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对战争的态度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孟子不是偃兵主义者,不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坚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而拥护正义的战争。《孟子》七篇中多次赞扬商汤、周文王领导的推翻暴虐王朝的战争,他称执政的暴君是“独夫”、“民贼”,汤伐桀,武王诛纣,“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他赞成“汤武革命”,不反对用战争的手段除暴安民,平定天下。关于文王、武王发动战争,他引述《诗经》和《尚书》的记载,向齐宣王作如下解释;(孟子说:)“……《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梁惠王下》第三章)(孟子说:“……《诗经大雅皇矣》篇说:‘文王勃然大怒,整顿军队出征,阻止侵略莒国的敌军,增强周国的威信,回报天下的期望。’这是文王的勇,一怒而使天下百姓安宁。《尚书泰誓》篇说:‘天保佑万民,立下君主治理,立下老师教育,让他们辅助上帝爱护人民。有罪的应该讨伐,无罪的应该赦免,我怎么敢违背上天的意志呢?’有独夫横行天下,武王以为可耻,这是武王的勇。武王也一怒而使天下百姓安宁。现在大王您如果也一怒而使天下百姓安宁,百姓只怕您不爱好勇武呢。”)注:上文所引《尚书泰誓》的文句,现在校勘的传本与此处不同,校勘的传本是:“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何教有越厥志?”译文参此。《诗》、《书》都在秦代被焚被禁,都是靠口耳相传、后世追记下来的,故传本文句有些出入,但大意是一致的。各本文字有差异,不足为怪。

这一章的中心思想说明:行使武力阻止侵略、制止一切暴虐行为对人民的侵害,保护人民安居乐业,是执政者的责任,“怒”是不能容忍对人民的强暴,是为了“安天下之民”。据《战国策燕策、齐策》,齐宣王五年,燕王王位为相国子之取代,子之杀燕太子和不服从的将军,燕国大乱,齐宣王派兵攻燕,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故齐国大胜。对此事,齐宣王和孟子有两段对话,其一如下;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