴王分饼的故事引入。
唐僧师徒四人分一个饼。孙悟空提出把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猪八戒听了直摇头:“俺老猪胃口大,要多吃一些才公平。”孙悟空说:“那就把饼平均分成12份,八戒吃3份吧。”猪八戒听了很高兴:“这次有3份,俺老猪可以多吃一些了。”同学们说,猪八戒是否可以多吃一些呢? 大于吗?然后引入分数基本性质的学习。
概念教学的引入方法还有很多。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选用恰当的方法(有时是几种方法协调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为新概念的形成、理解和具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