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试药员对身体有害么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6
有这样一个神秘的群体,他们不用“上班”,但却拥有高额的薪水;他们把冒险当成了工作,但高收入的背后却也伴随着悔恨终身的危险,每一步都走得心惊肉跳。他们就是鲜为人知的“职业试药人”。他们到底是如何试药的?又有着怎样奇特的经历?试药行业究竟隐藏着多少的利益空间和监管漏洞?《经济半小时》走进“职业试药人”,揭开他们神秘生活的面纱。
一、危险的诱惑:试药一周“轻松”拿到几千元 为挣钱试药人竟公然造假
6月初的一天,在北京市一家三甲医院的心电图室里,记者看到10多个人正排成一队在等待进行体检,医生的叫号声不绝于耳。事实上,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体检,在场的这些人其实都是来应征试药的,他们都看到了一家医药公司招募试药者的广告。这些试药人告诉我们,他们是从网上看到的招募广告,此次所试药品为白蛋白干扰素,还有一个治疗肝类的实验,医生口头上答应付给他们3500元的报酬。
根据规定,每一种新药在批准生产、推向市场使用之前,都必须经过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而人体试验一般要经过ⅰ、ⅱ、ⅲ、ⅳ期,其中ⅰ期试验要求在健康人群中间进行。尽管这样的工作听上去十分危险,但对不少人来说却充满了诱惑。因为试药者不需要付出任何体力或脑力劳动,只是在医院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能轻松拿到几千元。记者就认识了这样一位试药人,他是来自北京郊县的一位农民,平时主要靠卖凉皮维生,这次,他是和媳妇一起来的。
为了参加这次试药,他们两口子暂时放下了凉皮生意,他告诉记者,夫妻俩卖凉皮一个月最多能赚五六千块钱,而且十分辛苦,还要和城管捉迷藏。而在医院试药,轻轻松松过一个星期,就比一个月卖凉皮赚得多。这位试药人告诉记者,这两天城管管得有点紧,所以想趁这个机会休息两天。
记者注意到,这些参加试药的人基本都是25岁上下的年轻人,听口音来自全国各地,其中还有人是大学生。这些试药者中有的是第一次参加试药,而有的则是经常试药并以此为生的常客。一位小伙子对记者说,之所以选择做试药人,是因为自己“没招了”,现在生活压力太大,仅靠工资收入的话只能维持生存。
这样的试药体检对于这位小伙子来说司空见惯,他告诉记者,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奔波于各大医院,目的就是想方设法赚取试药补偿费。而如果体检通过,他们需要填写一张试药的《知情同意书》。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前来试药体检的人坐在病房里,人手一份《知情同意书》。记者观察到,《知情同意书》类似格式合同,大致分为三部分:一是对实验项目的内容介绍,二是对责权利进行约定,三是对试药的风险进行告知;但记者发现,在场的不少试药人却对知情同意书的内容显得并不在乎,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多看,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仿佛只是走个程序。
记者走到一个刚刚签完字的试药人身边,他告诉记者,这些实验有副作用,包括发烧、头痛、浑身乏力等等。但这位试药人似乎并不太害怕,他对记者说,副作用的产生还要看个人体质,自己的体质不错,平常也经常锻炼。
看来,对于可能发生的试药中间的危险性,这些参加试药的人都显得十分淡定。记者一连询问了几名试药人,他们都告诉记者,试药对自己基本上没有影响,甚至有人肯定地告诉记者,副作用发生的几率几乎为零。
而就在医院走廊的另一侧,记者发现了另外一组已经通过了体检,正在进行试药实验的试药人,他们已经在医院的病房里呆了七八天了。这位试药人告诉记者,就在这短短的一个周期内,他的体重瘦了20多斤。以前的他接近80公斤,现在只有66公斤。
而在另外一间病房,记者看到另一个试药人由于怕冷,用被子紧紧地包裹着自己,而当天北京的室外温度已经达到三十度,室内的温度也并不低。这位试药人对记者说,自己就算是感冒了也不能吃药,吃药的话需要跟医生申请。
对于这些试药人来说,参与试药不需要任何技能,也不用付出任何体力和脑力,唯一需要的就是他们健康的身体。
第2个回答  2019-08-14
6月3日试药报名,6月10日到达上海,处理了一下公司事务,让同事帮我搭理工作。12号顺利通过体检,回公司忙了两天,14号入院签署了《受试者知情同意书》,配发腕带,正是开始配合临床试验,在医院待了10天急的我难受,吃的住的都很好,吃饭要按时间,饭菜都要严格定量(都要称重),睡觉也要按时间,要求比较严格,但完全免费。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就是玩手机,和其他志愿者聊聊天,打打牌,闲的非常难受,想想7800的报酬,也算值了吧。(vx:shanhe⑦⑦⑧可报名,)达泊西汀片,这药有不良反应,有的会昏厥头痛、眩晕、恶心、腹泻、失眠和疲劳,其实任何类型的西药几乎都存在不同情况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上都有),但生活中很少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试药计量比正常患者吃药计量低很多,10天才吃两小片,所以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更低。每天早上7:00起床,在医院洗漱(医院提供洗漱用品),8点准时吃早餐,吃完早餐吃一小片药(根据组别,因为我是餐后组,并不是每天都吃药,全程只吃了两次),剩下的时间就自由了,但不能离开医院,整个试药过程不允许抽烟,医生会按时去病房观察我们的情况。
