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题所述

学习科学首先是让学生获得兴趣,让学生做自己喜爱的科学活动。其次才能谈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思想和方法必须以学生喜爱的科学活动为桥梁。那么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时要注意什么呢?我认为,当学生观察时教师在鼓励的同时关注其行为取向,当学生探究时我们应该诚恳支持友好协助,当学生提问时我们应当尽量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答案。当学生有所发现时我们应当积极表扬赞赏。由此看来,科学兴趣的培养有很多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这一过程应该具有启发性、激励性、比较性、展示性、开放性和显示性。
1、启发性:小学生对自然中的一切现象都报有极其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有意无意中从事的科学活动也极频繁,只是我们在发现时没有及时予以重视,使其固有的积极因素在不同程度上逐渐淡化了。课改后的科学课,在三年级上学期就安排了观察蚂蚁的活动,老师会蹲下来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记录、一起讨论,并借助放大镜观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协助学生进行探索性活动。这就是遵循了教育的启发性。其结果是学生兴趣越来越浓,爱好越来越广。
2、激励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能够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学生在生活所说的话或所做玩具,只要有一点点科学道理,老师要及时鼓励,甚至嘉奖。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感,会助长学生的发现欲望。老师如果对学生的发现和提问没有给予激励,没有适时的开发挖掘孩子的科学兴趣和潜能,也没有引导其向更高的层面上发展,就可能使孩子天性中固有的积极因素逐渐消亡了。
3、比较性:一个人往往对自己行为和作品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价。在需要长期独立观察或活动时,容易滞留不前,兴趣减退。学生心理有一种竞争意识和增胜心理,在教室设计一个科技成果展览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当一个同学的作品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时。其他同学就会争相参与。从而在学校形成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学习风气。
4、展示性:教师要给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倾听和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提问,使他们感觉到自己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利提问。这样学生就会思维灵活,越问越爱问。组织一次科技成果展览,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学生从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还可以相互借鉴,彼此改进。以此推动延伸拓展学生的科学兴趣。
5、开放性:尽量给孩子留有广阔的探索空间。让他们提出他们想知道的问题。不拘泥于课本的知识。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室和学校。譬如让学生参加社会调查、野外收集标本、网上查询信息等等。学生会感道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不能让的孩子只看笼子里的鸟--有多么美丽的羽毛,只听笼子里的鸟--有多么美妙的声音。我们应该将鸟放回大自然,让孩子们到自然界去感受鸟儿真正需要和喜爱的生活环境,去探求鸟儿的嬉戏、觅食、息栖、求偶以及繁衍后代等等。
6、显示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时,要让科学思想要显示出来。学生在实验中一个大胆的猜想,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发明,只要有一点点科学道理,不但要嘉奖,还要学生讲科学道理,说不好的老师可以补充。加深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科学兴趣和知识同时是在平常的活动中积累出来的。而后才能形成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二、如果说科学兴趣只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科学活动则是带有实践性的科学行为。它即能符合学生爱动手的行为特征,能够使学生获得亲身经历体验感悟甚至灵感,增强学生的深入探究的乐趣和信心。科学课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方法时要注重其具有的实践性、自主性、互动性、合作性、探究性、准确性和创新性。
1、实践性:科学活动从验证性探究转化为发现性探究,从形式上由观察实验转化为实践性探究活动。在这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留给学生实验的机会,协助学生配备实验用品。教师在实验中组织、安排、指导,并直接参与学生一起得到体会。所遇到的问题先让学生努力的去解决。在实践活动时他们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都会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所得到的经验和体会是任何老师也教育不出来的。
2、自主性:教师调动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意识,让学生做自己喜爱的科学活动。学生有了‘我想做、我能做、我爱做’的心情。就能在活动中体验快乐,也能有自己的见解。然后才有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形成,也就是说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必须以学生喜爱的科学活动为桥梁。当学生活动时教师需要关注其行为取向,教师应该诚恳支持友好协助,当学生探究时教师要加以引导。并不断的变换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3、互动性:从讲台上走下来,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实验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当学生的朋友。要起到组织的作用。还要参与到活动之中。给学生安排好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和学生在共同的探究活动中学习进步。以自己的影响力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科学活动。这个本身就是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身垂范、言传身教,由教授者变为评价者,参与者、合作者,通过提问、建议、鼓励和参与的方式引导学生向科学实验和原理推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会逐渐养成了。
4、合作性:培养学生同他人合作的能力非常重要,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没有他人的帮助是做不好事情的,科学活动中需要学生互动、交流、合作。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以5到8为宜),选出组长,让科学活动有序的进行。小组交流探讨时形成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他们可总结大家的经验综合运用,发挥大家的想象能力改进方法,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大大提高了科学活动的效率。
5、探究性: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方向,让学生去探究发现,探究时学生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中,学生参与提出假设,做出计划,进行调查及实验活动,而后进行评价等等。学生有了经验、体会、及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感悟出道理,还可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延伸和拓展。
6、准确性:科学活动过程需要仔细观察,记录数据总结经验,书写报告时,要培养学生准确、完整、详细的记录数据和过程,分析研究要以事实为依据。这样才有现实意义。找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以理服人。
7、创新性:实验活动不但有验证更重要的是创新。不只有火箭、原子弹才算是发明,其实我们生活中任何一个新的想法或行为都是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寻求解答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倡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自己的意识和想象独立或合作完成科技作品。
三、科学活动可以形成一些科学知识,有时还要介入一些定义概念程式,这只是科学活动产生的副产品,可以掌握、借鉴、运用,但它不是科学课的结晶,不能让其蒙蔽在科学的表层成为妨碍发现科学真理的屏障。在探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形成一些科学概念,科学概念可以作为探索研究科学真理的工具,科学概念要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要逐渐培养形成。科学概念应该隐性化。在教授科学概念时应注重它的生成性、渗透性、隐蔽性、应用性。
1、生成性:因为学生思维品质形成多强于形象思维,而弱于抽象逻辑思维。我们应抓住学生的兴趣因素,既爱观察、爱动手、爱动脑这一特征,教师要多鼓励、多启发、多诱导、多参与,着重强化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渗透培养形成,从而增进科学知识的理解。
2、渗透性:老师尽量以活动事实为依据,避免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可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在综合学生的观点时,尽量以学生的实验与经验为背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使用比较准确而且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科学术语描述概念和原理。不牵强附会。
3、隐蔽性:抽象出来的概念和程式不要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整个活动的思想理念只能教师自己把握或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之间研究讨论,且么将概念明晰化、教条化、文字化,学生在背概念时由于理解不够透彻而容易忘记,由于形式枯燥妨碍了其对科学的兴趣。学生可能会忘掉知识,但是不会丢失能力和行为习惯。
4、应用性:在概念方面让学生能理解多少就记多少,能掌握多少就掌握多少。要让课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要看学生能不能用思考甲事物的方法去思考乙事物,要看学生能不能用探究甲事物的方法去探究乙事物,看看这种演绎推理的方法运用的怎样,有没有创造性的使用。老师要灵活处理教材努力开发教育形式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譬如:参加社会实践、野外收集标本、网上查询信息等等。
如:三年级学生发现从卵可以生出蚕,蚕长大后可以结成蚕蛹,从蚕蛹里出来的是蛾子,蛾子又在纸上产卵这一动物成长周期的过程,他们可能大胆的猜想美丽的蝴蝶也有同样的经历,他们可能就去捕蝴蝶,想像蝴蝶也有:卵-幼虫-成虫-蝶这一过程,此时,学生的心里已经生成动物生命周期这一概念,老师不需要给学生讲关于动物生命周期的理论知识。可拓展性的引导学生开始蛙卵—蝌蚪—青蛙的探究活动,或者提问:你知道蝉和蜻蜓的幼虫是什么样子吗?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发现空间。学生自己去猜想去探索去发现。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概念隐蔽性知识和应用性,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经过猜想探索最终会发现答案,而经历这一过程是科学素养不可缺少的,不能让老师代替。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步形成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科学精神作为一个人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科学学习科学研究以及有关科学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是科学素养的高级表现形式,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另一个重点。科学精神应显性化。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学活动方面。应该注意科学精神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和连续性.
1、深刻性:科学精神的深刻性就是要求拥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要让学生从小养成刨到根问到底的精神,凡事弄不明白决不罢休。老师要做到有问必答。有答必明,使学生形成深究细理良好习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时说过,他是在经历了几千次的失败后的一次偶然成功。那么如果他在这几千次以内的任何一次失败之后,没有坚持下去。那么也许我们今天仍然要忍受漆黑的夜晚。
2、灵活性:多角度思考问题需要发散思维,思维的灵活性既是科学精神向广面发展的一种表现。关于灵活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要都给予赞赏。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多途径搜集证据。也许就能生新的事物。比如车轮最早是用木制的,后来改有橡胶,由于战争的需要坦克的轮胎制成链条状,火车的轮子和铁轨都是铁的,而磁悬浮列车不需要轮子照样跑的快,这就是思维灵活性给人类带来的恩惠。
3、批判性:实事求是探究科学真理的可靠保证,批判性的接受事物的态度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精神。对待任何事物如果不是自己亲自经历过的,都以批判的方式接受。鼓励学生要诚实地呈现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得出结论要以实验中观察的事实为以据。对自己不明白的东西要敢于质疑。每一个人都可以对别人的结论提出疑问,说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友好的争论。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顶着巨大的宗教压力苦苦探索天体运行的规律,历时30多年,终于推翻了地心说,创立了日心说。布鲁若为了宣传哥白尼的科学思想而不幸丢掉了生命。换回的是人们对他的敬仰。
4、独创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异、人异我奇。关键就在这个奇字上。科学精神就需要‘新、异、奇’的这种独创性精神。要鼓励学生用新方法、异思路、奇特的猜想去大胆的尝试,树立独特的个性。从而形成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使科学之树发新芽、开异花、结奇果。在科技成果展览会上,表扬一些优秀的作品,并说明理由。这时就渗透着对独创精神的赞赏。老师在指导集体活动的同时形成一种竞争机制,从而潜意识的指向学生朝着独立创新的方向发展。
5、连续性:科学课还要培养连续持久的行为习惯。学生自发的探究行为计划性不强,常常随性所至。教师要加以引导。科学活动要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长期的进行,观察、记录、研究、积累资料和经验需要连续。按时有序的做完一件事是学好科学的有效保证。也是探索未知事物的必要条件。
最后,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在全部的教育活动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不能只做一个科学教育工作者,而要争取成为一个对科学保持浓厚兴趣的学习者、发现者、创造者和科学精神的弘扬者。这样才能对学生做全面的科学启蒙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养成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师要带动所有教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大力弘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在所有教学活动中都要渗透科学精神,至少不能违背科学精神。我们从小学开始就让学生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学会一些科学方法、培养一种科学态度、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并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9
让他们看书,做一些科普小阅读
第2个回答  2021-04-22

什么是STEM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科学素养?

相似回答