现在已经过去2个月了,7800的报酬在出院后第三天打到银行卡了,好在我当初做了这个试药的决定,让我得到喘息,及时还清了当月所有账单还剩3000,至于早泄疗效本人暂且无心验证。再过两个月还会去上海,不知道还有没有适合我的项目,听医生说,同一试验项目只能做一次,不同项目要间隔3个月才能报名。要是没有时间间隔就好了,我想再尝试几次万元以上的试药项目,这样贷款很快就可以堵上了。
亲身经历者,微shanhe778。
现如今,职业试药已成为一门新兴职业,有些人像我一样为了赚取高额报酬而参加药物测试,当然也有些出于公益而自愿参加的医学院的学生。参与药物临床试验,本是一项高尚的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被称之为“小白鼠”、“试药人”,带有浓烈的贬低意味,着实不该。因为,新药已经在动物身上做过无数次实验了,通过动物试验规避掉毒副作用,然后通过人体进行药效研究,观察疗效,测试不良反应,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可怕。现在都是在三甲医院试药,其实很多人没有接触过,导致社会认知度不高,大家也不用危言耸听,是药三分毒,不否认有危害,但是在三甲医院想出事都很难,再说,临床试验本身就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受试者要经过多重环节的测试,确保身体各项指标符合试验要求,用最低剂量试用,达到了安全的保障。报名入选要求也非常严格,需要提前筛选、体检,临床试验完成后需再次体检,确认身体各项指标达到正常后,方可出组。所以,我认为试药其实是很安全的,我们所担心的医生都考虑过。
既然试药如此安全,为什么社会认同度不高呢?为什么社会舆论倾向于贬低试药行业呢?试药行业违法吗?下面说说我的个人观点,首先试药是不违法的,试药人也不会淘汰的,新药上市前必须进行人体生物试验,为人类研发的药物不可能完全由动物替代试验,如果没有人去试药就无法保证药品的疗效和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如果缺少了试药环节,那我们每个需要吃药的人都将成为试药人,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抽烟违法,为什么不撤销烟草公司?如果试药违法,为什么不从三甲医院停止发布项目?显然,是不合乎情理的。那为什么社会认同度不高?这里面最根本的还是认知问题,大部分人认为用人试药等同于把人当成实验品,这不符合他们的伦理道德,违背人性。其实试药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认知度的不同导致褒贬不一,国家不能取缔这个职业,也无法定向培养这种职业,所以这个职业,由志愿者充当再合适不过,不过,现在行业乱像严重,很多不正规的中介从中作梗,微:shanhe778正规机构报名,市场需要监管。
以上是我本人的亲身试药经历和对试药概念的重新认知,仅代表我个人意见,不喜勿喷!是药三分毒,试药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身体是自己的,条件不符合的不建议盲目尝试,对试药不了解的小白也不要尝试。大家不必那么高尚,我也是被生活所迫。
希望各位读者以我为戒,远离网赌,远离竞彩,远离网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不小心迈错了步子,要及时调转方向,切勿在泥潭里挣扎,否则只会越陷越深!至于试药,不建议大家尝试,只希望大家能转变观念对待,不必褒扬,也不必贬低。生活无需辉煌,心安理得便好!
最后,祝各位幸福快乐每一天!
第3个回答  2018-08-06
试药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说什么拿命换钱,那就是危言耸听。大多数临床试验都是要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DE)备案才能进行的,对试验的安全性有总体的把控和预期。据我所知,试验中,受试者只需要吃很少的药物,医生会从我们的血液中分析出药物含量,从而判断药物的功效是否跟理论数据一致。当然,也要看试药期间的临床反应,但这是瞎扯淡,吃的药物太少,根本不容易观察,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血液分析。
第4个回答  2019-07-18
没有,受试者每个周期吃的药很少,几乎没多少反应和症状。只是化验血液,看药在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很多药都是常见药,吃过的,有的是那进口做参照,与国产药进行对比,从而降低国人患者的吃药成本。所以说,这些受试者也是做了一件相对利好的事。其实,医院也是严格筛选体检,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必须满足要求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